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五天時間,十個聖地,11位日漫匠人:我們去日本探尋二次元的真理

作者| 羅立璿

編輯| 劉亞瀾

手塚治蟲的辦公室裡並排擺著兩張桌子。 一張白色木桌用於畫漫畫, 另一張棕色木桌用於畫動畫, 因此在桌子上還放著燈箱, 用於查看連貫動作。 手塚治蟲生前的絕大部分時間, 都在這兩張桌子上度過。

他一天工作20個小時, 一部分成果是堆滿了一面牆的漫畫作品, 其中已經出版的有700多部, 還未出版的有200多部;在工作室的樓下, 還專門有一個根據銀行防盜標準打造的恒溫恒濕的金庫, 存放手塚治蟲的50萬張手稿。

“頼むから仕事させてくれ!”拜託了請讓我工作——這是手塚治蟲去世前說的最後一句話。

他的一生輝煌而燦爛, 1952年的《鐵臂阿童木》轟動日本, 1953年的《緞帶騎士》是公認的世界第一部少女漫畫。 而漫畫作品《火之鳥》至今被認為是日本漫畫界最高傑作。 同時, 他也是日本第一位導入助手制度與企業化經營的漫畫家。

手塚治蟲公司製作部,

手塚治蟲生前的辦公室就在這裡, 存放其50萬張手稿的金庫級保險櫃也在這裡

就在上周, “三聲日本訪學團”帶著敬畏與熱情來到“二次元聖地”日本, 參訪到“日漫之父”手塚治蟲的動畫製作工作室和動畫製作本社、以“高達”系列聞名的綜合性娛樂集團萬代集團、日本一線聲優事務所81Produce及HALF HP錄音棚、擅長CG技術的天狗工房、東京動畫中心、日本動畫協會、衫並動畫博物館、吉蔔力美術館、海賊王展等殿堂級動漫聖地。

這不是一次走馬觀花的遊覽。 “三聲日本訪學團”和這些日本公司機構的創始人、高管面對面地進行了深入細談。 我們感動于日漫匠人們的嚴謹、勤奮和無比旺盛的表達熱情, 同時也反思到中國動漫當下的困境及未來的圖景。

事實上, 在二戰結束後才真正開始蓬勃發展的日本動畫行業, 在60年裡形成了完整而獨特的工業生產體系。 他們經歷過和我們相似的困境:在“出海”去歐美時, 也遭遇了質疑和文化隔閡;在試圖生產自己的原創作品時, 也遭遇了產能和人才匱乏的局限。 但他們更讓我們對自製優質的原創動畫和漫畫作品產生堅定的信心:在內容上, 先發優勢不會是永遠的優勢, 只要有熱愛動畫、包容並蓄的從業者和職業經理人, 創造持續幾十年的動畫IP並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是第一次, 我希望以後還能有更多次。 ”在日本東映公司工作了三十年的鈴木仁舉著酒杯對我們說到。

源頭:動畫製作的匠人精神

手塚Production的總部是一棟深藍色的小樓,

通過牆體上貼著的阿童木頭像, 你很容易就能在一片住宅樓裡找到他們。 手塚Production的著作權事業局局長, 清水義裕從“蟲製作”時期就已經為手塚工作, 現在已經為手塚的作品工作了45年。

手塚Production總部

他首先給我們梳理了手塚先生不同作品的歷史,

因為他的作品代表了日本漫畫和動畫的從50年代開始到80年代的發展軌跡。

二戰結束後, 日本老百姓都陷入了非常貧窮的生活。 那時候還是醫生的手塚先生因為喜歡畫畫, 並且希望能夠“拯救世界”, 就自己印刷作品, 把封面設計成醒目的紅色, 擺攤販賣, 結果大受歡迎。 逐漸地, 手塚成為了全日知名漫畫家。

但他並不滿足於畫漫畫, 還對動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所以不顧自己知名漫畫家的身份, 跑去東映從助理開始工作, 學習做動畫。 在當時, 東映剛剛完成了它的第一部動畫片《白蛇傳》, 啟用了300名動畫師、花費了3年時間, 才做出了一部90分鐘的動畫。

