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談骨論筋|廣東省名中醫林定坤:量身配枕,終身伴侶選擇需慎重

本專欄由廣東省名中醫、首屆“廣東好醫生”稱號獲得者、中央保健會診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大骨科主任林定坤教授指導, 歡迎持續關注!

上一期從劉先生的案例中瞭解到, 頸椎病的治療需要貫徹“治養一體化”的理念, 將林定坤主任的“挺腰端坐, 量身配枕, 防寒保暖, 導引練功”四大理念融入到生活當中。 這一期開始“談骨論筋”專欄將分別就這四大理念做一個細緻的介紹。

人的一生有近1/3的時間是在睡眠當中度過的, 枕頭在頸椎的日常養護和頸椎病的康復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承托頭頸部, 維持頸椎曲度, 保持頸椎的穩定性, 同時讓我們頸部的肌肉、韌帶、椎間盤還有小關節等均能及時得到休息。 因此枕頭也成為了一生中陪伴你時間最長的、最重要“伴侶”。 但是對於這個“終身伴侶”的選擇, 卻並不簡單。

臨床上我們遇到許多人提出的問題:我的體型比較瘦小,

許多枕頭對我來說都太高了, 我只能不用枕頭才舒服;我的體型太健壯了, 普通的枕頭不是太矮就是太軟, 基本找不到合適的;前段時間我女兒去泰國旅遊, 買了個枕頭給我, 睡了幾天之後就開始脖子痛、手痛了。 我們到底該如何選用枕頭呢?

四維調節, 量身配枕個性訂制

林定坤主任帶領團隊經過十年的研究, 提出“量身配枕”的理念, 並將其理念細化為高度、角度、大小、承托力四個維度, 對不同人群的年齡、體型、疾病狀態、用枕目的等進行綜合考慮, 配置個性化的枕頭。

四維康護養枕專利

各類型五花八門的枕頭, 形態各異, 怎麼樣才能選擇到合適自己的枕頭呢?總體來說, 我們遵循以下幾個原則:首先, 頸部不能懸空:枕頭高度要達到背部厚度, 即頭部與背部靠牆, 頸椎到牆的距離;其次, 側睡時枕頭高度要等於肩寬(耳朵到肩膀外緣的距離), 應使頭、頸、身體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肩寬與背厚的測量

若枕頭過低, 甚至不用枕頭, 頸部在睡眠時就會過度後仰, 或是側臥時掉向一邊, 使我們頸部的肌肉和韌帶得不到放鬆就會出現緊張, 最後使頸椎小關節扭錯而出現落枕。 同理, 過高的枕頭, 亦不可取。 高枕時, 頸部呈過度前屈狀態, 時間一久, 除了引起頸椎後方肌肉群與韌帶的勞損之外, 還會破壞頸椎的自然生理形態, 出現頸椎生理彎曲變直甚至反屈, 加速頸椎的退變。

我們常看到很多人睡了一覺之後, 第二天早上起來突然就落枕了, 這與枕頭高度不合適有很大關係。 當然這裡的過低或過高都是相對而言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合適高度, 只有合適的枕頭才能使我們頸椎在睡眠中得到充分的放鬆和保護。

枕頭高度不夠,頸椎體位歪曲

第三,枕頭寬度一般頭部兩側均超過15cm為宜,尤其對於肩膀較寬、體格較大的、又喜側臥的人群來說,足夠的寬度能保證在翻身的過程中依舊保持足夠的承托,而不至於以翻身就超出枕頭範圍;

最後,軟硬度要適中:即我們所說的承托力要適合,太軟的枕頭承托力不足,將會使枕頭的實際高度不足;太硬的枕頭承托力雖然夠,但是一方面彈性小,可能實際高度會超出我們所需,另一方面過硬的材料對頸部肌肉的壓力較大,不利於頸部的放鬆。

這四個原則是選用枕頭的通用原則,在這個前提下,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也還有具體的“講究”。

年齡不同,用枕角度隨之變化

對於健康人群(沒有頸椎病或僅僅有輕微頸肩部酸痛),一般我們以45歲作為分界線。45歲以前,頸部整體的肌肉、骨骼、關節等結構退變較輕,柔韌性好,可塑性強。因此我們選擇枕頭的目標是保持或重建這一人群頸椎的生理曲度,重建頸椎的生物力平衡,使頸椎甚至脊柱整體的穩定性增高,減緩頸椎的退變,因此建議使用波浪形枕頭。

