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甯德屏南火山激情噴發形成天湖頂的故事

屏南裡天湖頂位於甘棠鄉新田村, 海拔1417米, 為屏南縣南境與古田縣的界山。 裡天湖頂中山1200米處, 因藏有南方罕見的中山泥炭濕地而名。 據舊載, 古時此為高山天然湖泊, 湖水清澈, 大旱不竭。 滄海桑田, 如今, 那沉澱著美麗傳說和詩詞歌賦的天湖已演變成為一片長滿水竹、松、灌木、水松等多樣性植物的原生態沼澤地。

地圖上有很多的地名叫天湖, 而被稱作“天湖頂”的, 恐怕只有這個界連寧德、古田和屏南的海拔1471米高的地方。 資料上說, 一億年前古火山的激情噴發, 讓大山留下了刻痕, 又經過數萬年的沉澱和彙聚, 形成了今天這樣的地理奇觀——屏南縣甘棠鄉的“天湖頂”天池:“山頂有平湖, 廣三裡, 內有水如池, 大旱不絕。 ”那時, 上天湖、下天湖是兩個波光粼粼的天然湖泊, 草如茵, 松如蓋, 風為裳, 水為珮, 恬靜地鑲嵌在偉岸綿延的大山中。 兩湖相隔百米多遠,

微風吹來時, 湖面流光溢彩, 多像一對顧盼生輝的明眸!古詩贊曰:“風流千古懨懨睡, 醉眼含情, 脈脈流嫵媚。

這是據乾隆五年《屏南縣誌》的記載, 一轉眼, 二百多年過去了。 在茫茫的宇宙中, 時間永恆, 生命苦短, 自然長久, 人世匆忙, 二百年也許是萬古一瞬, 而就在造化的眨眼之間,

二十年前在甘棠中學, 有一次, 老師帶著我們秋遊天湖頂。 我有幸看到滄海桑田的一個慢鏡頭:那時天湖眼波漸枯, 許多老樹腐朽了, 浸泡在一汪濕漉漉的淤泥裡。 湖畔雜草叢生, 襯托著一片荒涼。

乾涸的湖畔不遠處, 那裡有屋舍的殘垣,

卻沒有了斷壁, 荒草漫無目的地覆蓋了一切真像。 顯然, 這裡的故事是比很久以前更很久的那種破敗了。 但是天湖頂的和尚的故事是這麼地根深蒂固, 以至於他們還是能夠言之鑿鑿地說, 喏, 當時, 下天湖的下院被朝廷剿殺了, 和尚們轉而到上天湖重修廟宇, 搬家時, 這口石臼, 就是由一個和尚一口氣背到上院來的如今的下天湖遍佈水竹, 竹根貼地而行, 從四面八方向湖心潛滋暗長, 密密地交織著, 湖面因而好看得如披了一襲華貴的地毯。 走在這溫柔的綠毯子上, 雖然顫顫悠悠, 但有了竹根的護持, 也不致陷入泥淖。 上天湖雜生著苔蘚、蕨類、野梅和黃色杜鵑等。 那花朵金光燦爛的黃杜鵑, 矮壯結實, 像是大型盆栽,
風霜雨雪用園藝師的大手筆, 將老幹虯枝塑造成蒼勁古樸的形態, 也可見它們在高山上生存的艱難。

天湖的水清淩淩地淌出高山缺口, 流經下游的一個小山村“龍潭裡”。 因其山高, 水裡漂的盡是山上的朝霞暮靄, 飽含著沿途聚斂的濃蔭淡綠;因其路遠, 水流經山體過濾後,水質清澈富含礦物質。用這樣純淨的水,和高山梯田產出的優質糯米,龍潭村世代相傳,釀得出一壇壇遠近傳名的老酒——如今小有名氣的“閩派黃酒惠澤龍”老酒。為什麼稱作惠澤龍老酒呢?相傳東海龍王的前身程惠澤,吞下夜明珠後,渾身燥熱,跳到小水潭浸泡,下游的潭水被浸熱了,就沿著溪澗一路逆流而上,直至天湖山麓羽化升天。

▍圖文編輯:甯文策劃

水流經山體過濾後,水質清澈富含礦物質。用這樣純淨的水,和高山梯田產出的優質糯米,龍潭村世代相傳,釀得出一壇壇遠近傳名的老酒——如今小有名氣的“閩派黃酒惠澤龍”老酒。為什麼稱作惠澤龍老酒呢?相傳東海龍王的前身程惠澤,吞下夜明珠後,渾身燥熱,跳到小水潭浸泡,下游的潭水被浸熱了,就沿著溪澗一路逆流而上,直至天湖山麓羽化升天。

▍圖文編輯:甯文策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