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日本人口50年內將減少三成

晨報記者 徐惠芬 綜合報導

日本人口面臨嚴重減少的威脅。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下屬研究所發佈的最新預測報告, 至2065年, 日本人口將比2015年減少30%, 其中, 15~64歲人口將比2015年減少40%。 面對這一預測, 日本媒體大呼:勞動力不足讓日本看不到未來!

2053年人口跌破1億

根據人口普查結果, 日本未來人口預測每5年發佈1次。 10日, 日本厚生勞動省下屬的國立社會保障和人口問題研究所發佈了最新的《未來人口預測》。

報告顯示, 日本2015年的總人口為1.27億人, 到2053年將跌破1億, 減至9924萬人, 而到2065年, 日本人口將比2015年減少30%, 減至8808萬人。

引人關注的是,

勞動人口將大幅減少。 目前, 15~64歲人口比例為60.8%(7728萬人), 但到2065年將降至51.4%(4529萬人), 而65歲以上老年人比例將從目前的26.6%(3387萬人)增長至38.4%(3381萬人)。

儘管長期前景黯淡, 但最新預測顯示, 日本人口減少速度稍有放緩趨勢, 原因是30歲以上的女性選擇生育更多子女。

英國《金融時報》11日稱, 如果按照5年前預測的日本婦女生育率(1.35), 2065年日本人口將減至8800萬, 而非8100萬;日本人口跌破1億將出現在2053年, 而非2048年, 但近年來, 日本婦女生育率出現微漲, 研究所將生育率上調至了1.44, 人口減少速度也因此出現放緩。

日本將看不到未來

不過, 該所並不預期近年生育率攀升會進一步持續。 日本人口危機依然十分嚴峻。

英國《金融時報》稱, 10日發佈的預測突顯了日本人口結構問題定時炸彈的嚴重性。

在經歷了始於上世紀60年代的數十年低生育率之後, 人口減少將徹底改變日本——除非日本選擇接受大規模移民。

日本經濟新聞11日則稱, 最新發佈的“日本未來推算人口”資料再次顯示出, 日本正朝著全球前所未有的老齡化國家行列邁進, 若不採取行動, 日本將看不到未來。

報導指出, 勞動人口的減少將對日本經濟造成巨大衝擊。 日本內閣府2014年的推算資料顯示, 若日本人口仍以當前速度減少, 且生產效率得不到改善, 日本經濟將在本世紀40年代之後陷入負增長。 若想將屆時的實際經濟增長率維持在1.5~2%, 必須保證有1億人口, 並將生產效率提高至全球頂尖水準。

在老齡化壓力之下, 日本政府將機器人及人工智慧等定位為經濟增長戰略的支柱。

日本政府大力扶植豐田、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等20多家日本企業和研究機構, 研發用於醫療和製造業的人工智慧技術, 期待以此解決老齡化與勞動力不足的棘手問題。 日本經濟產業省官員菅原郁郎稱:“日本是最容易接受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替代勞動的國家”。

●相關新聞

日本勞動力短缺 引發衛生紙漲價

晨報記者徐惠芬綜合報導 日本少子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不足問題已經顯現。 據日本經濟新聞11日報導, 嚴重的勞動力不足給日本的商品市場帶來了始料未及的影響, 導致了紙巾等日用品價格的上漲。

日本制紙CRECIA宣佈, 自5月21日起將出廠的紙巾和衛生紙價格上調10%。 此外, 大王制紙、王子妮飄公司也都發表了漲價聲明。

據報導, 衛生紙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運費的上漲, 而物流成本的增加與勞動力不足密切相關。 因為長途貨車司機等職位存在持續性短缺, 許多企業只能通過上調薪資來招募員工, 人工成本的上漲推高了物流成本, 進而導致了衛生紙等日用品價格的上漲。

現在, 日本許多行業都存在“缺人手”的情況。 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稱, 反映勞動力市場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之比的有效求人倍率在2月為1.43倍, 為1991年7月以來最高水準, 意味著每對應100個求職者就有143個就職崗位。 而在建築、運輸和護理等行業, 有效求人倍率更是超過了3倍。

受勞動力短缺等因素影響, 日本2月的失業率也降至2.8%,

創1994年6月以來最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