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網路媒體走轉改」心系群眾疾苦 肩扛扶貧重任

——訪平魯區張家窯村第一書記郝文聖

不管嚴寒還是酷暑, 在平魯區高石莊鄉張家窯村, 時常有一個身影在村頭巷尾, 噓寒問暖, 幫扶解困。 這個身影, 腳走田間小路, 肩扛群眾疾苦, 腦裝扶貧思路, 胸懷為民情結。 村民們都喜歡和他打招呼, 他就是駐村“第一書記”郝文聖。 而在郝文聖的工作日志上, 滿滿當當記載著助力張家窯村脫貧攻堅的動人篇章。 1月24日, 記者來到平魯區高石莊鄉張家窯村對郝文聖進行了採訪。

為貧困戶登記造冊

與村幹部埋頭工作

與村民研究困難

張家窯村位於平魯區高石莊鄉中部, 地處偏遠山區, 距離縣城80公里, 村行政面積12900畝, 全村總戶數146戶, 總人口400人, 黨員12名。 該村交通不便, 土地瘠薄, 村民以種植蓧麥、胡麻等小雜糧為主,

生產生活基礎設施落後, 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脫貧致富也成了這個村村民的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 郝文聖以張家窯村“第一書記”上任後, 進村入戶精准識別,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引進產業精准幫扶, 幫助群眾精准脫貧, 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張家窯村的扶貧工作中。

問診把脈找窮根

郝文聖到任後首先思考的是, 什麼原因導致張家窯村貧困。 帶著這個問題, 他深入田間地頭與百姓交朋友, 與他們面對面交談, 瞭解農業生產情況、農民家庭收入來源情況、村民的當急困難和長久期盼。 同村幹部一道走訪全村的貧困戶, 逐一瞭解家庭狀況和致貧原因, 講解扶貧政策, 瞭解他們對於脫貧致富的想法和意願。

通過逐戶摸底掌握貧困狀況、梳理農戶收入來源、分析研究致貧原因、排摸查找幫扶需求等, 郝文聖對張家窯村的情況做到了心中有數, 全村扶貧攻堅計畫也在他腦中逐漸清晰。

對症下藥拔窮根

“通過什麼方法阻斷貧困延續”, 帶著這個問題, 郝文聖積極與村兩委溝通協商, 制定了“短期解決老百姓眼下困難, 特別是貧困戶家庭, 長期建設村集體造血機能”的幫扶工作思路。

針對張家窯村的實際情況, 郝文聖認真謀劃, 首先為村民整治了窯院面貌, 經過兩個月緊張有序的施工, 現已完成村民窯院加固美化244間, 村民門窗置換92戶, 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 有效美化了村容村貌, 提升了村民的滿意度, 為張家窯村脫貧致富奠定了基礎。

與村民深入交流

為了更好發揮黨支部組織、動員、宣傳服務黨員的作用, 郝文聖爭取了9.4萬元資金, 擴建了一處135平方米的黨員活動室, 增添了必要的辦公設備和文化活動器材, 黨員和當地群眾都願意到這裡坐一坐, 聊一聊, 統一了思想, 凝聚了共識,鼓舞了幹勁。“小郝來了之後,村裡大變了樣” 、“這後生工作思路清晰,有魄力,有擔當”…郝文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村民的讚賞。

此外,郝文聖給張家窯村全村25位村民辦理了農村低保,並組織312位元村民參加了農村醫保。同時結合精准扶貧工作,分別採取政策幫扶、社會幫扶、緊急救助等多種方式進行幫扶,將幫扶物件的致貧原因、脫貧措施、工作進展做成動態台賬,並一一制定相應的幫扶措施,為村民致富找對了路子,贏得了村民的讚揚。