在《白蛇傳》之後, 手塚決定製作《鐵臂阿童木》的電視動畫。 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一件不可能被完成的任務。 因為在當時《貓和老鼠》正在熱播,畫面製作十分精良,按照日本動畫當時的產能,幾乎不可能正面對抗。手塚選擇了一個迂回的辦法:以故事情節取勝,儘量減少原畫數量,一話只需要畫3000張圖,接受掉幀和靜態畫面。

最終,《鐵臂阿童木》以其劇情的想像力獲得了很高的收視率,還通過首創的動畫廣告贊助等形式,得到了很不錯的商業收益,從而得以做出一系列後來我們看到的《三目童子》和《怪醫黑傑克》等。

手塚Production著作權事業局局長清水義裕與我們會談

手塚對於動畫的執著讓他不僅在日本國內取得了重要的成功,還讓他在90年代的歐美市場取得了成功。

“我們習慣於低調,在動畫中也傳遞著這種價值觀,但這不符合美國的主流價值觀。”

美國電視臺認為日本動畫傳遞的價值觀不夠積極,一直不願意讓日本動畫登上電視臺。直到錄影帶和DVD開始流行之後,大量的日本動畫才漂洋過海,終於獲得了遲來的全球粉絲。

然而令我們驚訝的是,手塚公司即使在手塚治蟲去世多年之後的今天,仍然只做手塚治蟲的作品。他們考慮的是“守業”,即如何保護和運營好手塚治蟲留下來的成功IP。

“我們不會再出新的作品,畢竟公司的名字就叫手塚。”

清水義裕稱,他們有三個營業部門,分別負責管理IP的授權、動畫重制和衍生品開發等業務。

在會議中,我們得知光線已經購入了《怪醫黑傑克》的網劇和電影改編權。而清水先生還分享了一些手塚Production進行授權和交易的原則,因為商業保密的需要,我們再次也不便多敘。

“總之,我們進行一切活動的原則,首先是要手塚的粉絲喜歡;其次是手塚的員工喜歡;第三是我們的合作夥伴也喜歡”。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動畫製作的另一個環節——特效製作。天狗工房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主打CG的“年輕”動畫製作公司。曾參與《名偵探柯南:純黑的噩夢》、《聖鬥士星矢:冥王神話》、《東京食屍鬼》等爆款動漫的CG製作。

天狗工房社長福士直也曾擔任《寄生獸》的CG導演,這是社長放在公司的手辦

當然,動畫製作以外,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聲優。我們拜訪到日本規模最大的聲優事務所81 Produce。81 Produce成立於1981年,已經建立了完整的聲優挖掘、聲優教育,還有偶像聲優浮華等完整的業務體系,目前簽約的聲優有400多名,包括關俊彥、三木真一郎、宮田幸季、江口拓也、齋藤壯馬、西山宏太朗等人氣聲優。81produce非常重視在中國的發展,也曾參與《魁拔》等作品的日語版製作。

在81Produce的聲優訓練教室裡與社長南澤道義進行交流

同時,81 Produce還進行房地產投資,因此比同行多了一個非常大的收入來源。

81 Produce的社長南澤道義帶領著“三聲訪學團”參觀了81 Produce的其中一棟錄音棚大樓,在裡面每層就是一個錄音棚,最大的可容納40多人同時錄音。南澤指著“金魚缸”(聲優錄音的小房間)裡的四個立式話筒介紹,配音中最有趣的就是圍觀聲優搶話筒:“同一場戲的聲優都會同時錄音,但是放不了那麼多話筒,就會產生你爭我搶去講臺詞的情況。”

有幸的是,我們去拜訪的當天,81 Produce正好在錄新一集的《精靈寶可夢 日月》,於是我們就見到了該作品的音響監督三間雅文。音響監督是動畫製作團隊裡專門負責聲優配音指導、後期聲音處理和添加的重要崗位。

IP的想像空間:衍生品的附加值作用及線下實景的IP重現

當動畫、漫畫製作出來,並形成IP,之後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在不傷害IP本身的情況下將這些IP的價值最大化。

作為日本最大的玩具生產商以及綜合娛樂巨頭,萬代集團自然也是這次行程必須拜訪的物件。在與萬代集團第二任社長山科誠先生共進晚餐之後的第二天,萬代戰略經營部門高級顧問根本先生接待了我們一行,之前他一直是萬代國際業務的負責人。

