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居成都著名女作家朋友圈“曬”家信 引羡慕和感動

裘山山父母和他們的書信。

3月14日,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現居成都的著名女作家裘山山處獲悉, 她剛剛完成一部20萬字的書稿, 以自己在過去幾十年與父母的500多封家信為核心, 並加上自己的回顧和解讀, 書名就叫《家書》, 預計在2017年年底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朋友圈“曬”家信

引羡慕和感動

裘山山的父親于2013年8月去世。 兩年後, 她和家人在整理父親遺物時,

在一個很舊的樟木箱裡, 發現了滿滿一箱信件。 “這些信件用報紙包著, 細繩子捆著, 上面貼著小紙條, 注明了是誰的信, 哪一年到哪一年。 全都是父親的筆跡。 當我們看到這樣滿滿一箱信件時, 內心還是被震撼了, 很感動, 也很悲傷。 尤其是我, 自當兵後, 一直沒和父母在一起,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 全靠寫信。 因此信特別多, 粗略數了一下, 有五百多封(510封)。 ”

裘山山即刻拍了幾張老信件的照片, 發在朋友圈, 引起了很大反響。 “幾乎所有的朋友都被深深感動了。 有的說, 他的父母也為他保留了早年的信件, 只是沒我那麼多;有的說, 很遺憾自己的父母不會寫信, 從來沒有收到過父母的信, 很羡慕我;還有的說, 幾乎沒有和父母分開過,

所以沒有書信往來。 更多的朋友說, 這些信太珍貴了, 你應該整理出來, 寫本書。 ”

最終, 在出版社的鼓動下, 原本沒有這個念頭的裘山山, 決定開始整理父母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寫給她的信。

家信藏著成長腳步

也是時代縮影

裘山山說, 自己的父親是一名鐵道兵, “鐵路修到哪裡, 他就走到哪裡”。 母親是省報編輯, 各有事業, 兩人長時間聚少離多。 裘山山說, “我們這個家總是分離, 分離。 ”最極端的時候, 爸爸、媽媽、姐姐與妹妹, 一家四口分在四個地方。 於是, 寫信成了一家人非常頻繁的資訊、情感交談方式。 “我們的家不是在某一個地方, 而是在信上, 在途中……”

在整理家信的過程中, 裘山山說, 她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成長腳印, 一步步, 還算是踏踏實實的走來。

更多的, 是體味到了父母的培養教育之恩。 青年時期, 一直是在父母的關愛支持下成長的。 同時, 也一一回想起了和我一起成長的人, 回想起了那些曾經愛護我, 包容我的人。 算是一個時代在一個小小家庭裡的縮影, 是漫長的生命河流的流痕。 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回顧。 更重要的是, 我可以以此, 來紀念我的父親, 感恩我的母親。

手寫信少了“很遺憾”

希望別消失太快

書信, 歷來是人們流露真情的方寸之地。 家人之間, 通過家信能夠淋漓暢快地表達真切的關愛;情人之間, 有時候當面無法表述的情感, 通過書信就能夠向對方表達出口語無法傳遞的細膩、動人的情感。 當人們在電視上津津有味地聆聽一封書信時,

他們聆聽的是什麼?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實習生 侯晨曦

原標題:女作家裘山山整理 500多封與父母的“兩地書”凝結成一部《家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