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校“挖人”大戰愈演愈烈

本報記者 馬愛平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高校人才搶奪中, 東部高校尤其是一線城市高校與西部高校相比, 在區位優勢、經濟實力、原有辦學基礎,

三者疊加在一起後, 優勢顯而易見。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董天策說。

日前, 教育部發佈了2017年長江學者公示名單, 共有463名建議人選, 其中特聘教授148名, 講座教授51名, 青年學者264人。

這其中, 頭頂“院士”“長江學者”“千人計畫專家”“傑出青年科學家”等帽子的高校教師很快成為了各個高校間爭搶的重要目標。 在這場比拼財力的“挖人”大戰中, 一些中西部的大學被挖得傷筋動骨。

“挖”走人才就是掘“命根”

“東部各高校, 請對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手下留情’!”曾在教育部召開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畫工作推進會上,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呼籲過:“挖走這些人才, 就是在掘人家的‘命根’!”

比如, 根據相關資料統計, 蘭州大學最近幾年流失人才嚴重,

頂級人才方面, 科學院院士離開了4位元, 工程院院士1位元, 長江學者2位, 其他教授更是不計其數。 這些人才都被上海、浙江、北京等地的重點高校挖走, 嚴重的人才流失讓這所百年歷史名校的發展舉步維艱。

西北政法大學網路政治研究中心教授張愛軍則認為, “挖人”大戰並沒有從總體上提高學術水準, 只是讓學術發生轉移。

“人才只有合理流動, 才能實現科研人員自身的學術價值。 有的地方學術環境不好, 影響個人發展, 自然流動最好;教師的平衡分佈是學術市場競爭的結果, 而不是權力運作的結果;天價年薪只要能實現個人的學術價值就沒有什麼可非議之處;改遍‘挖人’態勢, 需要從整個國家教育制度來考慮,

提供良好的教育制度環境。 ”張愛軍說。

張愛軍進一步解釋, 解決“挖人”大戰的核心問題是要改變教育生態, 讓老師有一個良好的學術環境, 物質是基礎, 但物質並不是第一位的。 那些真正有學術追求的人, 並不把物質看成是第一動力。 但需要有良好的教育生態讓那些有學術追求的人健康成長。

東部高校應“有所為有所不為”

“十三五”期間, 在繼續保障“長江學者”計畫中對中西部高校實行條件單設、同等優先, 支援東部地區高層次人才向西部地區流動, 實施好“西部人才特殊支持計畫”“少數民族高端人才培養計畫”的同時, 不鼓勵東部高校從中西部、東北地區高校引進人才。

此外, 教育部要求中西部高校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聚焦重點和優勢, 加快形成辦學特色優勢, 對傳統學科專業進行更新升級, 集中建設好優勢特色學科專業群, 構建與本校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相匹配的學科專業體系。

“大家的重點要轉移到以上方面來, 而不是將學校專科升本科、職教轉普教、特色變綜合。 以後來商量這三件事, 請大家免開尊口。 ”陳寶生就曾明確表示。

實際上, 近年來, 我國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整體面貌得到了明顯改觀。 “十二五”期間, “一省一校”高水準大學建設項目使14所高校獲得了56億元中央財政支持, “千名中西部大學校長海外研修計畫”支持1012名中西部高校領導走出國門開闊視野, “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畫”重點面向中西部地區參加全國統考的農村籍考生實行定向招生,

近5年間累計招收學生27.4萬人。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 也要清醒地看到, 我們當前仍然存在差距和不足。 ”陳寶生表示, “十三五”期間, 教育部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繼續圍繞提高人才培養品質、提升服務發展能力兩個重點開展工作, 強化人才、體制機制和投入三項保障, 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加快發展。

西部高校更需多方改革

為了防止一些高校人才的流失, 2017年1月, 教育部辦公廳更是發佈了《關於堅持正確導向促進高校高層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動的通知》。 如何才是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動?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董天策認為, 在個人層面, 人才從西部到東部, 收入增加, 生活條件改善, 能夠更好地發揮專業優勢與能力,取得更大的學術成就,這自然是理性的,是合理的。

因此,要讓西部高校的人才留下來,甚至要引導東部高校的人才向西部流動,必須進行多方面的改革。

“首先,西部高校要提高人才在學校發展中極其重要的認識,加大對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的支持力度,提高人才待遇,改善辦學環境,創造人盡其人的氛圍,愛才惜才。其次,要改善西部高校的區位劣勢,國家應加大對西部高校的支持力度,加大國家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或額度,以此縮小西部高校與東部高校的經費差距,從而為西部高校留住人才、引進人才以及在辦學經費上均提供有力的支援。”董天策說。

不然,由於西部地方政府財政往往難以提供相應的配套經費,東西部高校的經濟實力只能越來越大,從而使西部高校在競爭中永遠處於劣勢,讓引導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的合理流動,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再有,要加強高校負責人尤其是黨政一把手的交流,西部高校黨政一把手,要盡可能從東部高校調任,帶去先進發達的辦學理念與管理辦法,有力地推進西部高校的各項改革。不然,西部高校改革內生動力不足的現狀一時還難以改革,勢必嚴重制約西部高校的發展。”董天策說。

能夠更好地發揮專業優勢與能力,取得更大的學術成就,這自然是理性的,是合理的。

因此,要讓西部高校的人才留下來,甚至要引導東部高校的人才向西部流動,必須進行多方面的改革。

“首先,西部高校要提高人才在學校發展中極其重要的認識,加大對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的支持力度,提高人才待遇,改善辦學環境,創造人盡其人的氛圍,愛才惜才。其次,要改善西部高校的區位劣勢,國家應加大對西部高校的支持力度,加大國家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或額度,以此縮小西部高校與東部高校的經費差距,從而為西部高校留住人才、引進人才以及在辦學經費上均提供有力的支援。”董天策說。

不然,由於西部地方政府財政往往難以提供相應的配套經費,東西部高校的經濟實力只能越來越大,從而使西部高校在競爭中永遠處於劣勢,讓引導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的合理流動,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再有,要加強高校負責人尤其是黨政一把手的交流,西部高校黨政一把手,要盡可能從東部高校調任,帶去先進發達的辦學理念與管理辦法,有力地推進西部高校的各項改革。不然,西部高校改革內生動力不足的現狀一時還難以改革,勢必嚴重制約西部高校的發展。”董天策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