在萬代集團總部與“悟空”合影

本次我們主要瞭解的是萬代的玩具以及衍生品開發業務。萬代的玩具部門主要分為幼兒部、男性玩具部和女性玩具部。在幼兒部門中,主要的IP為《麵包超人》、《拓麻歌子》等;而女性IP則有《美少女戰士》和《小魔女哆來咪》和《花仙子》等。

為萬代帶來最大利潤的是男性玩具部門,它所創造的收入占萬代玩具總收入的50%以上,知名IP包括《奧特曼》、《高達》和《假面騎士》等。

根本先生告訴我們,萬代最受歡迎的玩具和我們想像中的一樣,就是高達模型,其中一個型號在全球賣出了4億4500萬件。

存放在萬代總部展廳裡的高達模型

根本先生介紹,萬代的一個主要競爭力是非常擅長於“保鮮”IP,《美少女戰士》和《高達》等作品每年依然通過授權為萬代帶來非常可觀的收入。“每一年萬代都會對旗下的IP進行3-4次的內容更新,豐富劇情、改進人物形象,保證粉絲常看常新。”

和以往習慣一致的是,萬代的產品一般會跟著動畫內容一起推向市場,一般在一年之內就可以盈利。他們給一個作品留的生命週期大概在5年,如果在更新了2-3年發現收入不理想,就會逐漸砍掉該事業部的工作人員。

他們開發的衍生品品類非常豐富,除了常見的模型和玩具等,還會有生活用品和服裝,像夜晚會發光的兒童睡衣就是很有趣的商品。背後設計的理念是日本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如果在晚上發生地震的話,父母可以通過發光的睡衣迅速地找到孩子。

萬代對於玩具品質和設計的要求固然很高,否則也不會選擇忍受高人力成本,把高達的工廠設立在日本靜岡縣,來完成精度更高的作品。但同時,萬達對於旗下作品的第一要求就是:先做一個好故事,之後再策劃衍生品。

衍生品製作方對於故事本身的重視在我們之後去到的海賊王20周年展覽,以及吉蔔力美術館(三鷹之森吉蔔力美術館)都有同樣的體現。這兩個展覽都是在對原作品進行了充分的理解之後,選擇了粉絲印象最深刻的多種經典畫面、重要元素、重要情節來進行場景重現和添加新的可互動、可沉浸的新設計。

海賊王展覽分為三部分,當你步入大廳,會在4D影院裡面,現場感受和路飛等草帽團一起出海探險的歷程,然後會看到20年以來海賊的各種原畫和人物。二層是按照陽光號打造的草帽團每個人的探險遊戲房間。三層是劇場演出,每天會有演員不斷上演海賊王的舞臺劇。

《海賊王》真人舞臺劇

在整個展覽中,分幾部分盈利環節:首先是門票和演出的費用。其次現場有海賊王的主題餐廳,可以吃到山治烹飪的美食。然後陽光號每個草帽團成員的房間都有收費遊戲。最後是周邊售賣環節,可以買到各種包括原畫、手辦在內的限定周邊。

由於吉蔔力美術館內部禁止拍照,我們只能分享一下外觀了

而之後去到的吉蔔力美術館雖然在日本已經開設17年了,但直到現在依然需要提前一個月預約時間才能進館。除了最重要的展覽內容以外,吉蔔力博物館整體的建築設計、內設裝潢和傢俱陳設,都和宮崎駿的美學風格保持一致,還可以看到在市場上沒有的吉蔔力的短片作品放映。

吉蔔力美術館頂樓

訪學團對吉蔔力美術館的評價也非常高:“感覺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是非常獨特的小型主題公園”。很多沒有看過宮崎駿其它的作品的人,都被感染,表示之後要把剩下的作品看完。

宏觀概覽日本動畫現狀

以上提到的手塚治蟲公司、萬代集團等都只是日本龐大的動漫產業的環節之一,為了從宏觀上深度瞭解日本動畫產業,我們來到了日本動畫協會。

訪學團與動畫協會董事總經理、秘書長近藤真司和《日本動畫產業報告》主編增田弘道

日本動畫協會成立於2002年,致力於動畫製作技術的開發、市場情報的收集與發佈、著作權保護、人才培養、動畫作品附加價值的創造及與海外行業的交流。目前會員有75家公司,包括SUNRISE(日升)、東映、BONES(骨頭社)在內的一系列日本一線公司,以及索尼音樂傳播公司、華納兄弟日本有限公司等。

