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互聯網慈善,請保持純潔!

10元錢加入, 換一個30萬元的大病保障

互聯網上的故事永遠那麼美麗而誘人

“輕鬆互助, 上千萬會員選擇信任的平臺, 10元加入, 大病最高領30萬……”當人們習慣為朋友圈看到的一個個素不相識的人輕鬆籌捐款時,

通常會在輕鬆籌平臺上看到這樣的廣告。 充值10元, 就能享受30萬元的大病互助金, 究竟可不可信?

儘管屢屢被質疑“專案騙捐”、審核不力等等, 輕鬆籌平臺依然是朋友圈內最常見的個人求助募款方式, 並成為民政部許可的慈善組織互聯網募捐資訊平臺。 而於2016年4月上線的“輕鬆互助”方式, 在輕鬆籌1.8億用戶的流量推動下, 更是發展迅速, “輕鬆籌”聯合創始人于亮告訴《IT時報》記者, 截至2018年1月17日下午5點, 輕鬆互助的會員有2082萬。 如果以每個人最低10元充值金額計算, 這是一筆至少超過2億元的資金。

“保險”“自融”“資金安全”等等疑問, 拷問著希望用這筆資金做大病互助的輕鬆籌。

根據網站介紹, 輕鬆籌旗下的“輕鬆互助”平臺, 是一種通過互聯網形成的健康互助機制, 加入的互助者只需在健康時最低充值10元, 在經過180~360天的觀察期後即可成為會員。 一旦會員感染上規定中諸如惡性腫瘤、多個肢體缺失、心臟瓣膜手術等30種大病, 就能夠通過分攤其他會員在互助金中的預存費, 幫助生病的自己渡過難關。 按照目前輕鬆互助平臺2000萬的會員計算, 一份30萬的求助金額, 每個人平均每次支付0.015元。

相比一年成百上千元的各類商業保險, 輕鬆互助大大降低了保障的門檻, 上線不到兩年的時間, 會員發展超過2000萬, 根據輕鬆籌提供的資料, 截至2018年1月5日, 輕鬆互助平臺一共為313個大病家庭提供了7406萬元的互助金。

然而, 這種通過網路形成的個人互助形式是保險嗎?10元錢是投保金嗎?存量的巨額資金是否受到了監管?輕鬆籌是公益組織還是商業公司?從成立到現在, 輕鬆籌始終沒能擺脫這些質疑。

“不承諾救助到底, 是互助和保險的一個很大區別。 ”輕鬆籌董事長楊胤曾在公開場合如此表示, 堅決將保險和互助區隔開, 是輕鬆互助平臺生存的關鍵。

政策高壓線始終在。 2015年、2016年、2017年, 中國保監會、深圳保監局先後對“互聯網互助計畫”提出風險警示, 明確表示“互助計畫”與相互保險經營原理不同, 其經營主體不具備相互保險經營資質, 沒有納入保險監管範疇, 部分經營主體的業務模式存在不可持續性, 相關承諾履行和資金安全難以有效保障,

且個人資訊保密機制不完善, 容易引發會員糾紛, 蘊含潛在風險。

上海大學法學院教授李俊峰致力於經濟法和民商法學研究方向多年, 他告訴《IT時報》記者:“輕鬆互助平臺的模式是否屬於保險, 要看大病救助是義務還是合同。 保險的賠付條款、理賠標準都有著嚴格的界定, 由保監會備案, 一旦符合標準, 擔保機構必須賠付。 而互助平臺的互助金額、具體情況的判定都有彈性, 一旦基金會沒有錢了, 還會不會對滿足標準的會員進行互助, 這都很難說, 所以屬於公益捐贈。 ” 李俊峰認為, 輕鬆互助平臺對會員的承諾更像是一種口頭承諾, 不像保險有保監會監管, 真正説明與否, 還需要平臺的自覺。

對於政策風險, 輕鬆互助平臺顯然有預案, 在網站公佈的《行動公約》中明確說明, 充值屬於無條件支付, 支付後, 會員僅享有查看和繼續充值的權利。 但同時, 《行動公約》聲明, 本專案屬於創新型項目, 可能受到國家法律法規的影響, 如果因此遭受損失, 需要會員自行承擔, 輕鬆籌不承擔任何責任。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李曉林教授是互聯網互助的堅定反對者,他認為互助承諾難以兌現,屬於風險不對等,並發文稱,“一旦人們發現要交的錢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選擇退出這個平臺,那一部分患病真正需要這些錢治病的人,如何獲得互助金呢!”

