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寶石之國:一部你們叫他們老婆,他們卻以兄弟相稱的佛系動畫

寫在前邊

本文具有較多劇透情節, 不太適合正在追番動畫中的人, 請謹慎食用。

人類滅絕以後的世界

自古10月出神作, 在去年十月番的競爭中,

寶石之國是一部很有特色的作品。

用了三天的時間就追完了《寶石之國》, 有著清奇的世界觀和畫風的一部神作。

這部作品是極具想像力的以至於腦洞大開的, 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也戲稱這是一部真的“佛系動畫”。

所以用標籤來概括並推薦的話, 這部作品應該有以下幾點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人類滅絕很久以後的某個小島上

精緻以及清奇的畫風

佛教元素的人設

不討巧的劇情設計, 沒有常規的賣肉等噱頭

女性漫畫家, 創作的都是沒有性別的主角們, 上半身是男性特徵下半身是女性特質

極其逆天的想像力、難以複製的世界觀

這是一個不太一樣的故事, 豆瓣評分9.1分, 改編自漫畫家市川春子創作的同名漫畫。

描述清楚本作到底是怎樣的世界觀還是件蠻費力的事兒, 尤其是在個人向的公眾號裡去做這種廣而告之的工作, 實在是有悖於我的準則, 但出於禮貌, 還是複製一下百度百科中的一些介紹好了。

這是關於成長的故事——

寶石中最年少的磷葉石,

僅有3.5的脆弱硬度, 韌性也很弱, 因而不適於戰鬥。 此外, 也沒有對其他工作的適應性。 被看做是只會出一張嘴, 完完全全的吊車尾。 這樣的磷葉石, 在即將滿三百歲時終於被交付了第一件工作。 那是, 名為編纂博物志的工作。 磷葉石對這不起眼的工作感到不滿, 但他在通過自己的雙眼看見世界, 經歷各種各樣事情的同時, 接連被巨大的波瀾吞沒。 之後, 他終於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強大”, 卻並非是以自己所期望的形式——

這是關於友情的故事——

擁有比磷葉石更為特殊的體質的辰砂。 僅僅是在那裡, 身體就會散播毒液的辰砂, 為了不給周圍人添麻煩, 而在夜晚獨自將自己關在室內, 並封鎖了心靈。 某天, 就在即將被月人擄走時被辰砂所救的磷葉石,

和他做了“接下來就該我來救你了”的約定。 磷葉石一邊為編纂博物志而奔走, 一邊為了將辰砂帶往光明的世界而尋找著適合他的工作。 究竟磷葉石的想法能否傳達給辰砂呢?兩人的約定究竟會不會有實現的一天呢——?

這是關於戰鬥的故事——

從月球飛來的神秘敵人“月人”。 他們將寶石作為裝飾品, 特別中意美麗的寶石, 將寶石們一個接一個地擄走, 真實身份不明。 而且被擄走的寶石被加工成為武器, 反過來加害于寶石。 得到月人的不斷改良, 變得更加強力。 面對接連現身的月人, 二十八位寶石能否贏得勝利?他們的真正目的是什麼?這場無止境的戰鬥, 能否畫下結束字元?[5]

只看這段介紹的時候一定飽含疑問,

說實話他的世界觀我只有看到第三話的時候才能看懂一些, 我試著用幾部自己很喜歡的漫畫對比一下吧。

新世紀福音戰士:每一話的進展基本都是使徒襲來, 而《寶石之國》每一話基本都是“月人襲來”

Coco尋夢環遊記:你是不是很難想像到我會把寶石之國和《尋夢環遊記》進行對比?是的, 在漫畫故事的世界觀裡就是存在著極為相似的設定, 這個我們稍後再聊

來自新世界:同樣是人類消失多年之後的世界, 同樣是超能力與人類的本質思考

故事的表層當然和以上幾部動漫沒有什麼相似之處, 但在我看來他們的內核都有相似之處, 並得到了不同的結論。

不如再囉嗦兩句世界觀好了。

故事發生在人類消失多年後的世界,在這個星球上有一個小島,小島上有28個寶石人,他們的身體是完全的寶石製成,他們有人類的智慧,身體即使碎裂了只要拼合好了也能重新活過來,寶石人圍繞著一個僧侶打扮的“老師”,組成了一個小社會,他們各司其職,對抗著一種奇怪的生物“月人”,據說月人會把他們采走作為裝飾品。

乍看這樣的介紹時,還沒辦法讓人馬上感受到作者的厲害,我也是看著眾多的人都打了好評才去問我的好朋友大樹,這部作品怎樣?

