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慢慢來,才比較快——淺談教育中的“緩慢與優雅”

網上很流行的一句話:雖然懂得了很多道理, 但是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仔細想想原因, 也許是因為道理都是聽別人說的, 而你沒體驗過, 所以根本沒有真正地進入我們的腦袋。

年輕的時候在北京一家教育機構工作過, 那時候因為和四中關係密切, 所以對劉長銘校長也是有所瞭解。 尤其是每一次的演講, 我都會仔細聆聽。 一方面為了工作, 但是確實聽到一些道理。

記憶最深的是一次演講的主題:教育是一件緩慢而優雅的事。 當時覺得這句話特別美好, 是對於教育崇高理想的一種再現, 所以直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為什麼覺得美好?原因是做起來很難。

道理人人都懂, 但是, 日子過著過著就變了味道。

從前大家關注的中高考, 到現在的仍然熱議的小升初, 甚至蔓延到學前班, 還有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學區房問題, 無一不是在“緩慢”和“優雅”的道路上扔下了一個定時炸彈。

前兩天和同事聊天, 她說自己又被刺激到了。 因為隔壁鄰居的孩子已經提前考取了市重點中學, 這所學校彙聚了全市所有小學的尖子生, 自己想都不敢想。 而隔壁的家長並沒有像自己這樣每天督促孩子學習……這種感覺五味雜陳。 我知道這個孩子平時涉獵的書籍還是很廣泛的, 另外口語也非常棒, 但是面對激烈競爭, 我們的優雅何去何從?

提到“緩慢而優雅”我們聯想到到它的反面就是“快速而狼狽”, 很多家長都說, 我們想優雅, 但是哪有時間呢?

在這個快節奏, 要求效率的世界裡, 速度、速度、速度……似乎是唯一的致勝法寶。 因此, 我們的家長、學校、老師, 也開始對我們的下一代喊著“快一點!再快一點!”似乎慢了一點,

就會被其他人追趕。

於是上了小學還要學習奧數, 為了參加比賽的成績能夠給小升初加分;於是在幼稚園期間就開始考慮, 大班要不要讀?還是中班畢業後直接去上學前班?於是只要一放暑假就各種興趣班填滿孩子們的生活, 游泳、籃球、舞蹈、溜冰、圍棋、珠心算……腦力與體力齊發。

孩子家長在心底呐喊:誰會給你時間, 慢慢來?

那孩子呢?我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

在《孩子, 把你的手給我》第八章, 孩子焦慮的來源中寫道“某件事情失敗了, 不能因此讓孩子感到自己能力不夠。 孩子不能被大人對效率的需要控制, 這一點至關重要。 效率是孩子的敵人, 效率的代價太高了, 它耗盡了孩子的才智, 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抑制了興趣……孩子需要努力的機會!”

有誰真的試著問過自己“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從幼升小, 到小升初、再到中考、高考, 孩子求學的每一步似乎面對著一道又一道的關卡。

還記得高中的那段艱苦歲月麼?似乎是很多人求學經歷中難忘的一個篇章。 那時學生們學習的目標就是考上大學。

在第四季“奇葩說”的半決賽現場, 胡漸彪老師拋出了一個觀點——其實高中的那段拼搏的日子, 就是為了過上大學四年沒羞沒臊的休閒時光。 言辭雖然激烈, 但是一針見血。 所以很多上了大學的孩子們, 完成了自己的目標的同時, 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真的渾渾噩噩地過日子。

學生問老師: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呢?

天海佑希回答學生: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今後你們會碰到很多不知道的,不能理解的事,也會碰到很多開心的,美好的,不可思議的事。這個時候,作為一個人自熱地想瞭解更多,學習更多。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不能再稱為人,連畜生都不如……連自己生存的這個世界都不能瞭解,還能做什麼呢?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大人,好像什麼都懂的樣子,都是騙人的……如果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那就有了無限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那個瞬間,人就死了……

第一次看到這個視頻,覺得非常震撼,特別想為這樣的老師喝彩!因為她懂得學習的終極意義。也明白對於一個孩子而言,好奇心的重要性。

當一個孩子蹲下身子,慢慢地探索地上的小草,還有在小草上的螞蟻,請不要急切地催促她起身跟上你的腳步,因為她正在用好奇心對待地球上神奇的植物和動物;當一個孩子喜歡站在人群的周圍或者角落,用眼睛去觀察和學習時,請不要逼他加入其中,因為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學習。

因為,如果這個時候,我們用速度、效率來要求我們的孩子,那麼他最最珍貴的“好奇心”會一點一點的破碎。這也是他們能夠終生學習的基礎。

最後,送給大家一首歌曲——

梁靜茹的《慢慢來才比較快》

讓葡萄慢慢暈開

釀成芳香再醒來

有些事其實急不來

等知了蛻變歸來

等蟬聲夏夜散開

慢慢來才比較快

來得快去的也快

讓時間慢慢暈開

釀成智慧喝起來

有些事其實急不來

讓挫折沉澱下來

人生是延長比賽……

學生問老師: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呢?

天海佑希回答學生: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今後你們會碰到很多不知道的,不能理解的事,也會碰到很多開心的,美好的,不可思議的事。這個時候,作為一個人自熱地想瞭解更多,學習更多。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不能再稱為人,連畜生都不如……連自己生存的這個世界都不能瞭解,還能做什麼呢?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大人,好像什麼都懂的樣子,都是騙人的……如果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那就有了無限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那個瞬間,人就死了……

第一次看到這個視頻,覺得非常震撼,特別想為這樣的老師喝彩!因為她懂得學習的終極意義。也明白對於一個孩子而言,好奇心的重要性。

當一個孩子蹲下身子,慢慢地探索地上的小草,還有在小草上的螞蟻,請不要急切地催促她起身跟上你的腳步,因為她正在用好奇心對待地球上神奇的植物和動物;當一個孩子喜歡站在人群的周圍或者角落,用眼睛去觀察和學習時,請不要逼他加入其中,因為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學習。

因為,如果這個時候,我們用速度、效率來要求我們的孩子,那麼他最最珍貴的“好奇心”會一點一點的破碎。這也是他們能夠終生學習的基礎。

最後,送給大家一首歌曲——

梁靜茹的《慢慢來才比較快》

讓葡萄慢慢暈開

釀成芳香再醒來

有些事其實急不來

等知了蛻變歸來

等蟬聲夏夜散開

慢慢來才比較快

來得快去的也快

讓時間慢慢暈開

釀成智慧喝起來

有些事其實急不來

讓挫折沉澱下來

人生是延長比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