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傳遞信心與力量 從兩會高頻詞中觸摸“雲南發展脈搏”

1月25日,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正式開幕,雲南進入兩會時間。

在擼起袖子加油幹的2017年,我們為雲南的發展進步喝彩;在同心同德、奮發有為的2018年,我們共同描繪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新藍圖。

雲南網通過資料軟體分析,《政府工作報告》中“建設”,“發展”、“推進”、“增長”、“加快”成為雲南2018兩會高頻詞。 同時,創新、改革等詞也不斷映入我們的眼中。

一個個高頻詞背後,是民心民意的匯流,我們觸摸到雲南發展的脈搏,從中真切感受到雲南過去五年的成長和未來的發展機會,直指真抓實幹,爭創一流。

《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及頻率最高的一個詞是?

《政府工作報告》近2萬字,記者將內容全部輸入資料分析軟體,直觀看到其中提及最多的詞是“建設”、“發展”“推進”和“增長”。 而在排名前五位的高頻詞中,還有一個“加快”。

建設

“森林雲南”建設深入推進,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9.7%,全省90%以上的典型生態系統和85%以上的重要物種得到有效保護;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深入推進,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的良好局面更加鞏固;堅持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

發展

滾動實施“十、百、千”專案投資計畫和“四個一百”重點專案,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2%,發展基礎不斷夯實;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7.9%;現代金融、養生養老、大健康、旅遊、文化等產業加快發展;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各族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

推進

堅持“兩型三化”產業發展方向,“中國製造2025”雲南實施意見和“雲上雲”行動計畫持續推進;堅定不移實施“三去一降一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推進;品牌建設扎實推進,獲得國家馳名商標農產品21個,有效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2049個; ......

增長

過去五年,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4%,財政收入年均增長7.1%,發展品質和效益不斷提高;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2%,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全面實施擴內需、促消費各項措施,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8%和10.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2.3%; ......

滿屏的“增長”二字,有沒有給您滿滿的成就感、獲得感?而其背後是黨和政府始終堅持“一切以人民為中心”執政理念的全面體現,彰顯著濃濃的民生情懷。

代表委員們表示,這些具體部署不僅為我們描繪出奮進中國的民生圖景,更詮釋出人民利益是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回望過去五年,一串串數字、一件件實事,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看得見、摸得著。 代表委員們每每提到這些,說得最多的是溫暖,是感動。

當然,面對目標任務也有使命感和緊迫感。

民之所想,政之所向;民之所盼,政之所為。 邁入新時代,雲南已然煥發出了生機勃勃的新氣象。 我們本著時不我待的態度,謀跨越、促發展,擼起袖子加油幹,努力實現新作為。

打好“三張牌” 雲南大步邁向世界

“培育新動能”是《政府工作報告》中9個值得關注的重點之一,被寫在報告建議的2018年我省將要抓好的十個方面的工作中。 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方面工作,其中就具體提到要大力培育新動能。

接下來,敲黑板、劃重點了,《政府工作報告》寫到:2018年雲南省要大力培育新動能,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這“三張牌”。

打造“綠色能源牌”方面,要做優做強綠色能源產業,緊扣把綠色能源產業打造成雲南省重要支柱產業的目標,加快建設幹流水電基地,加強省內電網、西電東送通道、境外輸電項目建設,拓展省內外和境外電力市場。 下大氣力解決“棄水”“棄電”問題,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推進水電鋁材、水電矽材一體化發展,培育和引進行業領軍企業,著力發展新材料、改性材料和材料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建設鋁工業工程研究中心、矽工業工程研究中心,佔領行業制高點。

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大力引進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電池、電機、電控等零配件企業,儘快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把雲南省綠色清潔能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

同時,大力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打造“綠色食品牌”。 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重點方向,把高起點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作為今後一個時期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用工業化理念推動高品質發展,突出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走品質興農、綠色興農之路,在確保糧食生產能力穩中提質的基礎上,力爭到2020年形成若干個過千億元的產業。

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方面,雲南要大力發展從“現代中藥、疫苗、幹細胞應用”到“醫學科研、診療”,再到“康養、休閒”全產業鏈的“大健康產業”。支援中國昆明大健康產業示範區加快發展。按照“世界一流”的標準打造國際醫療健康城,引進國際一流高端資源和管理模式,建設集醫療、研發、教育、康養為一體的醫療產業綜合體,力爭經過幾年的努力,成為國際先進的醫學中心、診療中心、康復中心和醫療旅遊目的地、醫療產業集聚地,引領雲南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跨越發展。同時,加快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

所以各位網友清楚“三張牌”是什麼了嗎?還不清楚,那換句話說,它們實際上是我省將捏緊拳頭、聚焦重點、揚長避短、彰顯特色,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努力形成的幾個新的千億元產業。

三大攻堅戰瞄準小康道路上"攔路虎"

“三張牌”引人關注,而《政府工作報告》中另一個備受矚目的名詞同樣有“三”這個數字——三大攻堅戰。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後五年是我省全面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也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奮力開創雲南跨越式發展新局面。

簡單明瞭,“三大攻堅戰”即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精准脫貧攻堅戰以及污染防治攻堅戰。那麼,我們如何啃下三塊“硬骨頭”,打好這三場攻堅戰呢?