45歲以後,頸部整體的肌肉、骨骼、關節等結構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變,曲度消失,增生明顯,柔韌性變差。對這部分人群我們選擇枕頭的目標是順應其頸椎現有的生理曲度,保證頸部承托力,保持頸椎穩定,避免進行曲度的調整,建議使用蝴蝶型枕頭。

因為中老年人的頸椎退變比較嚴重,如椎間盤突出、黃韌帶肥厚等,甚至脊髓、神經的受壓。但大部分人由於是緩慢的退變,頸椎、脊髓、神經都存在一定的耐受性,因此平素生活中並不發病,但若是刻意的讓他們恢復生理曲度,反而會打破其穩定性,導致頸椎病的發生。這類例子每年都能見到非常多。

年齡不一,選枕的目標和方法不一樣。但是這裡提到的45歲其實更精確的說,應該是指“頸椎年齡”,因此對於處在這個年齡段的人群,不妨通過專業的醫務人員為你的頸椎進行“體檢”,評價到底適合哪種枕頭。

體型相異,用枕亦需個性訂制

除了年齡外,體型及睡眠習慣也是影響我們選枕的關鍵因素。舉例來說,對於體格健壯,背部較為豐厚的,往往平臥時需要更高一些的枕頭以更好的承托頭頸部;對於較為消瘦,但是肩膀較寬的人,平臥則不需要太高,適宜即可,但側臥時則需要採用高一些的枕頭以保持足夠的承托;對於喜愛的平臥睡眠的,量身時更多考慮的是背厚的因素,保持平臥支撐力,側臥則以保持頸部穩定為主;對於喜歡側臥睡眠的,量身時則偏重考慮側臥時的支撐,兼顧考慮平臥時的高度(避免過高);等等。

因此現在常見的選枕頭的方法,如“一個拳頭高”、“15-20cm”等等,均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方法,對許多情況沒有考慮。最好便是通過專業的人員,測量肩寬背厚,綜合考慮之後進行個性化的選擇。

對於患有頸椎病的人群來說,量身配枕更為重要,選擇正確的、合適的枕頭,對於疾病的康復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為頸椎病的人群選用合適的枕頭,且看下回分解!

頸椎病診療中心簡介

頸椎病診療中心,是廣東省中醫院重點推出的全國第一家以頸椎病為研究專病的診療中心。該中心集臨床、科研、教學為一體,配備高水準脊柱專科人才梯隊,在傳承嶺南傷科老一輩專家經驗的基礎上,在大骨科主任林定坤教授的帶領下,深入挖掘中醫寶庫,融中西醫學的辨病與辨證為一體,以中醫的筋骨辨證為核心,注重整體觀念的落實,使診斷精准化。治療方法以傳統中醫療法為主,集手法、針灸、牽引、護養等於一體,針對靶點形成精確、優化的治療方案。針對頸椎病引起的頸痛、頭暈頭痛、四肢麻痹乏力等,具有起效快、效果好的優點,收穫了大量臨床患者的好評。中心擁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同時與國際接軌,緊跟現代醫學發展,開展頸椎前後路減壓固定手術、經皮全內鏡下頸椎微創Key-hole手術等先進手術,手術水準位居國內領先水準。中心還與北醫三院、重慶新橋醫院、上海龍華醫院和曙光醫院等國內一流醫院長年合作交流。

本中心採用“診療一體化”及“治養一體化”兩種模式相結合,充分體現了治療與養護結合、精准診斷與精心治療結合、辯證論治與優化方案結合、線下就診與線上隨訪結合。中心的醫師團隊更專業,診療流程更規範,疾病效果更有保障,更能體現廣東省中醫院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 侯宇

編輯:查冠琳

責編:宋莉萍

廣東省中醫院開通“患者滿意度調查小程式”,歡迎您對我們的服務進行評價。

枕頭高度不夠,頸椎體位歪曲

第三,枕頭寬度一般頭部兩側均超過15cm為宜,尤其對於肩膀較寬、體格較大的、又喜側臥的人群來說,足夠的寬度能保證在翻身的過程中依舊保持足夠的承托,而不至於以翻身就超出枕頭範圍;

最後,軟硬度要適中:即我們所說的承托力要適合,太軟的枕頭承托力不足,將會使枕頭的實際高度不足;太硬的枕頭承托力雖然夠,但是一方面彈性小,可能實際高度會超出我們所需,另一方面過硬的材料對頸部肌肉的壓力較大,不利於頸部的放鬆。

