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回憶隨州的蔢豇圓子

——惟我獨俊原創圖文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又快到春節了, 每個人家裡免不了要炸圓子, 如肉圓子、魚圓子、藕圓子、紅薯圓子、豆腐圓子等,

而我卻對蔢豇圓子情有獨鍾。

蔢豇(音gang)豆, 也叫飯豆, 其形如豇豆, 比豇豆短, 長約20釐米左右, 成熟後的蔢豇呈弧形, 籽粒和豇豆籽粒相似, 白色。 過去我們這裡習慣用蔢豇煮粥, 其味醇香, 更多的是用來炸圓子。

蔢豇圓子製作簡單, 炸圓子之前, 先把蔢豇豆用水浸泡上二十四個小時, 撈起, 用清水洗淨, 然後放在石制的舂臼裡搗至三分之一碎(太碎了難煮, 咬不動), 按照10%的比例兌做豆腐的剩餘料, 即豆渣(兌豆渣是為了園子鬆散, 油炸後口感好), 再佐以適量鹽、生薑、五香粉等, 拌勻, 做成丸子狀就可下鍋炸了, 待園子變成金黃色, 即可食用, 可冷食(略帶腥味), 也可在肉湯裡煮食。

還是在母親在的時候, 吃過母親親手做的蔢豇圓子,

母親過世後, 就很少吃了。 記得我打年幼的時候, 對蔢豇圓子情有獨鍾, 後來到外地讀書、工作, 仍然忘不了蔢豇圓子清香可口的味道, 於是每每回老家之前, 就會提前告訴老家的親戚, 多準備一點蔢豇圓子, 當然, 除了吃, 我還會帶一部分回家慢慢品味。 現在年紀大了, 也就很少回老家了, 加上這幾年種植的少, 老家的蔢豇沒有以前多, 所以他們的蔢豇圓子也就越見少了。

其實, 住在城裡不是沒有圓子可吃, 肉圓子、魚圓子、藕圓子、紅薯圓子、豆腐圓子等等比比皆是, 市場上每天都有現炸現賣的, 當然也有蔢豇圓子, 只是他們做的蔢豇圓子沒有母親做的地道, 裡面摻雜的其他材料也多, 根本吃不出那個味道來, 至於肉圓子、魚圓子、藕圓子、紅薯圓子、豆腐圓子等,

覺得早已經吃膩了。

記得去年的春節前夕, 我再次給住在老家的兄嫂打電話, 希望他們在春節的時候能夠多準備一些蔢豇圓子, 意思他們是明白的, 但他們的回答卻是:“今年沒有蔢豇豆。 ”我一聽心裡涼了半截——與妻子商量, 是不是考慮買點蔢豇豆自己在家裡炸一些, 說實話, 對於油炸蔢豇圓子, 我基本上還算個內行, 只是現在變得懶惰了, 加上城裡沒有舂臼, 我的事情又多, 所以就決定買幾斤蔢豇豆送到父親那裡, 讓老父親幫忙炸一些(我父親是一個老廚師), 此事便定了下來。

過了幾天, 我專門到父親那裡去了一趟, 送去五斤蔢豇豆, 並告訴老人說, 你只幫忙浸泡和舂臼, 其他的事我來做, 到時候你通知我一聲就行。 過了兩天的中午, 父親打來電話, 說今天準備動炸鍋, 問我有沒有時間, 我告訴他說, 有時間。 放下電話, 我騎上摩托車欣然前往。

到父親家裡, 父親一個人在廚房裡, 一切工作已經準備就緒, 我洗了手, 幫忙和蔢豇圓子的原料,

再搓成型, 放在篾篩子裡晾著, 過了一會, 就開始下鍋, 約半個小時, 我的蔢豇圓子才炸好, 放在口裡嘗嘗, 味道還是母親在世時做的那個味道, 只是母親已經作古多年。

和父親還有兄弟一家吃著飯, 品嘗著剛炸的蔢豇圓子, 感覺又回到了從前, 純真的味道, 淳樸的生活, 圓圓的蔢豇圓子, 圓圓的生活, 一起在我的腦海裡回味著。

隨著春節的來臨, 我不知道今年是否還炸一些蔢豇圓子, 因為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人喜歡吃蔢豇圓子——雖然市場上有賣的, 但遠遠沒有自己炸的味道純正。 我想, 到那時還是再麻煩一下老父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