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世界生命科學重大突破!兩隻克隆猴在中國誕生(圖)

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平臺育嬰室的恒溫箱裡(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提供)

中新網北京1月25日電 (記者 張素)全球頂尖學術期刊《細胞》25日線上發表了中國科學家的一項成果:成功培育全球首個體細胞克隆猴。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慧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裡已有兩個體細胞克隆猴, 分別是2017年11月27日誕生的“中中”和同年12月5日誕生的“華華”。

科學家們在2000年成功克隆靈長類動物。 當時, 美國俄勒岡地區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將107個猴胚胎分裂成368個猴胚胎, 名為“Tetra”的克隆猴在胚胎分裂157天后幸運降生。

不過,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孫強率領的團隊攻克的是體細胞克隆世界難題。 這種克隆方法與知名的克隆羊“多莉”的克隆方法類似。

孫強說,

在“多莉”誕生以後, 馬、牛、兔、貓、狗、駱駝等哺乳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相繼成功, 但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未被攻克。 體細胞克隆猴的重要性在於, 能夠在一年內產生大批遺傳背景相同、可以類比人類疾病的模型猴。

孫強進一步解釋, 使用體細胞在體外有效地做基因編輯, 準確篩選基因型相同的體細胞, 再用核移植方法產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大批胚胎, 用母猴載體懷孕出生一批基因編輯和遺傳背景相同的猴群。 製作這些腦疾病模型猴, 將為腦疾病機理研究、干預、診治帶來光明前景, 特別是促進針對阿爾茨海默症、自閉症等腦疾病, 以及免疫缺陷、腫瘤、代謝性疾病的新藥研發進程。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受訪時評價,

此次突破實現了領跑和彎道超車等目標, 標誌著中國將率先開啟以體細胞克隆後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時代。 (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