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沈欣委員: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 建設現代都市型農業

視頻:崔新耀

人民網天津1月26日電 (唐玉潔)1月24日, 天津市政協委員、市農委黨委書記、主任沈欣在接受本網採訪時表示, 今年天津將繼續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主線, 深化推進美麗村莊建設, 加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建設現代都市型農業。

天津市政協委員、市農委黨委書記、主任沈欣 (崔新耀/攝)

“今年, 我們將以‘六化’‘六有’為內容, 建成150個美麗村莊, 改善困難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水準, 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廁所革命’‘四好農村路’等重要指示精神。 ”沈欣表示, 2018年, 天津要新建324個村的汙水處理設施, 實現村莊生活污水的達標排放。 同時, 繼續指導推動涉農區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鎮運”環節工作, 確保村莊一年四季乾乾淨淨。

“建設現代都市型農業, 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加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通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促進農業產業振興, 品質興農、綠色興農, 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產業體系和經營體系, 提高都市型農業現代化水準。 ”沈欣介紹說, 一是抓龍頭, 抓產業化龍頭, 支援龍頭產業做大做強, 同時聯農帶農, 全面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安全水準, 打造品牌, 通過品牌的創建, 倒逼農業依標生產。 二是建園區, 以設施化、集約化、綠色化為主要內容, 高標準啟動甯河區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 建設10個中以農業示範園區, 建設100個規模化規範化設施示範園區, 建設10個綠色、迴圈畜產品生產基地, 建設10個工程化池塘養殖示範區。 三是擴基地, 加快農業規模化、規範化發展, 優化農作物品種品質和區域佈局, 劃定、落實170萬畝國家糧食生產功能區和40萬畝保障型基本菜田劃定工作,
呈現“三區五帶”的蔬菜產業格局, 提升改造20萬畝林木種苗基地。 四是強科技, 積極與“四校兩院”開展合作, 培育生物農業和現代種業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加快建設水產、蔬菜等6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繼續實施“三網聯動”工程, 開展智慧農業行動計畫, 構建現代的農業生產、流通和服務方式;通過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為農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五是增效益, 增加農業生態效益、產出效益, 提高土地產出率, 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同時, 增加農業產業鏈效益, 加快構築“串一接二連三”的農業全產業鏈, 豐富鄉村旅遊業態和產品, 使休閒農業綜合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加快農產品品牌化發展,
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 到2020年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增加值比達到2.8:1。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 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 起跑決定全程”, 沈欣表示, “我們要認真做好規劃, 分出年度目標, 確保鄉村振興戰略在天津得到全面落實, 為天津全面建成高品質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

(責編:唐玉潔、魏炳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