“高品質發展是穩健的安全的發展,是讓百姓共用成果的發展,是綠色的生態的發展。因此,‘三大攻堅戰’本身是高品質發展的題中之義,也是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精准回應。”與會代表圍繞如何高品質打贏“三大攻堅戰”積極建言獻策。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新時代下,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一場輸不起的戰役。要站在事關經濟發展大局和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的高度,扎實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和處置,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沒有貧困地區的全面小康,就沒有全省的全面小康。

脫貧攻堅軍令如山,責任如山。《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對標對表中央政策,把提高脫貧品質放在首位,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確保全年完成145萬貧困人口脫貧、27個貧困縣摘帽任務。

脫貧攻堅的路上,沒有旁觀者,只有同行者。

打好易地扶貧搬遷攻堅戰,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打好產業就業扶貧攻堅戰,;打好生態扶貧攻堅戰;打好健康扶貧攻堅戰,切實降低就醫負擔,有效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打好教育扶貧攻堅戰,專項資金和招生就業、教師待遇等政策優先傾斜保障深度貧困地區......

小康全不全面,生態環境品質是關鍵。對於雲南而言,雲南綠色跨越發展之路任務繁重,環境與資源壓力巨大。如何打好生態優勢這張牌,將眼前的美景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幸福,這是擺在雲南面前的一道重要課題。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在雲南已從共識成為自覺行動。省委、省政府扎實推進重點領域污染防治,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九大高原湖泊水質穩定趨好。

懷初心方能得始終。綠色發展不是捧著生態的“金飯碗”坐等天上掉餡餅,也不能只重指數、不重品質,更不能遺忘群眾的切身利益。

政府工作報告專門部署三大攻堅戰,既體現了態度和決心,也體現了高品質發展的要求。這是三場關係到我省經濟社會能否持續健康發展、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否邁向高品質發展的攻堅戰。

代表委員們認為,要盡銳出戰、精准施策,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勝局。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一個個“高頻詞”是對雲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點贊,其背後承載著雲南可感可觸的變化,承載著4700萬雲嶺各族群眾對未來的新期待。

發展藍圖已經描繪,新的征程已經開啟。美好的願景不會自動轉化為現實,宏大的佈局要靠實幹才能落到實處。放眼未來,唯有將理念落實到行動,將務實舉措一步一個腳印推進,一點一滴抓出成果,才能把雲南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大業推向前進!

雲南網記者 楊之輝 李星佺

編輯:張瀟予

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方面,雲南要大力發展從“現代中藥、疫苗、幹細胞應用”到“醫學科研、診療”,再到“康養、休閒”全產業鏈的“大健康產業”。支援中國昆明大健康產業示範區加快發展。按照“世界一流”的標準打造國際醫療健康城,引進國際一流高端資源和管理模式,建設集醫療、研發、教育、康養為一體的醫療產業綜合體,力爭經過幾年的努力,成為國際先進的醫學中心、診療中心、康復中心和醫療旅遊目的地、醫療產業集聚地,引領雲南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跨越發展。同時,加快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

所以各位網友清楚“三張牌”是什麼了嗎?還不清楚,那換句話說,它們實際上是我省將捏緊拳頭、聚焦重點、揚長避短、彰顯特色,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努力形成的幾個新的千億元產業。

三大攻堅戰瞄準小康道路上"攔路虎"

“三張牌”引人關注,而《政府工作報告》中另一個備受矚目的名詞同樣有“三”這個數字——三大攻堅戰。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後五年是我省全面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也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奮力開創雲南跨越式發展新局面。

簡單明瞭,“三大攻堅戰”即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精准脫貧攻堅戰以及污染防治攻堅戰。那麼,我們如何啃下三塊“硬骨頭”,打好這三場攻堅戰呢?

“高品質發展是穩健的安全的發展,是讓百姓共用成果的發展,是綠色的生態的發展。因此,‘三大攻堅戰’本身是高品質發展的題中之義,也是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精准回應。”與會代表圍繞如何高品質打贏“三大攻堅戰”積極建言獻策。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新時代下,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一場輸不起的戰役。要站在事關經濟發展大局和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的高度,扎實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和處置,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沒有貧困地區的全面小康,就沒有全省的全面小康。

脫貧攻堅軍令如山,責任如山。《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對標對表中央政策,把提高脫貧品質放在首位,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確保全年完成145萬貧困人口脫貧、27個貧困縣摘帽任務。

脫貧攻堅的路上,沒有旁觀者,只有同行者。

打好易地扶貧搬遷攻堅戰,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打好產業就業扶貧攻堅戰,;打好生態扶貧攻堅戰;打好健康扶貧攻堅戰,切實降低就醫負擔,有效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打好教育扶貧攻堅戰,專項資金和招生就業、教師待遇等政策優先傾斜保障深度貧困地區......

小康全不全面,生態環境品質是關鍵。對於雲南而言,雲南綠色跨越發展之路任務繁重,環境與資源壓力巨大。如何打好生態優勢這張牌,將眼前的美景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幸福,這是擺在雲南面前的一道重要課題。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在雲南已從共識成為自覺行動。省委、省政府扎實推進重點領域污染防治,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九大高原湖泊水質穩定趨好。

懷初心方能得始終。綠色發展不是捧著生態的“金飯碗”坐等天上掉餡餅,也不能只重指數、不重品質,更不能遺忘群眾的切身利益。

政府工作報告專門部署三大攻堅戰,既體現了態度和決心,也體現了高品質發展的要求。這是三場關係到我省經濟社會能否持續健康發展、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否邁向高品質發展的攻堅戰。

代表委員們認為,要盡銳出戰、精准施策,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勝局。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一個個“高頻詞”是對雲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點贊,其背後承載著雲南可感可觸的變化,承載著4700萬雲嶺各族群眾對未來的新期待。

發展藍圖已經描繪,新的征程已經開啟。美好的願景不會自動轉化為現實,宏大的佈局要靠實幹才能落到實處。放眼未來,唯有將理念落實到行動,將務實舉措一步一個腳印推進,一點一滴抓出成果,才能把雲南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大業推向前進!

雲南網記者 楊之輝 李星佺

編輯:張瀟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