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170”轉正,騙子會銷聲匿跡嗎?

1月24日, 工業和資訊化部正式面向社會公示《關於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商用的通告(徵求意見稿)》(下稱《通告》)。 這意味著, 虛擬運營商未來將有望獲得正式牌照。

從徐玉玉案開始, 虛擬運營商曾一度陷入輿論旋渦, 其所掌握的號段儼然成為電信詐騙的代名詞, 垃圾短信、詐騙電話也成了虛擬運營商的一個標籤, 如今隨著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的正式商用, 虛擬運營商轉正在即, 這一問題該如何解決?

實名制是關鍵

在本次發佈的《通告》中明確表示, 只有在試點運營階段, 依法合規經營、社會反響好的試點企業, 未來才將被納入正式商用範圍。

同時, 如果試點企業存在實名登記落實不到位、防範和打擊通訊資訊詐騙等執行不力的, 將面臨暫緩發放正式商用許可。 這部分企業如想要繼續申請正式牌照, 則需要在2年的試點“轉正”期內, 充分調整和糾錯,

從而才能進行重新申請。

也就是說, 實名制的執行情況成為決定試點企業能否順利“轉正”的重要關卡。

據悉, 實名制一直是垃圾短信、騷擾電話的重要起因之一。

早在工信部核發首批虛擬企業運營商牌照的同時, 還審批通過“170”號段作為虛擬運營商的專屬號段。

然而隨後由於缺少實名制認證, 電話卡獲取相對容易, 170號段曾一度成為電信詐騙案件高發號段, 成為“騙子專線”。

據當時騰訊安全雲庫發佈的分析資料顯示, 在收集的惡意號碼中, 平均不到12個惡意號碼中就有一個170開頭的, 其中1705號段的惡意短信占比更是高達99.2%。

為解決通訊資訊詐騙, 規範實名製成為虛擬運營商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

獨立電信IT、電信分析師付亮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時表示, 在實名制的實施環節上, 中國目前的虛擬運營商和傳統運營商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要想完全解決問題, 還有待進一步的發展。

工信部資訊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指出, 虛擬轉售企業實名制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一些企業對代理管道管理不嚴, 管道落實用戶實名制的時候, 相對來說違規率比較高, 造成了通訊資訊詐騙、垃圾短信、騷擾電話等問題。

強化退出機制

虛擬運營商的號段垃圾短信、騷擾電話頻發的另一個重要起因在於之前尚未形成嚴格的管理機制。

“從政府的角度來說, 需要更多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辦法, 對於虛商的處罰方法要完備, 比如高額罰款。 ”資深通信專家項立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 政府相關部門對於虛商的監管並不像對三大運營商那樣嚴格。

本次發佈的《通告》中便對試點企業設置了明確的退出機制, 苦熬4年才熬出頭的試點企業如果發生重大信息詐騙將面臨被“封殺”的局面。

《通告》中明確表示, 因責任落實不到位, 導致重大通訊資訊詐騙案件發生或涉通訊資訊詐騙舉報通報問題嚴重的試點企業將進入退出程式, 並且在退出過程中, 如果未按國家有關規定做好用戶善後工作, 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 還將被依法依規納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或失信名單。

面對電信詐騙頻發,付亮表示:“未來需要通過基礎運營商與虛擬運營商兩層監管,在最大程度上攔截垃圾短信和騷擾電話。”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楊佳欣

編輯:郭淩潔

面對電信詐騙頻發,付亮表示:“未來需要通過基礎運營商與虛擬運營商兩層監管,在最大程度上攔截垃圾短信和騷擾電話。”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楊佳欣

編輯:郭淩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