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津文玩市場如何辭冬迎春?挖掘文化內涵才有出路

原標題:文玩市場如何辭冬迎春?

天津的積雪日漸消退, 而津門文玩市場顯然還在冰雪中。 這週四又逢瀋陽道古物市場每週例行的大集, 可往日裡摩肩接踵的情形並未出現。 難道是天氣寒冷打消了人們的熱情?一番走訪才知, 文玩市場之“冷”早已和天氣無關。

古玩城遇冷

2017年, 古玩城、文玩集一冷再冷。 北京潘家園、天津瀋陽道、山東水落坡鎮等圈內聞名的市場都日漸消沉, 有的地方甚至連週末的時候都是“店員比顧客還多”。

曾幾何時, 天津瀋陽道和鼓樓的週四大集, 賣家感慨“攤位難求”, 買家感慨“根本擠不動”。

如今, “老牌兒”的瀋陽道也不再人擠人, 上午11點剛過, 就有商家撤攤兒了;再轉到不遠處的鼓樓天街露天市場, 人來人往間, 一位擺攤商家邊搓手取暖邊感歎道, 客流量還行, 就是買的人太少啊。

“文玩市場從2013年開始上升, 那時候很多商戶都是群體式地來簽合同。 ”天街古玩城綜合部相關負責人周慧琴說, “到了2016年, 就開始走下坡路。 現在, 一些店鋪位置不好的商家, 合同還沒到期就撤場了。 全國的古玩城我們也走訪了很多處, 幾乎都是退租潮。 ”

從“虛火過旺”到回歸理性

從“菜市場裡都賣文玩”, 到古玩城撤場、關張屢見不鮮;從星月菩提幾百上千元一條, 到暴跌至幾十元一條, 這兩年時間, 文玩市場何以變化如此之大?在天津市收藏家協會副秘書長姜春星等幾位業內人士看來,

文玩市場的低迷原因是多方面的:過度的炒作使得市場虛火過旺, 甚至出現病態, 即便是贗品、次品也有人接盤, 一些投機者趁著市場火爆進場撈錢, 可是當市場退潮、資本退潮, 勢必出現斷崖式的下跌;市面上的各類商品魚龍混雜, 不良商家不斷升級造假技術, 所購之物真假難辨, 抑制了那些真正喜愛、有需求的群體持續消費;曾經以“地攤撿漏一夜暴富”“一對兒核桃換一輛豪車”為宣傳“標杆”的文玩收藏市場, 不論商家還是買家, 也到了該回歸理性的時候, 如今大家更看重稀缺性、渴求真品, 一些有實力的買家也開始從地攤、古玩城轉向有口碑的大拍賣行……

挖掘文化內涵才有出路

市場在逐漸成熟中不斷洗牌已成必然。 面對洗牌大潮, 商家也在轉型求變。 2018年的腳步剛剛邁進, 涉足綠松石行業十餘年的程鵬開啟了又一輪“上新”。 市場不住地轉向沉寂, 程鵬也不停地思考和探索, 與其他行業跨界合作、文玩珠寶私人定制等等, 都是他在積極拓展的專案。 “很長時間以來, 人們更多注重的是文玩的經濟價值, 可它的傳統意義──文化價值、文化內涵反而被忽略了。 這些被忽略的卻是我們應該通過產品努力發掘的。 ”程鵬說。

從古至今, 文玩、收藏被視為帶有文雅氣息的雅好, 也是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 回歸、挖掘其文化內涵屬性, 是幾位元業內人士一致認同的市場今後發展方向。 他們認為,

中華兒女對傳統文化有與生俱來的情結, 現在喜愛文玩、喜愛收藏的人越來越多, 並且逐步年輕化。 不景氣是優勝劣汰的過程, 並不代表文玩市場會一蹶不振。 對於經營者來說, 更要回歸理性, 發展具有文化內涵的文玩收藏, 進而找到賣點、找到正確的出路。

(責編:張靜淇、魏炳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