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量子電腦時代已經來臨 中科院表示距離走出實驗室指日可待

近年來, 中國科技大學量子實驗室成功研發了半導體量子晶片和量子存儲, 量子晶片相當於未來量子電腦的大腦, 研製成功後可實現量子電腦的邏輯運算和資訊處理,

量子儲存則有助於實現超遠距離量子態量子資訊傳輸。 據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 科學家已經能夠對單粒子和量子態進行調控, 開始從“觀測時代”走向“調控時代”, 量子通信、量子電腦等將產生變革性突破。

4月10日, 中國旅遊協會六屆二次理事會暨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論壇在河北廊坊召開。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論壇上作了“中國科技發展前沿應用”的主題報告。 白春禮透露, 中科院正在研製中國第一台量子電腦, 預計最近幾年就有望研製成功。

中國科技大學量子實驗室研發的氮化鎵半導體量子晶片的量子邏輯門的精度已達到90%, 在改錯碼的輔助下, 能滿足容錯計算的精度要求;其邏輯比特數量已達3個, 距離量子電腦30個邏輯比特數目以上的要求已在接近。 由杜江峰院士帶隊的研究團隊其量子邏輯門的精度更高, 達到99.99%, 而單比特門的精度已能滿足容錯計算的要求。 如果能進一步提高邏輯比特數並達到標準要求, 那就能首先摘取量子電腦這顆明珠, 成為世界第一台真正的量子電腦創造者。

去年, 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量子通信衛星。 這是本國在量子研究試圖佔據領先地位的重要一步, 並引導了全新且絕對安全的資訊傳輸方式。 目前正在按照預期工作。 在量子通信方面, 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腦誕生以來, 人類戰爭形態迅速實現了由機械化戰爭向資訊化戰爭轉變。 但隨著電子資訊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摩爾定律提出的“每18個月計算能力翻倍”將在未來20年之內達到極限, 電子計算的瓶頸愈發凸顯。 為避免電子計算發展能力“枯竭”, 世界各軍事大國都相繼開展新一代計算技術的探索工作, 其中最為耀眼的“明珠”當屬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的存儲能力驚人,一枚由250個原子構成的量子記憶體,可存儲的資料量將達到2的250次方,其數量比宇宙中已知的全部原子數目還要多。最新一代量子電腦可以使用1000個量子比特位,相當於是“1000進制”的電腦。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專門制定了“量子資訊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和研發量子晶片的“微型曼哈頓”計畫,加速推進量子資訊技術的實際應用。此外,法、德、日、瑞典等國軍隊也相繼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發展量子資訊技術的計畫。在愛德華•斯諾登揭發了美國實行了廣泛的監視之後,網路安全已經成為了近年來全世界的一個重要焦點。量子資訊傳送能成為對駭客的主要防禦方式,從軍事與政府通訊到線上購物都有所應用。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實現的對光晶格中超冷原子自旋比特糾纏態的操縱,向基於超冷原子的可擴展量子計算邁出了重要一步。

量子計算機具有極大超越經典電腦的超平行計算能力。據介紹,使用億億次的“天河二號”超級電腦求解一個億億億變數的方程組,所需時間為100年。而使用一台萬億次的量子電腦求解同一個方程組,僅需0.01秒。因此,量子計算在核爆類比、密碼破譯、材料和微納製造等領域具有突出優勢,是新概念高性能計算領域公認的發展趨勢。

正如電影《異次元駭客》中演繹得那般,在科技發達的時代,科學家們可以通過強大的電腦虛擬出一個城市,虛擬城市中的科學家又虛擬出一個城市。不管是第一層虛擬或者第二層虛擬,其中的人類生活得怡然自得,他們有思想,有感覺。沒有人去懷疑世界的真實性,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個人工智慧。

事實上,完成如此巨大模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個人類個體本身所具有的全部特點、微小的變化以及本身細胞之間的各種間接的作用聯繫,還有環境溫度、大氣變化等等將是一個難以估量的龐大資料,通用電腦將很難實現完全類比,這就需要量子電腦來完成。

據來自蝌蚪五線譜的文章稱,人們研究量子電腦最初很重要的一個出發點是探索通用電腦的計算極限。早在1982年,頗有遠見的美國著名物理物學家理查·費曼在一個公開的演講中提出利用量子體系實現通用計算的新奇想法。1985年,英國物理學家大衛·杜斯提出了量子圖靈機模型。理查·費曼當時就想到如果用量子系統所構成的電腦來類比量子現象則運算時間可大幅度減少,從而量子電腦的概念誕生了。

外媒報導,如果宇宙允許開放類時曲線,那麼旅行者就不可以通過時間旅行回到某個時間點上,這樣的曲線無法與過去產生任何相互作用。目前科學家試圖利用量子資訊驗證這樣的能力,事實證明一個未打開的消息是非常有用的。