動畫協會董事總經理、秘書長近藤真司和《日本動畫產業報告》的主編增田弘道接待了我們一行。

宏觀上來看,日本動畫仍在高速發展。據最新的《日本動畫產業報告》,2016年的動畫產業市場達到上年度的110%,突破了2萬億大關。這也是歷史上首次連續四年刷新營收規模記錄。

動畫產業市場(單位:億日元)

分領域來看,電影、配信(網路點播)、音樂、海外、演出娛樂相對上年度都實現了增長,但在TV、影碟、商品化、遊樂領域出現下滑。

動畫產業市場分類占比

整體來說,因為互聯網上盜版的影響,2009-2012年是日本動畫的一個低潮期。但在2013年之後,日本動畫行業的收入又迎來了新的高峰,主要來源於“海外板塊”的增長,也就是販賣動畫作品的海外播放權的收入。中國網路平臺方是該項增長的重要貢獻方,在2016年,有一半海外收入來自中國。在增田不完全的統計下,在2016年中國和日本公司之間至少簽下了355個合同。

報告指出,帶領日本動畫產業整體規模增長的兩大動力,是增長了41.4% 的動畫電影與增長了 31.6% 的海外市場銷售。

“確實,在中方剛開始和日方的動畫公司合作的時候,很多文化和商業慣例上的差異讓日方的動畫公司會覺得有些苦惱”,增田弘道說道。他同時還是日本動畫協會的副會長、浙江大學動畫學院的客座教授,對於日本動畫公司以及來日合作的中國公司都有著十分深入的瞭解和認識。

“一開始有一些中國公司一上來就希望能在幾個月後就做出一部動畫作品,這在日本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一部動畫在日本正常的製作週期就是1到2年。”另一個問題則是,“日本公司極度重視信譽,只要合約簽訂,幾乎不存在毀約的可能;但中國公司則可能更多從經濟角度的考量出發,表示願意支付違約金,想‘插隊’。這在日本是行不通的。”

不過,他表示,隨著中日動畫公司的合作持續加深,這樣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少。在1月份,日本電視臺上映的中日合拍動畫片有《銀之守墓人》、《一人之下》、《靈契》和《劍王朝》。目前,還有30-40部中日合作的動畫片正在製作中。

同時,增田教授還提到,日本的大動畫公司基本不會承接來自公司以外的業務,因為他們製作自己的作品就已經非常繁忙了。現在一集動畫在日本的製作成本在1500-2000萬日元之間。

直到現在,日本電視臺依然不會接受中國獨立製作的作品,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們認為,中國獨立製作的動畫作品(不包括兒童動畫)目前還沒有達到日本電視臺的要求。

而日本動畫協會還有一個重要的板塊是運營由他們建立的位於東京杉並區的動畫博物館。

“一般人會以為動畫公司最多的地方在練馬區,其實東京動畫公司最多的地方在杉並區。”館長鈴木伸一向我們解釋。

鈴木先生是日本傳奇性漫畫家團體“常盤眾”的成員之一,除了他,手塚治蟲、藤子·F·不二雄、藤子不二雄(A)和石森章太郎等十餘位漫畫家當時都一起在常盤莊居住、畫畫、互相做對方的助手,集體為小學館供稿,奠定了小學館在出版行業的歷史地位。

在動畫博物館裡,除了能看到《新世紀福音戰士》等影片的監督的工作臺等極具紀念意義的展品外,和鈴木館長的交流更讓人感動。他回憶在日本漫畫聖地“常盤莊”裡發的故事時,會讓人產生一種恍惚感:因為你正在和創造歷史的人交流。

持永只仁,中文名方明。1945年4月來到中國東北,日本戰敗後,持永只仁應邀加入東北電影公司參與制作了新中國的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和第一部動畫片《甕中捉鼈》,並任《甕中捉鼈》導演