脫貧致富奔小康

傳統農業是張家窯村的主導產業,廣種薄收,靠天吃飯,是村民的真實寫照,再加上城鎮化影響,大批青壯勞動力外流。郝文聖對此深刻認識到,如果僅靠傳統農業,張家窯村農民很難富起來,必須培育新的主導產業,增強村民致富的內生動力,才能過上好日子。於是,郝文聖帶領村兩委積極引進風力發電與光伏扶貧產業,使張家窯村也有了可持續的發展產業,幫助村民致富。

經過兩年的努力,2017年底,張家窯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收入已達到小康標準,完成了國家扶貧攻堅的任務指標,實現了貧困戶與全國其他百姓一道邁入小康大道,這無疑是對脫貧攻堅任務完成的最好詮釋。

引進光伏扶貧產業

看見一個個貧困戶脫掉了貧困的“帽子”,郝文聖十分欣慰。上任之前,他說印象中的扶貧更多的是進行“修路、建廣場、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但是,上任之後才發現扶貧遠沒有那麼簡單。“除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外,要重視精准扶貧,做到精准識貧、因戶施策。還要重視產業扶貧,真正帶動貧困戶找到長遠的脫貧措施。”郝文聖說到。他還告訴記者,下一步,將結合村裡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農業技術培訓,瞭解村民的養殖意願,激發村民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己“動”起來,讓村民從源頭上富起來。

貧困戶脫貧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郝文聖的所作所為彰顯了一個共產黨員、第一書記躬身基層為民服務的政治本色和青春風采,張家窯村這個地處大山深處的小山村,也必將以新的風貌展現在世人面前。我們也堅信,張家窯村的鄉親們,未來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商務合作、技術支持:15513331202

凝聚了共識,鼓舞了幹勁。“小郝來了之後,村裡大變了樣” 、“這後生工作思路清晰,有魄力,有擔當”…郝文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村民的讚賞。

此外,郝文聖給張家窯村全村25位村民辦理了農村低保,並組織312位元村民參加了農村醫保。同時結合精准扶貧工作,分別採取政策幫扶、社會幫扶、緊急救助等多種方式進行幫扶,將幫扶物件的致貧原因、脫貧措施、工作進展做成動態台賬,並一一制定相應的幫扶措施,為村民致富找對了路子,贏得了村民的讚揚。

脫貧致富奔小康

傳統農業是張家窯村的主導產業,廣種薄收,靠天吃飯,是村民的真實寫照,再加上城鎮化影響,大批青壯勞動力外流。郝文聖對此深刻認識到,如果僅靠傳統農業,張家窯村農民很難富起來,必須培育新的主導產業,增強村民致富的內生動力,才能過上好日子。於是,郝文聖帶領村兩委積極引進風力發電與光伏扶貧產業,使張家窯村也有了可持續的發展產業,幫助村民致富。

經過兩年的努力,2017年底,張家窯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收入已達到小康標準,完成了國家扶貧攻堅的任務指標,實現了貧困戶與全國其他百姓一道邁入小康大道,這無疑是對脫貧攻堅任務完成的最好詮釋。

引進光伏扶貧產業

看見一個個貧困戶脫掉了貧困的“帽子”,郝文聖十分欣慰。上任之前,他說印象中的扶貧更多的是進行“修路、建廣場、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但是,上任之後才發現扶貧遠沒有那麼簡單。“除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外,要重視精准扶貧,做到精准識貧、因戶施策。還要重視產業扶貧,真正帶動貧困戶找到長遠的脫貧措施。”郝文聖說到。他還告訴記者,下一步,將結合村裡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農業技術培訓,瞭解村民的養殖意願,激發村民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己“動”起來,讓村民從源頭上富起來。

貧困戶脫貧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郝文聖的所作所為彰顯了一個共產黨員、第一書記躬身基層為民服務的政治本色和青春風采,張家窯村這個地處大山深處的小山村,也必將以新的風貌展現在世人面前。我們也堅信,張家窯村的鄉親們,未來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商務合作、技術支持:15513331202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