她說超好看。

其實得到這樣的評價還蠻難的,最近最為慶倖的事兒大概就是看了“三月的獅子”和“寶石之國”吧?哦對了還有少女終末旅行。

說遠了,還有一些補充設定,比如

寶石們有不同的特性,有鑽石金剛石,也有磷葉石這樣的硬度很低的時候

硬度也不是越高越好,同時具有韌性和硬度的特徵

寶石們有各種各樣的戰鬥方式和性格,28個人有各自的性格特點,說真,作者能塑造28個豐滿的人物形象就已不是等閒之輩了

寶石會碎裂,碎裂的部分含有記憶,也就是寶石的記憶是分部分存儲的,碎片被拼回身體時,記憶就會回來,當碎片沒有和身體接觸上時,記憶就徹徹底底的丟了

寶石們的壽命都很長,幾近是無限的壽命,他們都是幾百歲到幾千歲不等

呐,人類是什麼呢?

人類是記憶的集合體,千百年的記憶融合進身體的時候,那這就塑造了這樣的一個人。

不如說我們都是一塊兒寶石,擁有各自的韌性和硬度,也有著不同程度的改變自己的能力了。

寶石就是人,我們和寶石沒有什麼區別。

當磷葉石獲得了新的雙腿的時候,他丟失了雙腿的寶石,也就丟失了一部分記憶。

這是他的一次蛻變,當一個人部分失憶的時候,他還是他本人嗎?

像是記憶大師中獲得了他人的記憶,是不是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呢?

我們到底是多大程度依賴於自己的記憶而行動的呢?

主角經歷了多次的蛻變,從一個最單純的少年變成了冷酷的殺手,再變成了一個敢於探究自身命運的獨立思考的人。

但這和他的多次失去身體有關,第一次他失去的是雙腿,第二次失去的是雙臂,南極石的那次,第三次是失去了頭,但憑藉自身的強大融合能力吸收了瑪瑙、合金以及同伴的頭顱重新活了下來。

但他又發生了許多的變化,他像我們一樣的長大,最開始他是最弱的人。他能說出自己想要戰鬥的目的“因為深愛著老師,所以想戰鬥。”

後來他失去過同伴,南極石在他的面前被擄走,他的第一次任務遇到月人的時候同伴也被擄走,他被蝸牛吞下身體。之後意識到力量的差距想要變強,後來他發現了老師與月人之間的奇妙關係,開始展開獨立的調查。

磷葉石作為主角的一生是成長的一生,經歷過失敗離別傷痛,總要在眼淚之後把傷口結痂,然後變成新的自己。在這個過程裡我們不得不像寶石一樣,丟掉一部分的身體(記憶),假裝忽視也好真正忘記了也罷,從一個懵懂的人變成一個成熟的人。

我有天和同事吃飯,同事說道現在花錢沒有概念,花了錢也不會讓自己開心,她當時舉栗子是買了12000兩件的羽絨服(據說還是馬雲同款),錢就是數字,每個月到手的時候的數字,五位元數,時多時少,但總歸是那些。

我想了想自己剛畢業的時候想要買一些心水很久的東西的時候,每月會省吃儉用的從支出裡拿出幾百塊錢,攢上半年才能買了一個森海塞爾的耳機,那種耳機到的時候的心情,真的難以回到。

另一個同事聊起自己的生活,在百度的三年四年裡,自己的心態變老了很多,變得世故了,不太堅持自己的想法,說話小心翼翼,怕踩到雷區,再也不是那個無所畏懼的自己了。

當然,這是成長也是好事兒。但似乎也挺無可奈何的。

現在不太愁錢了,卻很少有讓我一直期待的東西的心情了,便利店裡的東西想買就買了,想看的電影往往就隨手看了,買三四千的東西,買以前不敢想的三四百的化妝品也就說買就買了。

