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大視野看渝北」重慶日報:渝北 讓市民在主要公共場所免費享用直飲水

【重慶日報】渝北 讓市民在主要公共場所免費享用直飲水

出門在外或在公共場所玩耍, 能不能方便地喝上一口熱水?這件事被渝北區政府當成一件民生大事來認真地辦好。

“在今年內, 市民在渝北的主要公共場所都可以免費喝到直飲水。 ”渝北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這是今年初召開的人代會上做出的要為群眾辦的一件民生實事。 ”

讓市民在外也能喝上放心水

家住渝北空港廣場旁邊社區、賦閑在家的市民朱國璋每天都要到廣場上鍛煉身體, 或者到城區內其他公共場所走一走。 喜歡喝水的她每次出門都得帶上一個裝滿開水的保溫杯, 感覺有點不方便。 因而, 希望出門在外時能夠喝上放心的熱水成了她對美好生活的一種願望。

“這雖是一個小願望, 但也得為群眾辦好。 ”渝北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因此, 在今年初召開的區人代會上,

決定要在今年啟動的20件民生實事中, 公共直飲水項目就名列其中。

按照區人代會作出的決定, 渝北將加快公共直飲水的布點, 並結合當地的電源、水源和排水設施等基礎條件, 因地制宜地採取直飲水設施, 進行直飲水點的規範化建設。 到今年底, 城區人流量密集、停留時間較長的公共區域內都將設置直飲水點。

“按照這一要求, 全區總共要佈局設置120餘個直飲水供水點。 ”渝北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兩年任務一年完成今年再增60處

“真沒想到, 我們的這一願望這樣快就實現了。 ”幾天前, 朱國璋在空港廣場上新設置的直飲水點前, 用供水點免費配置的紙杯, 擰開水龍頭接了一杯冒著熱氣的熱水喜滋滋地說, “政府真的為我們想得周到,

連杯子都準備得好好的。 ”

空港廣場上這個直飲水點就設在志願服務港旁邊, 非常醒目。 分為溫水和熱水, 熱水旁邊有提示標誌, 配有免費的紙杯。

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裡, 就有10多個市民前來接水喝。

身穿紅馬甲的廣場清潔衛生志願者彭維潔也來接了一杯熱水喝。 她說, 有了這個直飲水點後, 對於清潔人員來說太好了, 累了能喝點水、歇口氣。

目前為止, 渝北不僅在空港廣場上建起了直飲水點, 還在碧津公園公交站、綠夢廣場公交站旁、雙龍大道132號、金港國際沃爾瑪附近等地建起了60個這樣的直飲水點, 供市民免費飲用。

“其實, 我們區的直飲水點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建設了。 ”渝北區市政設施科科長王代平介紹,

當年渝北區就在中央公園設置了32處直飲水點。

可是, 在區內的各大商圈、車站、廣場等人流密集處卻沒有直飲水點供市民飲用。 因此, 2017年, 區城管局按照群眾的要求, 在全區範圍內進行調查, 確定了要在人口密集、停留時間較長、無公共直飲水設施的商圈、廣場、車站、便民服務站(崗、亭)以及城市管理執勤點和愛心驛站等處佈局設置120餘處直飲水點, 並分期分批完成。

按照規劃, 2017年和2018年的一期任務是設置60套供水裝置, 然後再陸續設置完善另外60套。 可在具體實施時, 看到群眾對這一需求較大, 渝北加快了進度, 在2017年就統一設置安裝了60套, 並將在春節前全部建好, 將兩年任務一年完成。

2018年, 渝北區將直飲水設置作為民生實事繼續辦理後,

將與新建改造市政園林設施進行有機結合, 並結合市政道路設施綜合整治工程、新建公廁和愛心驛站等, 再同步建設約60套直飲水裝置。

對今年要繼續建的60套直飲水供水裝置, 渝北區城管局已經提早進行布點的選擇, 並與相關市政設施建設同步進行。 “對這些新布的點, 我們將進一步調查徵求意見, 以更方便群眾來進行布點建設。 ”渝北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 除今年要再建60餘處直飲水供水點外, 渝北將不斷根據群眾的需求, 在區域內進行“查漏補缺”, 完善直飲水供水點的建設, 以滿足群眾的需求。