小涵(化名)在2017年3月份充值10元加入了輕鬆互助,截至2018年1月,系統顯示,餘額剩了不到1元錢,累計互助了293次。在接到輕鬆互助平臺要求續費的短信後,她想了想,繼續充值了20元,“一方面這個錢不多,如果真能幫助別人,也是件好事,另一方面,也算為自己多一份保障。”但她也明顯發現,相比去年近10個月才用完10元錢,平均每個月1元錢,這次20元減少的速度似乎有點快,僅1月12日,便凍結了46筆,而此前最多一次也只有33筆。

此前曾有其他互聯網互助平臺測算過,每年需充值的金額近百元,這是否會引發李曉林所擔憂的危機,目前還沒有資料支撐。顯然,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數學題:會員基數增多,意味著平均分攤金額減少,可以減緩充值金額減少的速度,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需要救助的人概率上升,項目增多,會加快救助的頻次。對於保險公司而言,這便是精算師需要做的工作,在保費和風險之間取得平衡,但網路互助平臺是否能達到平衡,暫時難有答案。

“輕鬆互助平臺上,合規的項目能佔據80%。”吳文兵,深圳市優智聚資訊諮詢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優智聚是一家致力於為輕鬆籌、水滴互助、眾托幫等眾籌行業專案提供真實性審核服務的公估公司,其團隊有八九千人,分佈在全國三四百個網站。

是否有人詐捐,無論在輕鬆籌還是在輕鬆互助平臺,都是最受關注的話題。在輕鬆互助平臺上,每一個被救助的項目,都有簡要的情況介紹和一份詳盡的《調查報告》,內容包括互助會員資訊核實以及調查員走訪核實的情況以及最終得出的結論。

作為“輕鬆互助”專案審核的外包方之一,據吳文兵介紹,其團隊需要做的就是前往患者所在醫院對就診記錄、就診過程和結果進行核實,面訪會員來瞭解發病過程及就診過程,並核對身份是否為會員本人,同時通過醫保和商業保險公司進行排查確保無異常記錄,“每個專案審核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時間。並向平臺收取3000元費用。”

共用單車押金危機爆發之後,資金監管成為同類模式互聯網公司共同面對的拷問。

對此,於亮告訴《IT時報》記者,平臺所有互助金都由一個名為“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的基金保管,每年,微愛基金會的帳目都會公開,並接受國家民政部門的審計。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是由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於2016年3月23日成立,註冊資本200萬元,法人楊胤同時也是輕鬆籌董事長,2016年4月,輕鬆互助平臺上線。

然而在《行動公約》中,這個基金會並沒有出現,所有權利義務對方均只有輕鬆籌和行動會員兩方。比如,《行動公約》提到,輕鬆籌對行動會員充值的資金進行管理,在行動會員符合互助條件時,輕鬆籌在其他行動會員帳戶裡代為扣款,並將互助資金劃撥給互助申請人。而記者登錄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的官網,除了背景、章程等,並沒有更多資訊披露。

做公益並非沒有成本,僅以吳文兵所做的專案審核而言,按照平臺313個救助專案估算,每個專案3000元的審核費,這筆費用就達到93.9萬元。

在“輕鬆互助”平臺中,根據《行動公約》,輕鬆籌依然要在每筆充值中提取2%作為資訊技術服務費。如果以2億元互助金計算,這筆費用約在400萬元左右。

輕鬆籌的另一個收入來源是,在旗下四個大病互助計畫中,針對“百萬終身大病互助計畫”收取30元/人/年的專案服務費。

然而,這些費用是否是微愛公益基金的專案管理費,官方管道並沒有說明。

于亮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整體還在虧損,“2017年收購的廣東宏廣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目前也還處於商業模型階段,未來電商、健康服務,都是可能產生收入的模式,但都需要驗證。”於亮表示,現在公司整體還在虧損,還會繼續融資。

你可能還感興趣:

輕鬆籌不承擔任何責任。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李曉林教授是互聯網互助的堅定反對者,他認為互助承諾難以兌現,屬於風險不對等,並發文稱,“一旦人們發現要交的錢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選擇退出這個平臺,那一部分患病真正需要這些錢治病的人,如何獲得互助金呢!”

