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印度手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Ov緣何砍掉零售商利潤分成?

[釘科技述評]OPPO和vivo憑藉強大的廣告攻勢和豐富的線下管道資源在國內手機市場取得了成功, 短短兩三年時間便擠進了前五乃至前三的位置。

但Ov的夢想遠不止於此, 早在2014年, Ov就開始進軍印度市場, 以尋求更大的增長空間。 發展至今, Ov已經在印度市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不過對於已在印度市場站穩腳跟的Ov來說, 近段時間似乎卻出現了麻煩。 據運營商世界網援引印度《經濟時報》的報導, Ov最近把支付給印度手機零售商的利潤分成減掉了40%以上, 此舉引發印度許多手機零售店和連鎖店的不滿。

據瞭解, Ov原本向印度手機連鎖店提供23%至25%的利潤分成, 向獨立手機零售店提供15%至16%的利潤分成。 在下調利潤分成之後, Ov提供給印度手機連鎖店的利潤分成降至14%至15%, 提供給獨立手機零售店的分成降至5%至6%。

如果消息屬實, 那麼向來強調與零售商實現共贏的Ov, 此次緣何砍掉其利潤分成呢?在此之前,

先來簡單瞭解一下印度市場這一國內手機廠商的“後花園”。

印度市場逐漸成熟, 廠商們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

由於國內手機市場趨於飽和, 近年來國內主流廠商紛紛開拓海外市場。 而印度由於有著龐大人口基數, 智慧手機普及率相對較低, 因此其自然而然就成為了國內廠商的主要戰略目標。

簡單來說, 擁有人口紅利的印度市場, 與多年前智慧手機剛剛出現時的中國市場頗為相似。 所以, 那些擁有現成成功經驗的國內主流廠商們才會如此大規模且迅速地殺入印度市場。

就目前而言, 印度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已經超越美國, 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市場。 而在這個發展過程中, 早先佔據印度市場大多數份額的三星、印度本土廠商與大舉進軍印度市場的國內主流廠商們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經歷過飛速增長與各方角逐, 如今的印度手機市場排名前五的廠商中除了三星之外, 其餘四家都是國內廠商, 印度本土廠商已經全部“淪陷”。 在印度市場逐漸成熟的大環境下, 對於國內廠商們來說, 內部的競爭壓力也開始加劇。

Ov佔領一定市場份額之後, 或面臨盈利壓力

印度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 在此背景下, Ov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市場策略。 而下調零售商利潤, 背後體現的或許是Ov正面臨盈利壓力的尷尬處境。

Ov在印度市場的佈局基本複製了國內的路線, 線下大量鋪設廣告, 發展經銷商和代理商, 佔領一定量級的市場份額。

有了份額之後, 再逐步提高利潤。

而這部分市場並不是Ov最擅長的, 在把國內那套模式搬到印度之後, 前期靠其成熟的行銷打法佔據一定份額相對輕鬆, 但想要通過自己更為擅長的中端機型來提升利潤就比較困難了。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

Ov選擇在合作零售商身上作文章, 似乎就不難理解了, 這是一種“簡單粗暴”的方法。

為發力線上管道讓路, 並提前進行中高端市場佈局

除了有盈利方面的考量之外, Ov此時選擇下調零售商利潤分成, 更多的可以看作其自身採取了一種前瞻性的市場佈局策略。

據瞭解, 下調零售商利潤分成使OPPO、vivo分別減少了大約1萬家銷售網站。 在下調利潤分成前, 這兩個品牌在印度分別擁有大約7萬家銷售網站。 據悉, OPPO印度公司的發言人已經確認了這一調整的真實性, 而vivo的印度發言人則否認了經銷商管道減少的說法。

不管如何, 表面上看起來Ov的管道資源可能受損, 進而影響其銷量。 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對於Ov在印度市場的發展或許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為發力線上管道讓路。Ov在印度市場大量鋪設線下店鋪,從一二線城市下沉至三四線城市之後,線下行銷管道資源或許已經被其利用得足夠充分。因此,線上下管道方面有了優勢之後,Ov選擇轉攻線上市場,與小米等線上玩家“分一杯羹”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綜上所述,印度手機市場也已然硝煙四起,而Ov砍掉零售商利潤分成或許既可以看作是其面臨盈利壓力的“無奈”之舉,又可以視為其對未來進一步佈局的市場策略。(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圖片來自網路)

另一方面,為發力線上管道讓路。Ov在印度市場大量鋪設線下店鋪,從一二線城市下沉至三四線城市之後,線下行銷管道資源或許已經被其利用得足夠充分。因此,線上下管道方面有了優勢之後,Ov選擇轉攻線上市場,與小米等線上玩家“分一杯羹”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綜上所述,印度手機市場也已然硝煙四起,而Ov砍掉零售商利潤分成或許既可以看作是其面臨盈利壓力的“無奈”之舉,又可以視為其對未來進一步佈局的市場策略。(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