保證供水品質把實事辦實

“在辦直飲水這一民生實事中, 我們不僅是設置供水點, 讓群眾能夠飲上直飲水, 還從設備選擇、加強管理等入手,保證供水的品質,讓群眾真正喝上放心水,把這一民生實事辦實。”渝北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免費飲水、溫熱自選、提供紙杯、水質安全、設置點位、節約用水、文明使用、溫馨提示”。在渝北不少市民手中,都有一份渝北城區直飲水宣傳資料,這份資料不僅詳細介紹了直飲水點的設置地方,還將直飲水裝置的使用方法、水質的標準保證等向群眾進行介紹。

這份宣傳資料由區城管局編印發放,目的是讓廣大群眾來監督城管局,辦好這一民生實事。

據介紹,這些直飲水點都有安全、方便、實惠的特點。直飲水點的裝置採用的是將水中的雜質、異味、細菌病毒等全部清除的五級過濾、雙層消毒的方式。市民在飲用時,可自主選擇溫水或熱水,並且是密閉型櫃式飲水機,水龍頭的高度在1.4米左右,並有熱水提示標誌。這些過濾的濾芯將進行定期更換。

為讓群眾放心地飲用直飲水,區城管局還委託具備檢測資質的協力廠商檢測機構定期對直飲水的水質進行動態監測,對未達標的飲水點及時進行設備的維修維護,每季度都將水質監督檢測結果公示在政府網站和媒體上,讓群眾放心飲用。

“在具體的管理上,我們不僅確定專人對這些設施進行管理,並建立了嚴格的管理制度,以確保群眾喝上放心的直飲水。”渝北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重慶晨報】園博園、南山植物園、碧津公園領跑“最美公園點贊榜”

截至昨日下午5點網路投票環節結束時,“2017尋找重慶最美公園”評選活動網路投票排名為:第一名重慶園博園,第二名重慶南山植物園,第三名渝北碧津公園,第四名大渡口中華美德公園,第五名兩江新區照母山森林公園,第六名九龍坡彩雲湖國家濕地公園,第七名重慶動物園,第八名璧山秀湖公園,第九名永川興龍湖公園,第十名江北鴻恩寺公園。另外,第十一名至第二十名名單,最美公園廁所、最美公園景點、最美公園園路的點贊榜前十名也已產生。

昨日下午4點,參與活動點贊的手機號為185✕✕✕✕3214的市民將獲得iPhone7手機一部。至此,本次活動共送出23部iPhone7手機。

“尋找重慶最美公園活動效果明顯,既是對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展示,也為城市園林綠化事業特別是公園建設樹立了標杆。”市園林行業協會負責人稱,按照活動規則,1月底前,主辦方將組織專家打分,並按大眾投票占60%、專家打分占40%綜合產生參賽者最後得分,2月上旬進行公示並授牌。

