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國辦1號檔聚焦收快遞,老百姓“新開門七件事”上升到國家高度

23日, 國務院辦公廳發佈2018年1號檔——《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 著眼於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配送效率, 推進電商與物流協同發展, 改善老百姓消費體驗。

>>>1<<<

電商、物流迎政策利好, “剁手黨”更受益

每日經濟新聞與京東物流共同成立的中國智慧物流研究院, 不久前發佈的末端配送趨勢報告稱, 我國日均快遞業務量已超過1億件, 2017年前11個月, 人均快件使用率已經突破26個。 收快遞已如同“柴米油鹽醬醋茶”, 成為老百姓現代生活“新開門七件事”。

然而, 配送延誤、破損、丟件、資訊洩露等問題頻發的背後, 凸顯的是末端配送安家難、盈利難、上路難、環保難、部分場景化投遞難, 以及人員流動大導致的雇傭難、規範管理難等行業痛點。

國辦2018年1號文件, 從優化電商和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政策法規環境、完善電商快遞物流基礎設施、優化電商配送通行管理、提升快遞末端服務能力、提高協同運行效率、發展綠色生態鏈等方面進行部署,

重點解決電商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面臨的政策法規體系不完善、發展不協調、銜接不順暢等問題。

國務院辦公廳歷年1號檔, 關注的都是關係民生的重大問題, 此番聚焦電商與物流, 也透露出“收快遞”已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 它的背後關係著電子商務和物流行業發展, 乃至中國零售及商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 正如文件中說到“科學引導快遞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構建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快遞物流服務體系”, 新政策的出臺無疑將改善老百姓網購、收快遞體驗, 也將給兩大行業帶來發展紅利。

>>>2<<<

智慧商業時代, 物流行業的“逆襲”

從過去服務商業, 到如今拉動、貫穿商流, 物流行業的功能定位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其二, 新一代物流的短鏈化特徵, 使得品牌商能夠直接與消費者連結, 物流可以全面洞察和分析消費者需求, 完善自身物流服務的同時, 促使上游精准供應、精准行銷、精准服務, 推動整個供應鏈體系優化升級。 這也是京東自建物流, 不斷贏得消費者口碑的重要原因。

因此, 不僅電商, 整個商業參與主體與物流的協同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

京東通過自建物流, 不斷優化消費者體驗, 也在電商、品牌商等與物流協同發展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能力。 在現有開放實踐的基礎上, 京東物流2018年的戰略方向是“創新引領 ALL IN 開放”, 為合作夥伴、全行業乃至整個社會全面創造價值, 構建共生的生態。

國辦1號文中, 多處提到行業間、企業間開放合作, 賦能上下游中小微企業等。 可以預見,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 這些合作將進一步降低社會化物流成本、提高運營和配送效率, 進而改善消費者體驗,

讓收快遞這件既關係民生, 又關乎經濟發展的“新開門七件事”, 變得更安心、省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