另外,讓我們感動的是,他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很多和中國動畫相關的書籍,表達了許多他對中國動畫電影的認可。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因為在當時《貓和老鼠》正在熱播,畫面製作十分精良,按照日本動畫當時的產能,幾乎不可能正面對抗。手塚選擇了一個迂回的辦法:以故事情節取勝,儘量減少原畫數量,一話只需要畫3000張圖,接受掉幀和靜態畫面。

最終,《鐵臂阿童木》以其劇情的想像力獲得了很高的收視率,還通過首創的動畫廣告贊助等形式,得到了很不錯的商業收益,從而得以做出一系列後來我們看到的《三目童子》和《怪醫黑傑克》等。

手塚Production著作權事業局局長清水義裕與我們會談

手塚對於動畫的執著讓他不僅在日本國內取得了重要的成功,還讓他在90年代的歐美市場取得了成功。

“我們習慣於低調,在動畫中也傳遞著這種價值觀,但這不符合美國的主流價值觀。”

美國電視臺認為日本動畫傳遞的價值觀不夠積極,一直不願意讓日本動畫登上電視臺。直到錄影帶和DVD開始流行之後,大量的日本動畫才漂洋過海,終於獲得了遲來的全球粉絲。

然而令我們驚訝的是,手塚公司即使在手塚治蟲去世多年之後的今天,仍然只做手塚治蟲的作品。他們考慮的是“守業”,即如何保護和運營好手塚治蟲留下來的成功IP。

“我們不會再出新的作品,畢竟公司的名字就叫手塚。”

清水義裕稱,他們有三個營業部門,分別負責管理IP的授權、動畫重制和衍生品開發等業務。

在會議中,我們得知光線已經購入了《怪醫黑傑克》的網劇和電影改編權。而清水先生還分享了一些手塚Production進行授權和交易的原則,因為商業保密的需要,我們再次也不便多敘。

“總之,我們進行一切活動的原則,首先是要手塚的粉絲喜歡;其次是手塚的員工喜歡;第三是我們的合作夥伴也喜歡”。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動畫製作的另一個環節——特效製作。天狗工房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主打CG的“年輕”動畫製作公司。曾參與《名偵探柯南:純黑的噩夢》、《聖鬥士星矢:冥王神話》、《東京食屍鬼》等爆款動漫的CG製作。

天狗工房社長福士直也曾擔任《寄生獸》的CG導演,這是社長放在公司的手辦

當然,動畫製作以外,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聲優。我們拜訪到日本規模最大的聲優事務所81 Produce。81 Produce成立於1981年,已經建立了完整的聲優挖掘、聲優教育,還有偶像聲優浮華等完整的業務體系,目前簽約的聲優有400多名,包括關俊彥、三木真一郎、宮田幸季、江口拓也、齋藤壯馬、西山宏太朗等人氣聲優。81produce非常重視在中國的發展,也曾參與《魁拔》等作品的日語版製作。

在81Produce的聲優訓練教室裡與社長南澤道義進行交流

同時,81 Produce還進行房地產投資,因此比同行多了一個非常大的收入來源。

81 Produce的社長南澤道義帶領著“三聲訪學團”參觀了81 Produce的其中一棟錄音棚大樓,在裡面每層就是一個錄音棚,最大的可容納40多人同時錄音。南澤指著“金魚缸”(聲優錄音的小房間)裡的四個立式話筒介紹,配音中最有趣的就是圍觀聲優搶話筒:“同一場戲的聲優都會同時錄音,但是放不了那麼多話筒,就會產生你爭我搶去講臺詞的情況。”

有幸的是,我們去拜訪的當天,81 Produce正好在錄新一集的《精靈寶可夢 日月》,於是我們就見到了該作品的音響監督三間雅文。音響監督是動畫製作團隊裡專門負責聲優配音指導、後期聲音處理和添加的重要崗位。

IP的想像空間:衍生品的附加值作用及線下實景的IP重現

當動畫、漫畫製作出來,並形成IP,之後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在不傷害IP本身的情況下將這些IP的價值最大化。

作為日本最大的玩具生產商以及綜合娛樂巨頭,萬代集團自然也是這次行程必須拜訪的物件。在與萬代集團第二任社長山科誠先生共進晚餐之後的第二天,萬代戰略經營部門高級顧問根本先生接待了我們一行,之前他一直是萬代國際業務的負責人。