最美公園園路點贊排名

第一名:重慶園博園·櫻花大道

第二名:重慶動物園·熊貓大道

第三名:大渡口公園·公園步道

第四名:重慶園博園·龍景湖環湖景觀路

第五名:江北鴻恩寺公園·鴻頂路

第六名:重慶南山植物園·海棠煙雨路

第七名:永川神女湖公園·環湖路

第八名:兩江新區金海灣公園·水上棧道

第九名:涪陵聚雲山公園·鵝卵石健身步道

第十名:銅梁玉泉公園·香樟大道

最美公園廁所點贊排名

第一名:銅梁人民公園·公廁

第二名:璧山觀音塘濕地公園·碧玉廣場公廁

第三名:渝北碧津公園·公廁

第四名:江北鴻恩寺公園·月桂老2號公廁

第五名:重慶園博園·西部園公廁

第六名:永川興龍湖公園·公廁

第七名:璧山秀湖公園·迎恩廣場公廁

第八名:大渡口公園·公廁

第九名:大足聖跡公園·公廁

第十名:九龍坡彩雲湖濕地公園·五星公廁

最美公園景點點贊排名

第一名:重慶動物園·金魚館

第二名:重慶園博園·巴渝園

第三名:銅梁人民公園·玉龍橋

第四名:大足聖跡公園·清水溪

第五名:涪陵白鶴森林公園·南湖婉笛

第六名:九龍坡彩雲湖公園·輕舟系纜

第七名:江北鴻恩寺公園·桂憩綠野

第八名:兩江新區濱江文化公園·臨江燈塔

第九名:永川興龍湖公園·九紫閣+永昌樓

第十名:重慶南山植物園·一棵樹觀景園

【華龍網】《民生實事看渝北》:逛街遛彎還能喝熱水 年內再佈局60個直飲水點

逛完公園想喝口熱水,這樣的好事在重慶市渝北區已經實現。25日,記者從渝北區市政園林管理局獲悉,該區已在各商圈、廣場、車站、公園等人員聚集地佈局公共直飲水點,在春節前將完成60套,2018年還將查漏補缺,計畫再佈局60套公共直飲水點,讓市民口渴了能夠更加方便地喝到健康的飲用水。

今年55歲的環衛工人曾師傅,負責打掃碧津公園門口到公交站路段的清潔衛生。從上個月開始,只要到了工作間隙他就會到公交站旁的公共飲水點接水喝。

“這裡有溫水和熱水可以選,還有一次性水杯,比以前方便多了。”曾師傅告訴記者,以前要是想喝口熱水,還得回愛心驛站。

現在曾師傅工作累了就到直飲水點接水喝。

記者在碧津公園的公交月臺旁看到,這個公共飲水點非常醒目,分為溫水和熱水,熱水旁邊有提示標誌,還配有免費的紙杯。幾分鐘時間裡,就有數位市民前來取水飲用。

“確實考慮周到,以前想接點熱水還得到處找地方。”剛用水杯接完熱水的王大爺笑呵呵地說。

據渝北區市政園林管理局市政設施科科長王代平介紹,渝北區的直飲水機採用了兩層微濾、兩層超濾、一層反滲透、紫外線消毒、高溫消毒共五級過濾,並且是溫熱水可選的密閉型櫃式飲水機,既能確保飲水水質安全、設備操作安全可靠,又能滿足市民的飲用需求。

“以前除了中央公園在2013年設置的32處直飲水點外,渝北區的各個商圈、車站、廣場等人流密集處都沒有直飲水點,遠遠不能滿足市民直飲水需求。”王代平告訴記者,按照市城管委的公共區域直飲水建設任務,渝北城區要分兩期完成公共直飲水建設,共安裝120套。

不少市民自己帶著杯子來接水。

其中,一期2017年統一設置的60套直飲水點在春節前將全部完成;二期將從2018年起,通過查漏補缺,將直飲水設置與市政道路設施綜合整治工程、新建公廁和愛心驛站等新建改造市政園林設施有機結合,同步建設約60套,將主要設置在人口密集、停留時間較長、無公共直飲水設施的商圈、廣場、車站、便民服務站工作,先後組織春、秋季兩輪城區國有空地整治“大會戰”——5200畝國有空地披上了“綠裝”,有效遏制了城區空地亂搭建、亂栽種現象,基本實現了城區國有空地整治全覆蓋,其成效寫入了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覆綠”這項民生工作,讓曾經被遺忘的“死角”實現了華麗轉身,荒坡變樹林、菜地變花圃、亂石堆變小公園、垃圾場變停車場……國有空地不僅綠起來、美起來了,還用起來、有價值了,老百姓生活環境因其更美,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大提升;“綠富美”的渝北為之一新,宜居宜業的國際臨空都市顯得更加精緻精美。

覆綠:用“綠色”填滿5200畝國有空地

“哇,這裡大變樣了啊!”日前,彭老師駕車從雙鳳橋立交經沙坪到空港保稅區,在國道G319機場段“迷路”了。道路兩旁整齊美觀、植被豐茂,綠化帶內鬱鬱蔥蔥,一棵棵“壯年”的香樟樹、雪松,一株株葉冠齊整的桂花樹,一茬茬密實的麥冬、結縷草,有機組合、有序排列,充滿了層次感和立體感,讓這段曾經“討人厭”的道路,頓時“陌生”而美麗。

