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疆帕米爾高原種植耐鹽蔬菜變成“致富利器”

日前, 在新疆帕米爾高原的鹽鹼地, 海南大學熱帶農林學院耐鹽作物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團隊, 經過不到半年的試驗, 成功種植出畝產3噸的耐鹽蔬菜, 不僅提高了鹽鹼地植被覆蓋度, 而且蔬菜還可以直接從土壤中吸收鹽分, 有利於土壤改良。

南疆是我國土地鹽鹼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為改變這一狀況, 近年來, 當地洗鹽排堿、填換客土, 但效果一直不明顯。 在不到半年的試驗中, 海南大學科研團隊成功種植出了畝產3噸的耐鹽蔬菜, 蔬菜大棚外是白茫茫的鹽鹼地, 而棚內卻是盎然綠意。 據海南大學熱帶農林學院教授江行玉介紹,

2017年6月, 他帶領科研團隊前往帕米爾高原實地取土配方, 有針對性地試種了6種耐鹽植物。 “這些耐鹽植物不僅可以提高鹽鹼地植被覆蓋度, 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 防止土壤返鹽, 而且還可直接從土壤中吸收鹽分, 脫鹽效果明顯。 ”他說。

江行玉表示, 下一步, 科研團隊還將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等實際情況, 在帕米爾高原地區進行推廣種植, 對當地鹽鹼地進行改良, 保護和改善當地脆弱的生態系統。 同時, 耐鹽蔬菜也許將會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利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