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神秘的奧爾特雲,太陽系訪客的來源地!

很少有“宇宙來客”能像彗星那樣使得人類對它既敬畏又恐慌。 特別是肉眼可見的哈雷彗星, 在猶太教法典上寫道“每70年出現一次的星星會讓船長們犯錯”。

1066年赫斯廷斯戰役之前哈雷彗星猶如厄運的徵兆出現在了天際, 1456年教皇卡利克斯特三世將其逐出了教會。

而現代科學對待彗星則採取了更多實證的觀點。 彗星是塵埃和冰的聚合體, 在大橢圓軌道上繞太陽運動。 當它們靠近太陽的時候, 由於太陽風的吹拂而形成了壯觀的彗尾。 現在我們甚至還知道它們發源自海王星軌道以外的柯伊伯帶。

但是這裡也存在著問題。 諸如1997年造訪地球的海爾-波普彗星, 它們難得會出現在我們的天空中。 因為它們的軌道非常長, 因此不可能來自柯伊伯帶。 許多天文學家對此的結論是, 我們已知的太陽系被一個巨大的、由冰質天體組成的暈所包圍, 這些天體是幾十億年前在巨行星的引力作用下被從太陽附近“驅逐”到這裡的。

拍攝於美國加州約書亞樹國家公園的海爾-波普彗星照片

這一片天空中的“荒漠”被稱為“奧爾特雲”, 用以紀念1950年第一個提出它的荷蘭天文學家簡·奧爾特(Jan Oort)。 這個包圍著太陽系的球形物質暈還從來沒有被觀測到過,

但是如果長週期彗星確實發源於此的話, 那麼奧爾特雲一定是非常巨大的, 它所延伸的範圍可以達到柯伊伯帶外邊界的大約1,000倍。 在這樣遙遠的距離上, 它不再會受到太陽系行星的影響, 相反銀河系和近鄰恒星對它的作用成為了主導。 奧爾特雲可能就存在於我們的太陽系向星際空間過渡的某個地方。

1991年出現的科胡特克彗星一開始被認為是起源於奧爾特雲的

不幸的是, 如果要在奧爾特雲中搜尋X行星的話, 那將是一個夢魘。 對於望遠鏡來說, 它太暗弱、太遙遠也太小了。 同樣不幸的是, 由此我們也錯過了通過統計和估算這些天體的大小來重建太陽誕生地並且一窺形成巨行星原始物質的機會。

到目前為止, 有關這些原初物質的資訊都來自彗星和最大的柯伊伯帶天體, 因為它們被認為具有類似的組成。 “這就像是"瞎子摸象", ”美國西南研究所的行星科學家哈爾·利維森(Hal Levison)說。

儘管如此, 但說不定在幾十年之後人們就能描繪出這頭“大象”的全貌了。 奧爾特雲中的天體會使得遙遠恒星變暗或者發生衍射。 雖然這些掩食所持續的時間只有幾分之一秒, 但是天文學家將採用已經用於柯伊伯帶天體上的技術來測量這些天體的大小和距離。 但地球大氣湍流造成的閃爍會使得地面上的望遠鏡無法探測到它們, 不過未來空間望遠鏡巡天應該可以發現大量的奧爾特雲天體。

除此之外還存在著其他的問題。

根據目前已知的長週期彗星的數目和軌道估計,奧爾特雲中含有千億個直徑大於1千米的天體,它們的總品質可以達到地球的幾倍。利維森說,這麼多的物質超出了目前的太陽系形成理論可解釋的範圍,這說明還需要對我們現有的模型進行細緻的檢查。

不過未來空間望遠鏡巡天應該可以發現大量的奧爾特雲天體。

除此之外還存在著其他的問題。

根據目前已知的長週期彗星的數目和軌道估計,奧爾特雲中含有千億個直徑大於1千米的天體,它們的總品質可以達到地球的幾倍。利維森說,這麼多的物質超出了目前的太陽系形成理論可解釋的範圍,這說明還需要對我們現有的模型進行細緻的檢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