“兩邊亂糟糟的,到處是荒土。右邊原有個小斜坡,經常有人在上面栽種玉米或瓢兒白……”彭老師指著道路兩邊的“園林”,繪聲繪色地描繪著這裡原來的樣子。“漂亮!在綠色的城市中穿行,心情都好很多。”

讓這一切改變的是渝北區實施的城區國有空地整治的安排,該公司組織工人進場施工,不僅對空地上的垃圾進行了全面清理,還投入約190萬元,把這塊空地改建成了一個供市民休閒的街頭公園。

這樣的“變廢為寶”比比皆是。在天鄰風景社區和兩江春城小區間,一塊面積約1.1萬平方米的國有空地也“重獲新生”。這塊曾經的菜地和垃圾場,經區城市管理局的大力整治,栽植了天竺桂、桂花、黃葛樹等大喬木400餘株,又配上紅楓、紫荊、西洋鵑、麥冬等四季花卉;新建了景觀步道和休閒座椅、健身平臺約700平方米,設置了花池、欄杆等基礎設施。

“有許多塊曾經毫無價值的空地,如今成為了鳥語花香的遊園或者停車場,給周邊老百姓帶來了實惠。”渝北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去年的國有空地整治(覆綠)工作中,全區共建設停車場27處,面積約782畝;建設公園、遊園15處,面積約572畝,能讓10萬余市民受益。

國有空地覆綠是消除城市視覺污染、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舉措。在今年區“兩會”上,不少渝北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表示,經過春、秋兩季的大整治,渝北城區國有空地覆綠效果明顯,市民工作、生活環境的品質得到了顯著提升。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唐賢源表示,在渝北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鞏固國有空地覆綠成果”。今年,渝北將繼續全力實施好“增綠添園”民生實事,確保用2年時間建設城市公園等公共綠地20個,增加城市公共綠地160萬平方米,讓市民能夠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四季見花,為渝北建設更加宜居宜業、精緻精美、低碳人文、智慧現代的國際臨空都市作出應有貢獻。

還從設備選擇、加強管理等入手,保證供水的品質,讓群眾真正喝上放心水,把這一民生實事辦實。”渝北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免費飲水、溫熱自選、提供紙杯、水質安全、設置點位、節約用水、文明使用、溫馨提示”。在渝北不少市民手中,都有一份渝北城區直飲水宣傳資料,這份資料不僅詳細介紹了直飲水點的設置地方,還將直飲水裝置的使用方法、水質的標準保證等向群眾進行介紹。

這份宣傳資料由區城管局編印發放,目的是讓廣大群眾來監督城管局,辦好這一民生實事。

據介紹,這些直飲水點都有安全、方便、實惠的特點。直飲水點的裝置採用的是將水中的雜質、異味、細菌病毒等全部清除的五級過濾、雙層消毒的方式。市民在飲用時,可自主選擇溫水或熱水,並且是密閉型櫃式飲水機,水龍頭的高度在1.4米左右,並有熱水提示標誌。這些過濾的濾芯將進行定期更換。

為讓群眾放心地飲用直飲水,區城管局還委託具備檢測資質的協力廠商檢測機構定期對直飲水的水質進行動態監測,對未達標的飲水點及時進行設備的維修維護,每季度都將水質監督檢測結果公示在政府網站和媒體上,讓群眾放心飲用。

“在具體的管理上,我們不僅確定專人對這些設施進行管理,並建立了嚴格的管理制度,以確保群眾喝上放心的直飲水。”渝北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重慶晨報】園博園、南山植物園、碧津公園領跑“最美公園點贊榜”

截至昨日下午5點網路投票環節結束時,“2017尋找重慶最美公園”評選活動網路投票排名為:第一名重慶園博園,第二名重慶南山植物園,第三名渝北碧津公園,第四名大渡口中華美德公園,第五名兩江新區照母山森林公園,第六名九龍坡彩雲湖國家濕地公園,第七名重慶動物園,第八名璧山秀湖公園,第九名永川興龍湖公園,第十名江北鴻恩寺公園。另外,第十一名至第二十名名單,最美公園廁所、最美公園景點、最美公園園路的點贊榜前十名也已產生。

