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把現代人的性☆禁☆生☆禁☆活黑出翔,這片輕鬆斬獲世界最高電影獎

前天晚上, 2018年奧斯卡金像獎完整提名名單揭曉。

最佳外語片的提名裡, 也毫不意外地見到了《方形》

——2017年世界最高電影獎之一的坎城金棕櫚得主。

國內也曾在歐盟影展上小範圍放映過, 目前豆瓣評分8.0。

《方形》的男主角克利斯蒂安, 身份是美術館館長, 現代藝術策展人。

他的工作內容長這樣:

還有這樣:

別被騙了!《方形》並不曲高和寡。

一開場, 就借著記者採訪, 把這位元高級知識份子的高端姿態按到了泥地上。

記者小姐姐謙卑地表示, 我水準不夠, 您能不能解釋一下, 貴美術館官網上寫的:“@#¥%……&@#¥%…@#¥%……&*¥%……&%¥#%¥…&*#¥%…………”

——是啥意思?美術館館長眉頭一皺:“????”

在尷尬的沉默中, 小姐姐覺得自己懵懂無知十分有罪, 又捧了一句:“畢竟我不像您, 沒有學者的水準。 ”

開場只是小試牛刀。

我仿佛看到了, 導演把整個體面的階層黑出翔的野心。

果然。

鏡頭一轉, 西裝革履的克利斯蒂安走在上班路上。

一臉生無可戀的上班族們, 製造出一條生無可戀的早高峰人流。

《方形》是一部不屑於政治正確的電影。

雖然敘述的主體是“體面人”,

也並不忌諱, 去觸碰難民和乞丐的尷尬。

在被生活消磨這件事上, 人, 生而平等。

只有人嗎?

影片名稱為什麼叫“方形”?

“方形”到底代表著什麼?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開放問題, 就留給你自己去探索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