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首“消愁”,滿滿的都是江湖

1

近來, 在湖南台“歌手”中聽到一首好歌: “消愁”。

這是一首第一遍聽就會被吸引的歌, 充滿了滄桑感和穿透力。

歌詞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八杯酒:

一杯敬朝陽, 一杯敬月光……

一杯敬故鄉, 一杯敬遠方……

一杯敬明天, 一杯敬過往……

一杯敬自由, 一杯敬死亡……

有人說這是人生四個階段:少年, 青年, 中年, 老年, 一首歌唱完一生。

我覺得, 也可以說這是四個不同的緯度:朝陽和月光是日常, 故鄉和遠方是空間, 明天和過往是時間, 自由和死亡是哲學。

2

不一定是不同年齡段依次感受到四個層次, 在哪個年齡段都可能同時感到四個緯度。 關鍵看他/她有什麼樣的感受。

實際上, 作者毛不易也是個九零後青年, 沒有中年和老年的體會。

這八杯酒敬的都不是當下, 敬酒人站在中間, 不知所來, 不知何往。

朝陽和月光, 代表白天和黑夜日夜輪流不息。 站在白日與黑夜之間, 一片混沌。

故鄉和遠方, 代表來處和去處。 回不去故鄉, 也不知遠方在何處, 一片迷茫。

明天和過往, 代表過去和未來。 揮別了過去, 但仍看不清未來, 一片淒涼。

自由和死亡, 代表永恆的追求和統一的歸宿。 畢生追求自由, 但逃不脫死亡的宿命, 一片絕望。

3

都說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其實出走半生, 就已經無法歸來, 就已經不是少年。

在《多情劍客無情劍》結尾, 李尋歡和孫小紅看到一對少年男女在離別。 那少年要踏上江湖, 去尋找兵器譜上的高手較量。

孫小紅說, 如果少年知道上官金虹是這個結果, 就不會去了。 如果你是他, 就不會去了。

李尋歡說, 他還會去的。 因為人活著, 就要有理想, 有目的, 就要不顧一切去奮鬥, 至於奮鬥的結果是不是成功?是不是快樂?他們並沒有放在心上。

是不是快樂, 他不會放在心上, 但李尋歡不快樂。

一入江湖歲月催, 江湖人怎麼會快樂?成功, 失敗, 都是如此。

這就是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即使他知道結果, 仍然會踏上江湖。

他看過朝陽, 看過月光, 離別故鄉, 走向遠方, 期待明天, 告別過往。 當然, 追求自由, 避不開死亡。

4

江湖, 最符合“消愁”的意境。 名為消愁, 實是無法消愁。

還是舉那首最具江湖氣息的元曲, 和“消愁”的氣質很像: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寫出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的太白, 一身俠氣, 也曾寫下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

寫下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子美, 一生奔波, 也曾寫下會當淩絕頂, 一覽眾山小。

無論他是少年,

青年, 中年, 老年, 都會面臨這歲月輪回, 背井離鄉, 生離死別。

每個踏入江湖的人, 都會歎息於江湖帶來的無奈。 每個迎來送往的江湖, 也都會銘記每個人的哀愁, 記住他們的朝陽和月光, 故鄉和遠方, 明天和過往, 自由和死亡。

5

我想起一人一雕走遍大江南北的楊過。 他看過朝陽, 送走月光, 在歲月消磨中度過十六年, 只為等待那個約定的日子。

我想起雁門關前的蕭峰, 面前是大宋邊塞雄關, 身後是大遼鐵騎。 他英雄蓋世, 但不知道哪個是故鄉, 哪裡是遠方, 找不到牧馬放羊的一片天地。

我想起飛狐外傳中的陳家洛, 隨手揮灑就化解了胡斐的全力一擊, 但臉上始終帶著若有若無的憂愁。 他忘不了與香香公主縱馬長城的過往,

也不知道豹隱回疆後的明天在哪裡。

我想起了朝陽峰頂的令狐沖, 面對任我行泰山壓頂般的威脅, 始終沒有屈服, 縱酒大笑而去。 他不能放棄珍視的自由, 也無法對抗即將到來的死亡。

6

我以為這是一首老歌, 查了一下, 發現是2017年的新歌。

也對。 江湖一直在那裡, 無論何時, 一直都在。 歲月, 空間, 時間, 自由, 死亡, 都不會改變它。

有江湖, 就有酒, 就有愁。

這一杯“消愁”的酒, 敬我們的江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