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六)——打造職教福建模式 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點擊上方“公眾號”可以訂閱哦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黎明職業大學入選全國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福州職業技術學院入選全國“雙創”教育改革示範校(全國24所高職)。

——打造大賽品牌。 建立省、市、校三級競賽制度, 省賽設133個賽項, 基本覆蓋所有專業;全省共有15.3萬名學生參加各級競賽, 形成人人參與、以賽促教的良好氛圍。 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我省獲獎數排名全國第6名, 比去年上升2位;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獲獎數量排在全國第2位元、福建資訊職業技術學院排在第4位。 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資訊化教學大賽,

我省獲獎數量是去年的1.8倍, 榮獲最佳組織獎(全國僅8個)。 2017年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全國決賽, 我省獲得4金(占總獎項的一半)2銀, 排名全國第1。

福建資訊職業技術學院在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得佳績

亮點五:扶貧攻堅更加精准

——舉辦精准扶貧班。

聯合省扶貧辦、南平市政府舉辦精准扶貧委培班, 定向招收88名貧困家庭成員, 免除學費、提供生活補助, 並保證就業, 實現“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

——深化閩寧合作。 在全國率先出臺閩寧協作實施方案, 安排28所職業院校“一對一”對口幫扶寧夏職業院校, 2017年派出212名教師、幹部到寧夏幫扶, 接收255名寧夏教師、幹部掛職交流, 聯合招收852名寧夏中職學生。

20所閩甯高職院校校長在福建簽訂結對幫扶協議

——推進東西協作。 與西藏昌都市、新疆昌吉州簽訂《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畫落實協議書》。

亮點六:終身教育實現突破

——大力發展老年教育。 牽頭起草《福建省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7-2020年)》, 經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 理順老年教育管理的體制機制, 在經費投入、高校老年大學、老年開放(互聯網)大學等方面率先在全國實現突破。

——加快發展社區教育。 聯合省直十部門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社區教育的實施意見》, 有5人入選全國百姓學習之星, 10個入圍全國終身學習品牌項目。

——提升繼續教育品質。

印發《關於完善繼續教育體系提升繼續教育品質的若干意見》。 為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 實施繼續教育“3+1”品質工程, 遴選26個社區教育示範基地、48個社區教育特色品牌、26個繼續教育示範教學點、128門優質網路課程;開展終身教育學分銀行試點工作。

2018年, 職成處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要有新氣象, 更要有新作為”的指示精神, 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 精心謀劃福建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奮進之筆。

補齊事業發展短板

做強中職, 確保中職學校100%達標, 探索組建廳屬中職學校聯盟。 做優高職, 對接教育部“特高”計畫, 爭取一批院校和專業進入“國家隊”, 增強顯示度。 做大培訓, 推動職業院校主動開展面向一線職工、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農村轉移勞動力等群體的職業培訓。

做精資源, 加快職業院校數位校園、資訊化資源建設, 提升資訊化運用能力。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健全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 將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完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 制定我省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

提升服務發展能力

主動融入國家戰略, 對接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 強化人才的有效供給和適度超前儲備。 主動融入區域經濟, 優化職業教育佈局, 引導職業教育資源逐步向產業和人口集聚區集中。 主動融入產業發展, 加快建立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

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

推進終身教育辦學體系建設,設立省終身教育服務中心,加強對全省終身教育工作研究、管理和服務。開展城鄉社區老年學校、老年開放大學、社區教育示範基地、學習活動團隊等專案建設。加強隊伍建設,開展社區教育和老年教育校長、教師、管理人員和志願者培訓。提升繼續教育辦學品質,大力發展非學歷繼續教育,推進福建開放大學建設,啟動“學分銀行”試點工作,推進“開放教育二元制”改革試點工作和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計畫。

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

推進終身教育辦學體系建設,設立省終身教育服務中心,加強對全省終身教育工作研究、管理和服務。開展城鄉社區老年學校、老年開放大學、社區教育示範基地、學習活動團隊等專案建設。加強隊伍建設,開展社區教育和老年教育校長、教師、管理人員和志願者培訓。提升繼續教育辦學品質,大力發展非學歷繼續教育,推進福建開放大學建設,啟動“學分銀行”試點工作,推進“開放教育二元制”改革試點工作和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計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