這四個原則是選用枕頭的通用原則,在這個前提下,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也還有具體的“講究”。

年齡不同,用枕角度隨之變化

對於健康人群(沒有頸椎病或僅僅有輕微頸肩部酸痛),一般我們以45歲作為分界線。45歲以前,頸部整體的肌肉、骨骼、關節等結構退變較輕,柔韌性好,可塑性強。因此我們選擇枕頭的目標是保持或重建這一人群頸椎的生理曲度,重建頸椎的生物力平衡,使頸椎甚至脊柱整體的穩定性增高,減緩頸椎的退變,因此建議使用波浪形枕頭。

45歲以後,頸部整體的肌肉、骨骼、關節等結構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變,曲度消失,增生明顯,柔韌性變差。對這部分人群我們選擇枕頭的目標是順應其頸椎現有的生理曲度,保證頸部承托力,保持頸椎穩定,避免進行曲度的調整,建議使用蝴蝶型枕頭。

因為中老年人的頸椎退變比較嚴重,如椎間盤突出、黃韌帶肥厚等,甚至脊髓、神經的受壓。但大部分人由於是緩慢的退變,頸椎、脊髓、神經都存在一定的耐受性,因此平素生活中並不發病,但若是刻意的讓他們恢復生理曲度,反而會打破其穩定性,導致頸椎病的發生。這類例子每年都能見到非常多。

年齡不一,選枕的目標和方法不一樣。但是這裡提到的45歲其實更精確的說,應該是指“頸椎年齡”,因此對於處在這個年齡段的人群,不妨通過專業的醫務人員為你的頸椎進行“體檢”,評價到底適合哪種枕頭。

體型相異,用枕亦需個性訂制

除了年齡外,體型及睡眠習慣也是影響我們選枕的關鍵因素。舉例來說,對於體格健壯,背部較為豐厚的,往往平臥時需要更高一些的枕頭以更好的承托頭頸部;對於較為消瘦,但是肩膀較寬的人,平臥則不需要太高,適宜即可,但側臥時則需要採用高一些的枕頭以保持足夠的承托;對於喜愛的平臥睡眠的,量身時更多考慮的是背厚的因素,保持平臥支撐力,側臥則以保持頸部穩定為主;對於喜歡側臥睡眠的,量身時則偏重考慮側臥時的支撐,兼顧考慮平臥時的高度(避免過高);等等。

因此現在常見的選枕頭的方法,如“一個拳頭高”、“15-20cm”等等,均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方法,對許多情況沒有考慮。最好便是通過專業的人員,測量肩寬背厚,綜合考慮之後進行個性化的選擇。

對於患有頸椎病的人群來說,量身配枕更為重要,選擇正確的、合適的枕頭,對於疾病的康復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為頸椎病的人群選用合適的枕頭,且看下回分解!

頸椎病診療中心簡介

頸椎病診療中心,是廣東省中醫院重點推出的全國第一家以頸椎病為研究專病的診療中心。該中心集臨床、科研、教學為一體,配備高水準脊柱專科人才梯隊,在傳承嶺南傷科老一輩專家經驗的基礎上,在大骨科主任林定坤教授的帶領下,深入挖掘中醫寶庫,融中西醫學的辨病與辨證為一體,以中醫的筋骨辨證為核心,注重整體觀念的落實,使診斷精准化。治療方法以傳統中醫療法為主,集手法、針灸、牽引、護養等於一體,針對靶點形成精確、優化的治療方案。針對頸椎病引起的頸痛、頭暈頭痛、四肢麻痹乏力等,具有起效快、效果好的優點,收穫了大量臨床患者的好評。中心擁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同時與國際接軌,緊跟現代醫學發展,開展頸椎前後路減壓固定手術、經皮全內鏡下頸椎微創Key-hole手術等先進手術,手術水準位居國內領先水準。中心還與北醫三院、重慶新橋醫院、上海龍華醫院和曙光醫院等國內一流醫院長年合作交流。

本中心採用“診療一體化”及“治養一體化”兩種模式相結合,充分體現了治療與養護結合、精准診斷與精心治療結合、辯證論治與優化方案結合、線下就診與線上隨訪結合。中心的醫師團隊更專業,診療流程更規範,疾病效果更有保障,更能體現廣東省中醫院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 侯宇

編輯:查冠琳

責編:宋莉萍

廣東省中醫院開通“患者滿意度調查小程式”,歡迎您對我們的服務進行評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