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有了這幾項,輕鬆看懂血脂報告!

你的血脂正常嗎?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 血脂異常是誘發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臟性猝死和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之一。 有研究顯示, 人群血膽固醇水準每升高1%, 冠心病發病率就增加2%~3%。 那麼, 哪些情況屬於血脂異常?膽固醇對健康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陸志剛同大家聊聊血脂和膽固醇。

1、關於血脂, 你瞭解多少?

什麼是血脂?

血脂是指人體血漿內的脂肪類化合物, 包括甘油三酯(又叫中性脂肪)、膽固醇(含膽固醇酯和游離膽固醇)、磷脂和游離脂肪酸。

血脂異常≠高血脂

很多人認為血脂異常就是高血脂, 其實不然。 由於脂肪多半不溶于水, 所以在血液中, 它們會與蛋白結合, 生成脂蛋白。 血漿中某一類或某幾類脂蛋白水準升高或降低都屬於血脂異常, 它是一個定義更為學術、範圍更為寬泛的概念。

除少數由於全身性疾病所致的繼發性血脂異常外,

絕大多數血脂異常是因遺傳基因缺陷或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原發性血脂異常。

2、血脂好不好, 認准這四個指標

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是檢驗血脂水準的四項重要指標。

高血脂症

我們常說的”高血脂症“指的是血漿中膽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準過高。

總膽固醇濃度>5.17mmol/L(200mg/dl), 定為“高膽固醇血症”;

甘油三酯濃度>2.3mmol/L(200mg/dl), 定為“高甘油三酯血症”;

總膽固醇、甘油三酯濃度同時升高, 定為“混合性高血脂症”。

好膽固醇 VS 壞膽固醇

血漿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也是血脂代謝異常的表現。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意味著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增高。 因此也被稱作“壞膽固醇”。 相反,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人體有益, 它逆行運輸血液中的膽固醇, 將膽固醇帶回肝臟進行代謝。 流行病學及臨床研究證明, 它與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發生機率呈負相關, 因此也被稱作“好膽固醇”。

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130mg/dl時, 建議以濃度<100mg/dl為目標開始藥物治療。 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應儘早採取措施, 目標值設定也應更嚴格。 當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40mg/dl時, 冠心病發病率大大提高。

3、“好膽固醇”越高, 血管越健康?

血管健康與否不能只關注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總膽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才對健康有利。

這個比值越低, 心腦血管越健康

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比值:

男性最好小於4.5, 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1.2mmol/L(45mg/dl)以上;

女性最好小於3.5;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1.4mmol/L(55mg/dl)以上。

也就是說,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比值越低,心腦血管系統就越健康。

只提升“好膽固醇”的方法

①控制體重;

②調整飲食,例如吃含單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橄欖油、堅果等食品,既不影響總膽固醇又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

③服用藥物,例如他汀類降脂藥、B族維生素煙酸等。

4、高血脂並非胖人的專利

不少網友留言,說自己並不胖,而且平時也堅持鍛煉,為何血脂還是居高不下。事實上,血脂水準與體形並無必然聯繫。

如前文提到的,血脂異常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血脂異常系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導致,多無明確的病因;繼發性血脂異常則繼發於糖尿病、高血壓、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疾病。由此可見,瘦人並不可高枕無憂。

高血脂還有哪些誘因

可控因素:超重或肥胖;糖尿病、甲減、庫欣綜合征、腎病、多囊卵巢綜合症等;飲酒過量;吸煙;常吃含高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體力運動不足;藥物副作用(避孕藥、雌激素、糖皮質激素、抗焦慮藥、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

不可控因素:遺傳因素;年齡;性別。

其中,飲食習慣和遺傳因素對血脂水準影響較大。

5、給高血脂患者的生活指南

①肥胖者要注意控制飲食,注意攝入量,增加體能消耗,逐漸恢復到標準體重。

②飲食以低脂、低膽固醇、含適量蛋白質的食物為宜,如瘦肉、魚;少吃動物內臟、肥肉、黃油、雞蛋等。儘量降低血清膽固醇平均含量。

③多吃富含纖維素的綠色蔬菜(如芹菜、韭菜等)和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少吃鹽和糖,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發展。

④進餐要有規律,不宜暴飲暴食。忌煙酒。

⑤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糖尿病、膽結石等。

⑥適當體育鍛煉對防治高脂血症有相當大的作用,如慢跑、太極、瑜伽等。

也就是說,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比值越低,心腦血管系統就越健康。

只提升“好膽固醇”的方法

①控制體重;

②調整飲食,例如吃含單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橄欖油、堅果等食品,既不影響總膽固醇又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

③服用藥物,例如他汀類降脂藥、B族維生素煙酸等。

4、高血脂並非胖人的專利

不少網友留言,說自己並不胖,而且平時也堅持鍛煉,為何血脂還是居高不下。事實上,血脂水準與體形並無必然聯繫。

如前文提到的,血脂異常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血脂異常系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導致,多無明確的病因;繼發性血脂異常則繼發於糖尿病、高血壓、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疾病。由此可見,瘦人並不可高枕無憂。

高血脂還有哪些誘因

可控因素:超重或肥胖;糖尿病、甲減、庫欣綜合征、腎病、多囊卵巢綜合症等;飲酒過量;吸煙;常吃含高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體力運動不足;藥物副作用(避孕藥、雌激素、糖皮質激素、抗焦慮藥、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

不可控因素:遺傳因素;年齡;性別。

其中,飲食習慣和遺傳因素對血脂水準影響較大。

5、給高血脂患者的生活指南

①肥胖者要注意控制飲食,注意攝入量,增加體能消耗,逐漸恢復到標準體重。

②飲食以低脂、低膽固醇、含適量蛋白質的食物為宜,如瘦肉、魚;少吃動物內臟、肥肉、黃油、雞蛋等。儘量降低血清膽固醇平均含量。

③多吃富含纖維素的綠色蔬菜(如芹菜、韭菜等)和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少吃鹽和糖,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發展。

④進餐要有規律,不宜暴飲暴食。忌煙酒。

⑤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糖尿病、膽結石等。

⑥適當體育鍛煉對防治高脂血症有相當大的作用,如慢跑、太極、瑜伽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