昨日下午4點,參與活動點贊的手機號為185✕✕✕✕3214的市民將獲得iPhone7手機一部。至此,本次活動共送出23部iPhone7手機。

“尋找重慶最美公園活動效果明顯,既是對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展示,也為城市園林綠化事業特別是公園建設樹立了標杆。”市園林行業協會負責人稱,按照活動規則,1月底前,主辦方將組織專家打分,並按大眾投票占60%、專家打分占40%綜合產生參賽者最後得分,2月上旬進行公示並授牌。

最美公園園路點贊排名

第一名:重慶園博園·櫻花大道

第二名:重慶動物園·熊貓大道

第三名:大渡口公園·公園步道

第四名:重慶園博園·龍景湖環湖景觀路

第五名:江北鴻恩寺公園·鴻頂路

第六名:重慶南山植物園·海棠煙雨路

第七名:永川神女湖公園·環湖路

第八名:兩江新區金海灣公園·水上棧道

第九名:涪陵聚雲山公園·鵝卵石健身步道

第十名:銅梁玉泉公園·香樟大道

最美公園廁所點贊排名

第一名:銅梁人民公園·公廁

第二名:璧山觀音塘濕地公園·碧玉廣場公廁

第三名:渝北碧津公園·公廁

第四名:江北鴻恩寺公園·月桂老2號公廁

第五名:重慶園博園·西部園公廁

第六名:永川興龍湖公園·公廁

第七名:璧山秀湖公園·迎恩廣場公廁

第八名:大渡口公園·公廁

第九名:大足聖跡公園·公廁

第十名:九龍坡彩雲湖濕地公園·五星公廁

最美公園景點點贊排名

第一名:重慶動物園·金魚館

第二名:重慶園博園·巴渝園

第三名:銅梁人民公園·玉龍橋

第四名:大足聖跡公園·清水溪

第五名:涪陵白鶴森林公園·南湖婉笛

第六名:九龍坡彩雲湖公園·輕舟系纜

第七名:江北鴻恩寺公園·桂憩綠野

第八名:兩江新區濱江文化公園·臨江燈塔

第九名:永川興龍湖公園·九紫閣+永昌樓

第十名:重慶南山植物園·一棵樹觀景園

【華龍網】《民生實事看渝北》:逛街遛彎還能喝熱水 年內再佈局60個直飲水點

逛完公園想喝口熱水,這樣的好事在重慶市渝北區已經實現。25日,記者從渝北區市政園林管理局獲悉,該區已在各商圈、廣場、車站、公園等人員聚集地佈局公共直飲水點,在春節前將完成60套,2018年還將查漏補缺,計畫再佈局60套公共直飲水點,讓市民口渴了能夠更加方便地喝到健康的飲用水。

今年55歲的環衛工人曾師傅,負責打掃碧津公園門口到公交站路段的清潔衛生。從上個月開始,只要到了工作間隙他就會到公交站旁的公共飲水點接水喝。

“這裡有溫水和熱水可以選,還有一次性水杯,比以前方便多了。”曾師傅告訴記者,以前要是想喝口熱水,還得回愛心驛站。

現在曾師傅工作累了就到直飲水點接水喝。

記者在碧津公園的公交月臺旁看到,這個公共飲水點非常醒目,分為溫水和熱水,熱水旁邊有提示標誌,還配有免費的紙杯。幾分鐘時間裡,就有數位市民前來取水飲用。

“確實考慮周到,以前想接點熱水還得到處找地方。”剛用水杯接完熱水的王大爺笑呵呵地說。

據渝北區市政園林管理局市政設施科科長王代平介紹,渝北區的直飲水機採用了兩層微濾、兩層超濾、一層反滲透、紫外線消毒、高溫消毒共五級過濾,並且是溫熱水可選的密閉型櫃式飲水機,既能確保飲水水質安全、設備操作安全可靠,又能滿足市民的飲用需求。