穀歌的研究人員大衛·培根在10年前就提出可以利用量子電腦快速解決一批問題,廣義相對論可以通過時空扭曲創造封閉類時曲線,比如蟲洞。但物理學家認為必須停止這樣的機會出現的,因為這會威脅到因果關係。一個經典的例子是,一個人可以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的祖父,否定自己的存在。

在過去的二十年內,研究人員已經在量子物理學領域嘗試著打破封閉類時曲線,因為量子具有模糊性和不可克隆定理。新的研究表明,量子電腦可以解決這類問題,即使我們沿著開發的類時曲線,也不會產生因果關係,這樣可以避免諸如祖父悖論情況出現。

由於對硬體和軟體的全新要求,量子電腦的所有方面都需要重新進行研究,這就意味著量子計算是非常重要的交叉學科,是需要不同領域的人共同來做才能做成的複雜工程。

小夥伴們,是不是很興奮啊? 讓我們一起期待中國的量子電腦早日面世吧!

量子計算的存儲能力驚人,一枚由250個原子構成的量子記憶體,可存儲的資料量將達到2的250次方,其數量比宇宙中已知的全部原子數目還要多。最新一代量子電腦可以使用1000個量子比特位,相當於是“1000進制”的電腦。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專門制定了“量子資訊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和研發量子晶片的“微型曼哈頓”計畫,加速推進量子資訊技術的實際應用。此外,法、德、日、瑞典等國軍隊也相繼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發展量子資訊技術的計畫。在愛德華•斯諾登揭發了美國實行了廣泛的監視之後,網路安全已經成為了近年來全世界的一個重要焦點。量子資訊傳送能成為對駭客的主要防禦方式,從軍事與政府通訊到線上購物都有所應用。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實現的對光晶格中超冷原子自旋比特糾纏態的操縱,向基於超冷原子的可擴展量子計算邁出了重要一步。

量子計算機具有極大超越經典電腦的超平行計算能力。據介紹,使用億億次的“天河二號”超級電腦求解一個億億億變數的方程組,所需時間為100年。而使用一台萬億次的量子電腦求解同一個方程組,僅需0.01秒。因此,量子計算在核爆類比、密碼破譯、材料和微納製造等領域具有突出優勢,是新概念高性能計算領域公認的發展趨勢。

正如電影《異次元駭客》中演繹得那般,在科技發達的時代,科學家們可以通過強大的電腦虛擬出一個城市,虛擬城市中的科學家又虛擬出一個城市。不管是第一層虛擬或者第二層虛擬,其中的人類生活得怡然自得,他們有思想,有感覺。沒有人去懷疑世界的真實性,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個人工智慧。

事實上,完成如此巨大模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個人類個體本身所具有的全部特點、微小的變化以及本身細胞之間的各種間接的作用聯繫,還有環境溫度、大氣變化等等將是一個難以估量的龐大資料,通用電腦將很難實現完全類比,這就需要量子電腦來完成。

據來自蝌蚪五線譜的文章稱,人們研究量子電腦最初很重要的一個出發點是探索通用電腦的計算極限。早在1982年,頗有遠見的美國著名物理物學家理查·費曼在一個公開的演講中提出利用量子體系實現通用計算的新奇想法。1985年,英國物理學家大衛·杜斯提出了量子圖靈機模型。理查·費曼當時就想到如果用量子系統所構成的電腦來類比量子現象則運算時間可大幅度減少,從而量子電腦的概念誕生了。

外媒報導,如果宇宙允許開放類時曲線,那麼旅行者就不可以通過時間旅行回到某個時間點上,這樣的曲線無法與過去產生任何相互作用。目前科學家試圖利用量子資訊驗證這樣的能力,事實證明一個未打開的消息是非常有用的。

穀歌的研究人員大衛·培根在10年前就提出可以利用量子電腦快速解決一批問題,廣義相對論可以通過時空扭曲創造封閉類時曲線,比如蟲洞。但物理學家認為必須停止這樣的機會出現的,因為這會威脅到因果關係。一個經典的例子是,一個人可以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的祖父,否定自己的存在。

在過去的二十年內,研究人員已經在量子物理學領域嘗試著打破封閉類時曲線,因為量子具有模糊性和不可克隆定理。新的研究表明,量子電腦可以解決這類問題,即使我們沿著開發的類時曲線,也不會產生因果關係,這樣可以避免諸如祖父悖論情況出現。

由於對硬體和軟體的全新要求,量子電腦的所有方面都需要重新進行研究,這就意味著量子計算是非常重要的交叉學科,是需要不同領域的人共同來做才能做成的複雜工程。

小夥伴們,是不是很興奮啊? 讓我們一起期待中國的量子電腦早日面世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