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育兒理念太多被搞亂了?那是因為你沒看到這一條,這個例子挺管用

家教智慧

家庭教育的話題說起來無非也就那麼幾條, 諸如愛、關心、平等、民主等理念也就那麼幾個。 現在去網上一搜, 或者去書店一翻, 琳琅滿目的書籍, 其中總是會有一個方法是適合你的孩子的, 不過, 怎麼把書本上的方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能有效的改善自己和孩子的親子關係, 提升家庭教育的品質往往是大部分的家長夢寐以求的, 因為他們的困惑是:常常覺得育兒理論很好, 實際上卻做不到。

那該怎麼辦呢?我們就舉一個例子吧

大家都知道培養孩子不但要注重孩子智商的培養, 我們還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這個道理相信關心家庭教育的父母都懂, 也知道非智力因素是指不受智力影響的行為、習慣、性格、品德、心理等。 要想孩子才能突出, 爸爸媽媽要掌握一定的培養方法。

好, 到此為止, 都屬於理念層面。

接下來我們就用孩子學琴來舉例子吧。

如果在家裡, 媽媽一天到晚地催“練琴!”“練琴!”, 可是孩子對於學琴一點興趣都沒有, 或者裝作沒聽見的話, 那麼媽媽喊破嗓子也沒有用。

所以說, 在家裡面創造練琴的氣氛才能夠讓孩子主動去練琴。 媽媽如果每天都催著孩子去練琴的話, 孩子會認為每天都是這一套, 心裡會很不情願。 媽媽越說“練琴!練琴!”孩子就越不想去練琴, 在練琴的時候也非常不專心。

所以爸爸媽媽要記住這樣一句話:沒有訓練次數是培養不出能力來的。 有一個一萬小時定律, 就是說任何技能通過一萬小時的訓練都可以成為這個領域的頂尖, 當然這個訓練指的是有效的訓練。

為了進行反復練習, 就一定要創造條件, 讓孩子主動練習,

而不是當做一項任務來完成。 要是你想要讓孩子練小提琴, 最好的方法就是媽媽每天讓孩子多聽幾遍準備讓他練習的樂曲。

聰明的媽媽可以把孩子要練習的曲子放到MP3裡面, 然後一直重複播放。 如此一來, 無論孩子在家裡面幹什麼, 孩子都會自然而然地聽進去。

在孩子不斷聽的過程中, 曲子就會滲透到兒童的腦子裡。 孩子有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這個旋律。

經過這樣練習後, 然後把孩子帶到練習的班裡面, 讓孩子看別的小朋友練習時候的樣子。 如果孩子已經滿三歲的話, 媽媽可以用孩子用的小提琴, 擺好相應的樣子, 然後給孩子拉一首短的曲子就可以了。 媽媽在學會拉這一首曲子以前, 可以先讓孩子聽MP3。

一個月、兩個月過去了, 孩子的心理會產生變化:“別的小朋友可以把曲子拉得很好, 那首曲子自己也記住了。 我肯定也行, 不能只讓媽媽一個人拉”

因此, 孩子就會想要拉小提琴, 孩子在媽媽拉小提琴的時候, 會想要伸手去拿。

這時候, 媽媽的目的就算達到了。 練習小提琴的靈感, 即接受小提琴的能力, 就已經開始出現了。

媽媽問:

“你想要拉一些小提琴嗎?”

“是的。 ”

“那媽媽請個老師來教你拉小提琴吧”

“嗯。 ”

如此一來, 孩子就會自己想要主動地去學拉小提琴, 孩子對於小提琴的興趣也會越來越多, 如果孩子沒有主動學習的願望, 爸爸媽媽一直硬逼著孩子去練的話,是完全沒有效果的,可能還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這當然也只是一個例子,每個孩子的秉性不一樣,也許有的孩子天賦對音樂感興趣,那麼只要你把音樂一放,他就可以聽出其中的道道來,而另一些孩子性格開朗,說話直接,他不喜歡音樂也會直接告訴你,這些都需要父母自己觀察把握,是沒有固定方法的。

總之,方法千萬條,父母仍需要用心用好對孩子最好的一條。

原創不易,若覺得有收穫,可以自由打賞,也可轉發給需要的朋友,或者把您遇到的困惑留言給我。也可關注公號“陳老師家長匯”,或在喜馬拉雅FM平臺搜索“北緯32度半”,給您最好的育兒方法音訊指導。

爸爸媽媽一直硬逼著孩子去練的話,是完全沒有效果的,可能還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這當然也只是一個例子,每個孩子的秉性不一樣,也許有的孩子天賦對音樂感興趣,那麼只要你把音樂一放,他就可以聽出其中的道道來,而另一些孩子性格開朗,說話直接,他不喜歡音樂也會直接告訴你,這些都需要父母自己觀察把握,是沒有固定方法的。

總之,方法千萬條,父母仍需要用心用好對孩子最好的一條。

原創不易,若覺得有收穫,可以自由打賞,也可轉發給需要的朋友,或者把您遇到的困惑留言給我。也可關注公號“陳老師家長匯”,或在喜馬拉雅FM平臺搜索“北緯32度半”,給您最好的育兒方法音訊指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