“以前除了中央公園在2013年設置的32處直飲水點外,渝北區的各個商圈、車站、廣場等人流密集處都沒有直飲水點,遠遠不能滿足市民直飲水需求。”王代平告訴記者,按照市城管委的公共區域直飲水建設任務,渝北城區要分兩期完成公共直飲水建設,共安裝120套。

不少市民自己帶著杯子來接水。

其中,一期2017年統一設置的60套直飲水點在春節前將全部完成;二期將從2018年起,通過查漏補缺,將直飲水設置與市政道路設施綜合整治工程、新建公廁和愛心驛站等新建改造市政園林設施有機結合,同步建設約60套,將主要設置在人口密集、停留時間較長、無公共直飲水設施的商圈、廣場、車站、便民服務站工作,先後組織春、秋季兩輪城區國有空地整治“大會戰”——5200畝國有空地披上了“綠裝”,有效遏制了城區空地亂搭建、亂栽種現象,基本實現了城區國有空地整治全覆蓋,其成效寫入了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覆綠”這項民生工作,讓曾經被遺忘的“死角”實現了華麗轉身,荒坡變樹林、菜地變花圃、亂石堆變小公園、垃圾場變停車場……國有空地不僅綠起來、美起來了,還用起來、有價值了,老百姓生活環境因其更美,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大提升;“綠富美”的渝北為之一新,宜居宜業的國際臨空都市顯得更加精緻精美。

覆綠:用“綠色”填滿5200畝國有空地

“哇,這裡大變樣了啊!”日前,彭老師駕車從雙鳳橋立交經沙坪到空港保稅區,在國道G319機場段“迷路”了。道路兩旁整齊美觀、植被豐茂,綠化帶內鬱鬱蔥蔥,一棵棵“壯年”的香樟樹、雪松,一株株葉冠齊整的桂花樹,一茬茬密實的麥冬、結縷草,有機組合、有序排列,充滿了層次感和立體感,讓這段曾經“討人厭”的道路,頓時“陌生”而美麗。

“兩邊亂糟糟的,到處是荒土。右邊原有個小斜坡,經常有人在上面栽種玉米或瓢兒白……”彭老師指著道路兩邊的“園林”,繪聲繪色地描繪著這裡原來的樣子。“漂亮!在綠色的城市中穿行,心情都好很多。”

讓這一切改變的是渝北區實施的城區國有空地整治的安排,該公司組織工人進場施工,不僅對空地上的垃圾進行了全面清理,還投入約190萬元,把這塊空地改建成了一個供市民休閒的街頭公園。

這樣的“變廢為寶”比比皆是。在天鄰風景社區和兩江春城小區間,一塊面積約1.1萬平方米的國有空地也“重獲新生”。這塊曾經的菜地和垃圾場,經區城市管理局的大力整治,栽植了天竺桂、桂花、黃葛樹等大喬木400餘株,又配上紅楓、紫荊、西洋鵑、麥冬等四季花卉;新建了景觀步道和休閒座椅、健身平臺約700平方米,設置了花池、欄杆等基礎設施。

“有許多塊曾經毫無價值的空地,如今成為了鳥語花香的遊園或者停車場,給周邊老百姓帶來了實惠。”渝北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去年的國有空地整治(覆綠)工作中,全區共建設停車場27處,面積約782畝;建設公園、遊園15處,面積約572畝,能讓10萬余市民受益。

國有空地覆綠是消除城市視覺污染、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舉措。在今年區“兩會”上,不少渝北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表示,經過春、秋兩季的大整治,渝北城區國有空地覆綠效果明顯,市民工作、生活環境的品質得到了顯著提升。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唐賢源表示,在渝北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鞏固國有空地覆綠成果”。今年,渝北將繼續全力實施好“增綠添園”民生實事,確保用2年時間建設城市公園等公共綠地20個,增加城市公共綠地160萬平方米,讓市民能夠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四季見花,為渝北建設更加宜居宜業、精緻精美、低碳人文、智慧現代的國際臨空都市作出應有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