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當年的東安小嘎崽提火盆上學,你知道嗎?

近日由於雨雪冰凍天氣, 教育局下文, 學校終止期末考試, 提前放假, 網友吐槽:我們不一樣, 真的太不一樣了!不由想起了小時候我們提火盆上學的日子。

我們那個時候的冬天比現在要冷多了, 而且基本上每年都可以看見雪, 那時的教室裡如冰窖一樣, 屋簷瓦琵下的冰溜子有一二尺長, 我們上學抵禦寒冬只有一個辦法——自備火盆。 家裡條件好的的同學提著祖上留下的生鐵火盆,

條件差的便是找一個廢棄的小瓷盆或者小鐵桶之類的器皿, 在邊上鑽上三兩個眼兒, 然後用鐵絲拴起來, 墊些火絲灰做個"新式火盆"。

兒時的我們說是烤火, 更多的是玩火吧。 那個時候都是我們自己生火, 一般不麻煩大人;早晨我們會提前起床生火, 待煙少焰小的時候再提上去學校, 邊走邊提著火盆在空中朝一個方向轉圈圈, 刹那間, 空中就形成了一個紅色的火圈, 這時候, 後面總會緊跟一群羡慕的同學, 還沒停下來, 就蜂擁過來烤火。

有的夥伴起床遲了沒來得及生火, 會在火盆上放上柴火跑到學校操場空地上點火。

教室裡的火盆多數是無煙的,但每天總有少數還在冒煙,這就苦了講課的老師,因為學生坐著,老師站著,煙總是往上走,一般我們的老師都會忍著,到確實難以忍耐的時候,老師會皺著眉頭,擦著眼說:"×××把火盆提出去"。

每到課間十分鐘,提火盆的同學就像是比賽一樣,一個個都紛紛將自己的火盆在教室外邊的空蕩處甩起來,火盆甩起就如同雜技裡的火流星一樣,有的甚至還將火盆在空中變著花樣左右交叉……好險又好看,有時甩完落地的時候也會不穩,把火盆裡的柴火散落一地;那時候還會從家裡拿糍粑放火盆上烤著吃的,紅薯、芋頭……埋在火絲裡煨著吃。

好動的男孩子總喜歡用指頭撥弄幾下火灰,加上幾根小柴,每天整得手黑、嘴黑、鼻子黑,灰頭灰臉,有的棉襖袖子燒著了,有的棉鞋底子燒個洞;

那個時候我們禦寒的衣服都是粗布衣,解放鞋,布鞋,多數人手上、腳上、臉上的凍瘡紅裡透黑,晚上睡覺前,父母用麻杆煨水燙,用蘿蔔片燒燙來擦,如此反復多次,雖說有效,那凍瘡卻總是要等到來年二三個月才會消失。

幾十年過去了,許多兒時的事情都不記得了,現在的小孩子再也沒人提火盆上學,也更沒有了昔日裡危險的玩火遊戲,但那些年的火盆永遠是我們這代人磨滅不了的記憶。

教室裡的火盆多數是無煙的,但每天總有少數還在冒煙,這就苦了講課的老師,因為學生坐著,老師站著,煙總是往上走,一般我們的老師都會忍著,到確實難以忍耐的時候,老師會皺著眉頭,擦著眼說:"×××把火盆提出去"。

每到課間十分鐘,提火盆的同學就像是比賽一樣,一個個都紛紛將自己的火盆在教室外邊的空蕩處甩起來,火盆甩起就如同雜技裡的火流星一樣,有的甚至還將火盆在空中變著花樣左右交叉……好險又好看,有時甩完落地的時候也會不穩,把火盆裡的柴火散落一地;那時候還會從家裡拿糍粑放火盆上烤著吃的,紅薯、芋頭……埋在火絲裡煨著吃。

好動的男孩子總喜歡用指頭撥弄幾下火灰,加上幾根小柴,每天整得手黑、嘴黑、鼻子黑,灰頭灰臉,有的棉襖袖子燒著了,有的棉鞋底子燒個洞;

那個時候我們禦寒的衣服都是粗布衣,解放鞋,布鞋,多數人手上、腳上、臉上的凍瘡紅裡透黑,晚上睡覺前,父母用麻杆煨水燙,用蘿蔔片燒燙來擦,如此反復多次,雖說有效,那凍瘡卻總是要等到來年二三個月才會消失。

幾十年過去了,許多兒時的事情都不記得了,現在的小孩子再也沒人提火盆上學,也更沒有了昔日裡危險的玩火遊戲,但那些年的火盆永遠是我們這代人磨滅不了的記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