在萬代集團總部與“悟空”合影

本次我們主要瞭解的是萬代的玩具以及衍生品開發業務。萬代的玩具部門主要分為幼兒部、男性玩具部和女性玩具部。在幼兒部門中,主要的IP為《麵包超人》、《拓麻歌子》等;而女性IP則有《美少女戰士》和《小魔女哆來咪》和《花仙子》等。

為萬代帶來最大利潤的是男性玩具部門,它所創造的收入占萬代玩具總收入的50%以上,知名IP包括《奧特曼》、《高達》和《假面騎士》等。

根本先生告訴我們,萬代最受歡迎的玩具和我們想像中的一樣,就是高達模型,其中一個型號在全球賣出了4億4500萬件。

存放在萬代總部展廳裡的高達模型

根本先生介紹,萬代的一個主要競爭力是非常擅長於“保鮮”IP,《美少女戰士》和《高達》等作品每年依然通過授權為萬代帶來非常可觀的收入。“每一年萬代都會對旗下的IP進行3-4次的內容更新,豐富劇情、改進人物形象,保證粉絲常看常新。”

和以往習慣一致的是,萬代的產品一般會跟著動畫內容一起推向市場,一般在一年之內就可以盈利。他們給一個作品留的生命週期大概在5年,如果在更新了2-3年發現收入不理想,就會逐漸砍掉該事業部的工作人員。

他們開發的衍生品品類非常豐富,除了常見的模型和玩具等,還會有生活用品和服裝,像夜晚會發光的兒童睡衣就是很有趣的商品。背後設計的理念是日本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如果在晚上發生地震的話,父母可以通過發光的睡衣迅速地找到孩子。

萬代對於玩具品質和設計的要求固然很高,否則也不會選擇忍受高人力成本,把高達的工廠設立在日本靜岡縣,來完成精度更高的作品。但同時,萬達對於旗下作品的第一要求就是:先做一個好故事,之後再策劃衍生品。

衍生品製作方對於故事本身的重視在我們之後去到的海賊王20周年展覽,以及吉蔔力美術館(三鷹之森吉蔔力美術館)都有同樣的體現。這兩個展覽都是在對原作品進行了充分的理解之後,選擇了粉絲印象最深刻的多種經典畫面、重要元素、重要情節來進行場景重現和添加新的可互動、可沉浸的新設計。

海賊王展覽分為三部分,當你步入大廳,會在4D影院裡面,現場感受和路飛等草帽團一起出海探險的歷程,然後會看到20年以來海賊的各種原畫和人物。二層是按照陽光號打造的草帽團每個人的探險遊戲房間。三層是劇場演出,每天會有演員不斷上演海賊王的舞臺劇。

《海賊王》真人舞臺劇

在整個展覽中,分幾部分盈利環節:首先是門票和演出的費用。其次現場有海賊王的主題餐廳,可以吃到山治烹飪的美食。然後陽光號每個草帽團成員的房間都有收費遊戲。最後是周邊售賣環節,可以買到各種包括原畫、手辦在內的限定周邊。

由於吉蔔力美術館內部禁止拍照,我們只能分享一下外觀了

而之後去到的吉蔔力美術館雖然在日本已經開設17年了,但直到現在依然需要提前一個月預約時間才能進館。除了最重要的展覽內容以外,吉蔔力博物館整體的建築設計、內設裝潢和傢俱陳設,都和宮崎駿的美學風格保持一致,還可以看到在市場上沒有的吉蔔力的短片作品放映。

吉蔔力美術館頂樓

訪學團對吉蔔力美術館的評價也非常高:“感覺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是非常獨特的小型主題公園”。很多沒有看過宮崎駿其它的作品的人,都被感染,表示之後要把剩下的作品看完。

宏觀概覽日本動畫現狀

以上提到的手塚治蟲公司、萬代集團等都只是日本龐大的動漫產業的環節之一,為了從宏觀上深度瞭解日本動畫產業,我們來到了日本動畫協會。

訪學團與動畫協會董事總經理、秘書長近藤真司和《日本動畫產業報告》主編增田弘道

日本動畫協會成立於2002年,致力於動畫製作技術的開發、市場情報的收集與發佈、著作權保護、人才培養、動畫作品附加價值的創造及與海外行業的交流。目前會員有75家公司,包括SUNRISE(日升)、東映、BONES(骨頭社)在內的一系列日本一線公司,以及索尼音樂傳播公司、華納兄弟日本有限公司等。

