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典型|貧困戶馬張賢的 “致富經”

點上面的“隴南成縣發佈”就可以訂閱哦!

俗話說, 進入臘月便是年。 農村養豬農戶們辛苦一年, 就為了在年尾將自家豬賣個好價錢,

歡歡喜喜過大年。

筆者走進成縣黃陳鎮孟坪村馬張賢的生豬養殖場, 他正忙活著給生豬的“家”打掃衛生, 長得膘肥體壯即將出欄的大肥豬悠閒自得的“休息著”。 馬張賢說, 現在養豬場存欄15頭繁育豬, 今年生豬的市場行情還可以, 豬價一直保持在每斤8.5元左右, 這兩天剛賣掉了30頭豬, 共計8200斤, 實現收入69700元。

在實施精准扶貧之前, 黃陳鎮孟坪村是典型的“世外桃源”。 而如今, 一條條彎曲的道路直通農家門口, 一幢幢新蓋的民居錯落有致, 一片片特色的產業落戶農家, 孟坪村終於告別了“行路難”, 通暢的通村公路為養殖農戶們搭起了致富“輕軌”。

從貧困到致富, 並不只有一步之遙。 馬張賢說, “勤勞”才是他脫貧致富的法寶, 2012年, 馬張賢一家人主要靠夫妻倆外出打工為生, 兩個孩子跟著他們東奔西跑, 四處為家, 既耽擱學業又影響成長。 家中70多歲老母親常年生病吃藥, 還得孤獨的一人在家, 平常只得靠鄰里鄉親幫襯著。

回憶起那段艱辛的日子, 馬張賢一臉愁容, 為了能改變貧困,

馬張賢不得不比別人更努力, 煤礦工人、建築工人等等, 什麼活賺得做, 再苦再難都自己忍著, 經常不得不白天晚上連軸轉。 可是, 他自己內心總是渴望能夠一家團圓在一起。 一次回家過年機會, 他看到了成縣在大力發展電子商務, 便開始自己學著上網瞭解。 馬張賢轉變思路, 和妻子商量後決定養殖生豬。 萬事開頭難, 馬張賢和妻子拿著手裡僅有的3萬多元, 在鄉鎮府和幫扶隊幹部指導下, 通過爭取精准扶貧貸款5萬元, 又向親戚朋友借了些錢, 終於在2017年元月建起了生豬養殖場。

馬張賢是孟坪村貧困戶自力更生發展產業的一個典型。 起初幾個月, 生豬市場並不是很景氣, 這讓整個家庭變得更加拮据。 “幾十頭豬每天都要吃東西,

自己家的糧食遠遠不夠, 還得花錢買糧食, 那時候每頭豬喂出欄還不夠成本。 ”

今年, 馬張賢迎來了他的第一個“豐收年”, 養殖場逐漸走上正軌, 在他的帶動下, 孟坪村陳上社的獨居殘疾人馬銀軍也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跟著學習生豬養殖技術。 同時, 馬張賢還帶動了3個貧困戶計畫發展生豬養殖。 作為一個貧困村的“新農人”, 他希望能夠帶領村上更多的貧困戶依靠養殖實現脫貧致富。

(費霏 報導)

監製:燕海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