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脫貧攻堅,人才為急

近日, 四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深度貧困縣人才振興工程的意見》, 開始啟動深度貧困縣人才振興工程, 突出加強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和激勵, 力爭打造一支規模宏大、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確保深度貧困縣與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人才已經是脫貧攻堅所需、所急的資源。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 從現在到2020年,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 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點就是脫貧攻堅,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講到,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

一個不能掉隊。 ”回顧脫貧攻堅砥礪奮進的五年, 黨中央動員全黨全社會力量, 打響了反貧困鬥爭的攻堅戰, 成就了以每年減貧1300萬人以上的壯舉, 但“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 脫貧攻堅任務艱巨”, 一些深度貧困的地區和群眾, 還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脫貧。

脫貧攻堅, 人才為急。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 “鼓勵引導人才向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基層一線流動”, 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決戰決勝階段, 要打贏脫貧攻堅戰, 人才振興是關鍵, 是打贏扶貧攻堅戰的基礎。

脫貧攻堅, 需要加大對外人才引進。 貧困地區要走出發展的困境, 實現脫貧致富, 離不開人力、財力、物力等各種資源的支持, 要充分發揮的資源效用, 人才的作用尤為重要,

但是對於現在的貧困地區而言, 最缺的也是人才, 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 雖然黨中央、地方政府加大了對資金、物資、技術的投入, 但受自身條件的限制和影響, 人才資源還是極其匱乏, 投入再多的財力、物力, 如果沒人去引領、去帶動、去示範, 也只能解決燃眉之急, 無法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因此要加人才資源的引進, 建立貧困地區人才招引及考評激勵機制, 完善人才發展規劃, 鼓勵更多有才智、有實幹、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才俊, 紮根農村、服務基層。 同時還要精准招引, 招引更多貧困地區急需的經營管理人才、基層實用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 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脫貧攻堅, 需要加強內部人才振興。 “授人以魚,

三餐之需;授人以漁, 終生之用。 ”優化本土人才培養結構, 激發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 是實現貧困地區共同富裕, 真正脫貧致富的長久之策。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充分發揮教育培訓在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 常態化、規範化的加強政策法規、農業技術、文化體育、衛生健康、公民道德等方面教育和培訓, 提高貧困群眾綜合素養, 成為有文化、懂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 同時還要抓好貧困群眾思想文化建設, 提高勞動者的素質, 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激發貧困群眾自立改變貧困面貌的幹勁和決心。

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 也是打贏扶貧攻堅戰, 全面建成小康社區的關鍵因素。

治國經邦,人才為急;脫貧攻堅, 人才為急。 (成都市溫江區 鄢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