小涵(化名)在2017年3月份充值10元加入了輕鬆互助,截至2018年1月,系統顯示,餘額剩了不到1元錢,累計互助了293次。在接到輕鬆互助平臺要求續費的短信後,她想了想,繼續充值了20元,“一方面這個錢不多,如果真能幫助別人,也是件好事,另一方面,也算為自己多一份保障。”但她也明顯發現,相比去年近10個月才用完10元錢,平均每個月1元錢,這次20元減少的速度似乎有點快,僅1月12日,便凍結了46筆,而此前最多一次也只有33筆。

此前曾有其他互聯網互助平臺測算過,每年需充值的金額近百元,這是否會引發李曉林所擔憂的危機,目前還沒有資料支撐。顯然,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數學題:會員基數增多,意味著平均分攤金額減少,可以減緩充值金額減少的速度,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需要救助的人概率上升,項目增多,會加快救助的頻次。對於保險公司而言,這便是精算師需要做的工作,在保費和風險之間取得平衡,但網路互助平臺是否能達到平衡,暫時難有答案。

“輕鬆互助平臺上,合規的項目能佔據80%。”吳文兵,深圳市優智聚資訊諮詢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優智聚是一家致力於為輕鬆籌、水滴互助、眾托幫等眾籌行業專案提供真實性審核服務的公估公司,其團隊有八九千人,分佈在全國三四百個網站。

是否有人詐捐,無論在輕鬆籌還是在輕鬆互助平臺,都是最受關注的話題。在輕鬆互助平臺上,每一個被救助的項目,都有簡要的情況介紹和一份詳盡的《調查報告》,內容包括互助會員資訊核實以及調查員走訪核實的情況以及最終得出的結論。

作為“輕鬆互助”專案審核的外包方之一,據吳文兵介紹,其團隊需要做的就是前往患者所在醫院對就診記錄、就診過程和結果進行核實,面訪會員來瞭解發病過程及就診過程,並核對身份是否為會員本人,同時通過醫保和商業保險公司進行排查確保無異常記錄,“每個專案審核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時間。並向平臺收取3000元費用。”

共用單車押金危機爆發之後,資金監管成為同類模式互聯網公司共同面對的拷問。

對此,於亮告訴《IT時報》記者,平臺所有互助金都由一個名為“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的基金保管,每年,微愛基金會的帳目都會公開,並接受國家民政部門的審計。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是由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於2016年3月23日成立,註冊資本200萬元,法人楊胤同時也是輕鬆籌董事長,2016年4月,輕鬆互助平臺上線。

然而在《行動公約》中,這個基金會並沒有出現,所有權利義務對方均只有輕鬆籌和行動會員兩方。比如,《行動公約》提到,輕鬆籌對行動會員充值的資金進行管理,在行動會員符合互助條件時,輕鬆籌在其他行動會員帳戶裡代為扣款,並將互助資金劃撥給互助申請人。而記者登錄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的官網,除了背景、章程等,並沒有更多資訊披露。

做公益並非沒有成本,僅以吳文兵所做的專案審核而言,按照平臺313個救助專案估算,每個專案3000元的審核費,這筆費用就達到93.9萬元。

在“輕鬆互助”平臺中,根據《行動公約》,輕鬆籌依然要在每筆充值中提取2%作為資訊技術服務費。如果以2億元互助金計算,這筆費用約在400萬元左右。

輕鬆籌的另一個收入來源是,在旗下四個大病互助計畫中,針對“百萬終身大病互助計畫”收取30元/人/年的專案服務費。

然而,這些費用是否是微愛公益基金的專案管理費,官方管道並沒有說明。

于亮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整體還在虧損,“2017年收購的廣東宏廣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目前也還處於商業模型階段,未來電商、健康服務,都是可能產生收入的模式,但都需要驗證。”於亮表示,現在公司整體還在虧損,還會繼續融資。

你可能還感興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