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火力不足恐懼症的表現?美國巡洋艦火力為何這麼強?

美國巡洋

在大艦巨炮主宰海戰的時代, 主力艦不光要注重火力, 防護水準也是不能忽視的。 但那時候也有大量的主力戰艦防護水準是偏弱的, 這種戰艦通常被戲稱為脆皮戰艦。 強大的美國海軍也有脆皮戰艦, “彭薩科拉”就比較典型。

“彭薩科拉”級巡洋艦的炮塔佈局也非常奇怪, 三聯裝炮塔在上, 雙聯裝炮塔在下

一戰結束後, 英國建造了一批新型巡洋艦, 日本人也沒閑著, 他們的“古鷹”級巡洋艦裝有200毫米口徑的艦炮。 美國當然也要有能夠與之抗衡的戰艦, 他們於1926年開始建造第一型條約重巡——“彭薩科拉”級。 該型艦的標準排水量還不到1萬噸, 與日本海軍的“古鷹”級差不多, 但它總共裝了10門203毫米主炮, 火力上完全對“古鷹”形成了碾壓優勢。

美國人一方面受限於《華盛頓海軍條約》, 另一方面又不想犧牲火力。 1萬噸的戰艦要裝下10門203毫米主炮, 可以想像它的防護有多差勁了。

“彭薩科拉”的裝甲最厚處只有76毫米, 連127毫米艦炮的轟擊都承受不了。 美國後來建造的“得梅因”級重巡水線裝甲帶厚度為152毫米。 因此, “彭薩科拉”是一款非常典型的脆皮戰艦。

“彭薩科拉”級兩艘艦(“彭薩科拉”號和“鹽湖城”號)停泊在珍珠港

不過, 這型薄皮戰艦卻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當時, 美國海軍缺艦少船, “彭薩科拉”級兩艘艦便多次領命參戰。 這種戰艦的航速較高, 可以為航母提供防空掩護。 另外, 它們還要執行截擊日本水面艦艇的任務。 日本當時也有很多由輕巡和驅逐艦組成的雷擊戰隊, 用輕巡去對付它們明顯吃力, 203毫米艦炮無論是威力還是射速, 對付這類艦艇都是比較合適的。

日本海軍“古鷹”號巡洋艦裝備6門203毫米艦炮, 排水量超過8000噸

都說冤家路窄, “彭薩科拉”與“古鷹”這兩型巡洋艦在戰場上還真有過正面交鋒的機會。 1942年10月初, 美軍“鹽湖城”號等艦奉命去攔截日本向瓜島運送補給的艦隊。 與日本艦隊遭遇後美軍率先開火, 日本人則跟夢遊一樣, 當他們試圖擺脫美軍之時已經完全陷入了對手密集的炮火之中。 日軍指揮官說, 他們的火炮精度太差而且射速太慢, 根本不是美國人的對手。 半小時後戰鬥結束了, “古鷹”號巡洋艦被擊沉, 另一艘日本巡洋艦被打成了殘廢。

毫無疑問, “彭薩科拉”的火力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這次戰鬥也算是一次經典的重巡對戰。 太平洋戰場上, “彭薩科拉”級巡洋艦多次身臨險境, 幫助美軍贏得了一些關鍵性的勝利。

戰功顯赫的“彭薩科拉”級巡洋艦在戰後被當作靶艦擊沉

美國人能在條約苛刻的規定之下建造出這樣一款綜合性能較優異的重巡實屬不易。 雖然“彭薩科拉”因防護弱屢次身負重傷,但並沒有影響它們的戰績。實戰證明,美國強化火力的造艦思路是非常正確的,這型艦也為美國後續重巡的建造積累了豐富經驗。

雖然“彭薩科拉”因防護弱屢次身負重傷,但並沒有影響它們的戰績。實戰證明,美國強化火力的造艦思路是非常正確的,這型艦也為美國後續重巡的建造積累了豐富經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