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司法部:以無償、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為弱勢群體提供服務

法制晚報2018-01-2422:04:20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24日上午, 全國司法廳(局)長會議在北京召開。 司法部部長張軍出席會議並講話。 張軍強調, 要以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為“綱”, 統籌推進司法行政各項工作。

張軍強調, 司法行政工作點多、線長、面廣、量大。 要以建設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總抓手, 統籌推進司法行政各項工作, 必須牢牢抓住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這個“綱”, 把監獄、戒毒、社區矯正、律師、公證、司法鑒定、法治宣傳、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和隊伍建設等黨和國家司法行政工作各個“目”總攬起來,

使司法行政各項工作綱舉目張、協調推進、綜合發力。

籌建司法行政案例庫 提供便捷高效法律服務

案例庫是公共法律服務的重要載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一個案例勝過一遝子檔。

據悉, 司法部在17年初便籌建了司法行政(法律服務)案例庫, 分專業選編公共法律服務典型案例, 通過這種簡明易懂的方式為老百姓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 不久前發佈的第一批3個公證指導性案例, 更是引起了系統內的強烈反響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張軍指出, 今後司法部將常態化發佈不同種類指導性案例, 各地都要參照借鑒, 主動作為、積極作為, 總結運用好本地豐富的司法行政案例資源, 以鮮活、專業的案例服務社會、服務人民,

指導工作、推進工作。

建立微信法律服務群 提升村居法律顧問有效全覆蓋

2017年印發的《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意見》, 提出到2018年底前, 在全國範圍內基本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

目前, 一些地方探索建立不同層級的法律顧問微信群, 推動村居法律顧問從面對面諮詢解答到網上引導化解並重, 從面上全覆蓋向有效全覆蓋提升, 收到了良好效果。 張軍指出, 村居法律顧問微信群就像“社區醫院”, 就像“家庭醫生”, 方便醫治“頭疼腦熱”, 重點解決老百姓家長里短的矛盾。

科學有效的法律服務方式必須大力推廣。 在貧困邊遠地區的農村, 智慧手機、網路的使用也已非常普遍。 根據尋烏扶貧調研報告顯示, “全縣農民人均手機擁有量0.69台,

其中智能手機占66.9%”“農村互聯網普及率約60%”。 把法律服務送到老百姓手上具備相當堅實的基礎。

張軍強調, 要用足用好這一條件和優勢, 在縣、鄉、村建起不同層級的微信群, 讓村居法律顧問成為老百姓私人定制、貼身不走、時刻線上的法律顧問。 同時, 要因地制宜, 注重運用多種現代資訊技術, 發揮12348法律服務熱線、實體平臺等不同功能作用, 讓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問題。

全面深化落實治本安全觀 實現監企分開

張軍指出, 實現“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的監獄底線安全觀僅僅是基礎、是治標。 現在要由“治標”向“治本”轉變, 真正落實全額保障要求, 實現監企分開。

張軍強調, 要通過提高監獄“警囚比”,

改善幹警隊伍知識結構, 提升幹警教育改造本領;以思想文化教育和心靈親情感化為切入點, 綜合運用教育、勞動、管理等手段, 有序推進在更為開放環境下實施教育改造, 努力將罪犯改造成為守法公民。

治本安全觀的提出是針對監獄工作現狀, 但絕不僅僅只適用於監獄工作, 包括戒毒、社區矯正在內的整個司法行政工作都有一個從底線安全觀向治本安全觀轉變的問題。 張軍強調, 新時代司法行政各項工作, 都要圍繞“治本”轉變思想觀念、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水準, 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和境界, 推動各項工作由低水準向高品質發展、飛躍。

創新升級“老娘舅”式傳統人民調解

據瞭解, 目前全國共有人民調解委員會77萬個,

人民調解員367萬名。 2017年, 全國共調解矛盾糾紛876萬件, 調解成功率達98%。

張軍強調,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在“七五”普法基礎上, 人民群眾法治觀念、權利意識不斷增強。 “老娘舅”式傳統人民調解在基層鄰里家庭糾紛中仍然不可或缺, 但亟待創新升級, 以實現更好更優。

另一方面, 行業、專業領域人民群眾化解矛盾糾紛的需求已經跑到前面, 新類型調解面臨的壓力巨大, 管理者、組織者、調解員理念和知識亟待充實、更新。 張軍指出, 取自東方經驗又回饋回來的“ADR”(非訴訟糾紛解決程式), 有很多方面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借鑒。

做好面向弱勢群體的法律服務

張軍指出,廣大城鄉依然有不少需要扶助的貧困弱勢群體,他們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同樣日增,既有大量傳統的、特有的具體法律問題,又有諸如電信詐騙、網購糾紛等新生法律問題,困擾他們的生產生活,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通過深入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值班律師和律師調解三項工作,引導律師在涉法涉訴信訪、城市管理執法等法律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努力為更加需要扶助的基層群眾服好務,更好地發揮律師作為公共法律服務主體的作用。

同時,公證處、司法鑒定機構、司法所、基層法律服務所等要通過有效的法律服務,讓所有人群、每一個體都能在解決自己獨特的法律問題中體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消除不公平、消解非正義,防範、減少許多本不應發生的糾紛、違法和犯罪。

面對新時代新使命,司法行政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張軍強調,未來五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司法行政機關要為人民群眾提供實在而不是空泛的、普惠而不是小眾的、精准而不是粗放的、高品質而不是低水準的公共法律服務,使人民群眾對全面依法治國成果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張軍指出,廣大城鄉依然有不少需要扶助的貧困弱勢群體,他們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同樣日增,既有大量傳統的、特有的具體法律問題,又有諸如電信詐騙、網購糾紛等新生法律問題,困擾他們的生產生活,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通過深入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值班律師和律師調解三項工作,引導律師在涉法涉訴信訪、城市管理執法等法律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努力為更加需要扶助的基層群眾服好務,更好地發揮律師作為公共法律服務主體的作用。

同時,公證處、司法鑒定機構、司法所、基層法律服務所等要通過有效的法律服務,讓所有人群、每一個體都能在解決自己獨特的法律問題中體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消除不公平、消解非正義,防範、減少許多本不應發生的糾紛、違法和犯罪。

面對新時代新使命,司法行政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張軍強調,未來五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司法行政機關要為人民群眾提供實在而不是空泛的、普惠而不是小眾的、精准而不是粗放的、高品質而不是低水準的公共法律服務,使人民群眾對全面依法治國成果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