動畫協會董事總經理、秘書長近藤真司和《日本動畫產業報告》的主編增田弘道接待了我們一行。

宏觀上來看,日本動畫仍在高速發展。據最新的《日本動畫產業報告》,2016年的動畫產業市場達到上年度的110%,突破了2萬億大關。這也是歷史上首次連續四年刷新營收規模記錄。

動畫產業市場(單位:億日元)

分領域來看,電影、配信(網路點播)、音樂、海外、演出娛樂相對上年度都實現了增長,但在TV、影碟、商品化、遊樂領域出現下滑。

動畫產業市場分類占比

整體來說,因為互聯網上盜版的影響,2009-2012年是日本動畫的一個低潮期。但在2013年之後,日本動畫行業的收入又迎來了新的高峰,主要來源於“海外板塊”的增長,也就是販賣動畫作品的海外播放權的收入。中國網路平臺方是該項增長的重要貢獻方,在2016年,有一半海外收入來自中國。在增田不完全的統計下,在2016年中國和日本公司之間至少簽下了355個合同。

報告指出,帶領日本動畫產業整體規模增長的兩大動力,是增長了41.4% 的動畫電影與增長了 31.6% 的海外市場銷售。

“確實,在中方剛開始和日方的動畫公司合作的時候,很多文化和商業慣例上的差異讓日方的動畫公司會覺得有些苦惱”,增田弘道說道。他同時還是日本動畫協會的副會長、浙江大學動畫學院的客座教授,對於日本動畫公司以及來日合作的中國公司都有著十分深入的瞭解和認識。

“一開始有一些中國公司一上來就希望能在幾個月後就做出一部動畫作品,這在日本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一部動畫在日本正常的製作週期就是1到2年。”另一個問題則是,“日本公司極度重視信譽,只要合約簽訂,幾乎不存在毀約的可能;但中國公司則可能更多從經濟角度的考量出發,表示願意支付違約金,想‘插隊’。這在日本是行不通的。”

不過,他表示,隨著中日動畫公司的合作持續加深,這樣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少。在1月份,日本電視臺上映的中日合拍動畫片有《銀之守墓人》、《一人之下》、《靈契》和《劍王朝》。目前,還有30-40部中日合作的動畫片正在製作中。

同時,增田教授還提到,日本的大動畫公司基本不會承接來自公司以外的業務,因為他們製作自己的作品就已經非常繁忙了。現在一集動畫在日本的製作成本在1500-2000萬日元之間。

直到現在,日本電視臺依然不會接受中國獨立製作的作品,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們認為,中國獨立製作的動畫作品(不包括兒童動畫)目前還沒有達到日本電視臺的要求。

而日本動畫協會還有一個重要的板塊是運營由他們建立的位於東京杉並區的動畫博物館。

“一般人會以為動畫公司最多的地方在練馬區,其實東京動畫公司最多的地方在杉並區。”館長鈴木伸一向我們解釋。

鈴木先生是日本傳奇性漫畫家團體“常盤眾”的成員之一,除了他,手塚治蟲、藤子·F·不二雄、藤子不二雄(A)和石森章太郎等十餘位漫畫家當時都一起在常盤莊居住、畫畫、互相做對方的助手,集體為小學館供稿,奠定了小學館在出版行業的歷史地位。

在動畫博物館裡,除了能看到《新世紀福音戰士》等影片的監督的工作臺等極具紀念意義的展品外,和鈴木館長的交流更讓人感動。他回憶在日本漫畫聖地“常盤莊”裡發的故事時,會讓人產生一種恍惚感:因為你正在和創造歷史的人交流。

持永只仁,中文名方明。1945年4月來到中國東北,日本戰敗後,持永只仁應邀加入東北電影公司參與制作了新中國的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和第一部動畫片《甕中捉鼈》,並任《甕中捉鼈》導演

另外,讓我們感動的是,他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很多和中國動畫相關的書籍,表達了許多他對中國動畫電影的認可。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