前天我們聊天還說道,有想買的東西的時候,尤其是很想很想買的時候,不要猶豫,因為花錢能讓自己開心的機會越來越少了。我這種普通打工的人都如此,想必那些公司高層的大佬們的人生會更不一樣吧,他們想要尋求的是更刺激自己的東西。

如果有人要你馬上變得成熟,不要馬上答應他,因為從單純變成熟很簡單,人總是一瞬間就長大,但是從成熟變回單純則要難得多,所以保持年輕或許是一件更重要的,更難的修行。

遵從本心就好。

說了這麼多,實際上是磷葉石成長的部分。有感而發。

總結成一句話:人類是由記憶組成的,成長就是損失掉身體的一部分,換來更適應環境的強大的能力,但往往成長是不可逆的,不要強掰著自己去成長,享受過程。

死去的話,需要被人記得

和尋夢環遊記類似,在漫畫的劇情中,《寶石之國》竟然交代的是這樣的一種劇情。

人類死後,分為了骨、肉和靈魂。

這非常的佛系,大概也是佛教中講過的東西吧。骨和肉重新參與地球的物質迴圈,靈魂飛升到宇宙的某處,這也是佛系的假定。

而月人們就是靈魂無法超度的人類靈魂,他們在月亮上徘徊,無法超度成佛。

在日本的文化中,這似乎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兒,死神中的露琪亞也會幫助靈魂成佛,尋夢環遊記中只要人間還有人記得他,他的靈魂就可以在冥界生活,如果沒有人記得他,他就永遠消失。

Angle Beats中的設定是死之後的世界裡是一所學校,這裡集合著沒有實現願望的亡靈們。

這種設定都是類似的,而寶石之國選擇了相似的設定,只不過把舞臺變成了月球,而亡靈們不斷的徘徊在那裡,永生的地獄。

具體的劇透不再贅述,請大家自行去觀看吧~

故事發生在人類消失多年後的世界,在這個星球上有一個小島,小島上有28個寶石人,他們的身體是完全的寶石製成,他們有人類的智慧,身體即使碎裂了只要拼合好了也能重新活過來,寶石人圍繞著一個僧侶打扮的“老師”,組成了一個小社會,他們各司其職,對抗著一種奇怪的生物“月人”,據說月人會把他們采走作為裝飾品。

乍看這樣的介紹時,還沒辦法讓人馬上感受到作者的厲害,我也是看著眾多的人都打了好評才去問我的好朋友大樹,這部作品怎樣?

她說超好看。

其實得到這樣的評價還蠻難的,最近最為慶倖的事兒大概就是看了“三月的獅子”和“寶石之國”吧?哦對了還有少女終末旅行。

說遠了,還有一些補充設定,比如

寶石們有不同的特性,有鑽石金剛石,也有磷葉石這樣的硬度很低的時候

硬度也不是越高越好,同時具有韌性和硬度的特徵

寶石們有各種各樣的戰鬥方式和性格,28個人有各自的性格特點,說真,作者能塑造28個豐滿的人物形象就已不是等閒之輩了

寶石會碎裂,碎裂的部分含有記憶,也就是寶石的記憶是分部分存儲的,碎片被拼回身體時,記憶就會回來,當碎片沒有和身體接觸上時,記憶就徹徹底底的丟了

寶石們的壽命都很長,幾近是無限的壽命,他們都是幾百歲到幾千歲不等

呐,人類是什麼呢?

人類是記憶的集合體,千百年的記憶融合進身體的時候,那這就塑造了這樣的一個人。

不如說我們都是一塊兒寶石,擁有各自的韌性和硬度,也有著不同程度的改變自己的能力了。

寶石就是人,我們和寶石沒有什麼區別。

當磷葉石獲得了新的雙腿的時候,他丟失了雙腿的寶石,也就丟失了一部分記憶。

這是他的一次蛻變,當一個人部分失憶的時候,他還是他本人嗎?

像是記憶大師中獲得了他人的記憶,是不是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呢?

我們到底是多大程度依賴於自己的記憶而行動的呢?

主角經歷了多次的蛻變,從一個最單純的少年變成了冷酷的殺手,再變成了一個敢於探究自身命運的獨立思考的人。

但這和他的多次失去身體有關,第一次他失去的是雙腿,第二次失去的是雙臂,南極石的那次,第三次是失去了頭,但憑藉自身的強大融合能力吸收了瑪瑙、合金以及同伴的頭顱重新活了下來。

但他又發生了許多的變化,他像我們一樣的長大,最開始他是最弱的人。他能說出自己想要戰鬥的目的“因為深愛著老師,所以想戰鬥。”

後來他失去過同伴,南極石在他的面前被擄走,他的第一次任務遇到月人的時候同伴也被擄走,他被蝸牛吞下身體。之後意識到力量的差距想要變強,後來他發現了老師與月人之間的奇妙關係,開始展開獨立的調查。

磷葉石作為主角的一生是成長的一生,經歷過失敗離別傷痛,總要在眼淚之後把傷口結痂,然後變成新的自己。在這個過程裡我們不得不像寶石一樣,丟掉一部分的身體(記憶),假裝忽視也好真正忘記了也罷,從一個懵懂的人變成一個成熟的人。

我有天和同事吃飯,同事說道現在花錢沒有概念,花了錢也不會讓自己開心,她當時舉栗子是買了12000兩件的羽絨服(據說還是馬雲同款),錢就是數字,每個月到手的時候的數字,五位元數,時多時少,但總歸是那些。

我想了想自己剛畢業的時候想要買一些心水很久的東西的時候,每月會省吃儉用的從支出裡拿出幾百塊錢,攢上半年才能買了一個森海塞爾的耳機,那種耳機到的時候的心情,真的難以回到。

另一個同事聊起自己的生活,在百度的三年四年裡,自己的心態變老了很多,變得世故了,不太堅持自己的想法,說話小心翼翼,怕踩到雷區,再也不是那個無所畏懼的自己了。

當然,這是成長也是好事兒。但似乎也挺無可奈何的。

現在不太愁錢了,卻很少有讓我一直期待的東西的心情了,便利店裡的東西想買就買了,想看的電影往往就隨手看了,買三四千的東西,買以前不敢想的三四百的化妝品也就說買就買了。

前天我們聊天還說道,有想買的東西的時候,尤其是很想很想買的時候,不要猶豫,因為花錢能讓自己開心的機會越來越少了。我這種普通打工的人都如此,想必那些公司高層的大佬們的人生會更不一樣吧,他們想要尋求的是更刺激自己的東西。

如果有人要你馬上變得成熟,不要馬上答應他,因為從單純變成熟很簡單,人總是一瞬間就長大,但是從成熟變回單純則要難得多,所以保持年輕或許是一件更重要的,更難的修行。

遵從本心就好。

說了這麼多,實際上是磷葉石成長的部分。有感而發。

總結成一句話:人類是由記憶組成的,成長就是損失掉身體的一部分,換來更適應環境的強大的能力,但往往成長是不可逆的,不要強掰著自己去成長,享受過程。

死去的話,需要被人記得

和尋夢環遊記類似,在漫畫的劇情中,《寶石之國》竟然交代的是這樣的一種劇情。

人類死後,分為了骨、肉和靈魂。

這非常的佛系,大概也是佛教中講過的東西吧。骨和肉重新參與地球的物質迴圈,靈魂飛升到宇宙的某處,這也是佛系的假定。

而月人們就是靈魂無法超度的人類靈魂,他們在月亮上徘徊,無法超度成佛。

在日本的文化中,這似乎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兒,死神中的露琪亞也會幫助靈魂成佛,尋夢環遊記中只要人間還有人記得他,他的靈魂就可以在冥界生活,如果沒有人記得他,他就永遠消失。

Angle Beats中的設定是死之後的世界裡是一所學校,這裡集合著沒有實現願望的亡靈們。

這種設定都是類似的,而寶石之國選擇了相似的設定,只不過把舞臺變成了月球,而亡靈們不斷的徘徊在那裡,永生的地獄。

具體的劇透不再贅述,請大家自行去觀看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