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著我長大的哥哥

文:崔東匯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佈

圖:來自網路

可以稱兄道弟的人不少, 而與我有血緣關係的就一人。 他是我哥。 我哥比我大12歲, 都屬兔。

本來命裡註定要生活在那個叫杜寨小村的兩個農民, 如今都生活在了城市。 雖然我也是整日為生計奔波, 可相比較, 哥哥繞的圈子更大, 路也曲折。

如果年份正常, 哥像地裡的莊稼一樣, 應該有一個不錯的收成, 因為他學習成績一直很好。 可他趕上了不正常的年代, 高小畢業, 初中唯讀了一學期, 哥哥就不得不回家勞動掙工分。 哥哥輟學後, 老師兩次到我家做我父母工作, 老師說這孩子不讀書實在可惜。

可我父母沒有辦法。 哥這棵苗從小就營養不良, 這也給他以後的人生埋下了伏筆。 後來父親對我說, 你哥哥要是有你這個文化, 可比你有出息。 父親說得是實話, 直到現在哥仍保持愛看書的習慣, 他會背誦許多唐詩宋詞,

字寫的也很周正有力, 全不像一個高小畢業生, 如果他有條件讀書, 肯定會考上大學。 可哥沒有我幸運。

幾乎所有的農活重活哥哥都幹過, 比如挖河。 第一年去挖河時, 身體單薄的哥哥連帶工的看了都皺眉頭, 認為他頂不住, 可哥哥硬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那年哥哥也就十六七歲, 還不到成年。 可哥硬是與那些成年人一樣在數九寒冬裡挖泥拉土揮汗如雨。 因為挖河的活兒雖然很累, 可掙工分多, 還能填飽肚子。 回來後哥哥就成了民兵排長, 那些比他年齡大的都乖乖聽他的話。

沒有其他可供選擇的出路, 可哥又不甘心就這樣在貧瘠的土地上浪費自己。 一個從未來往的我們稱呼大姨的丈夫在外地搞副業, 哥聽說後, 大雪天騎著自行車, 我坐在自行車前梁, 二姐坐在車子後座, 趁春節帶著我們去給人家拜年, 拜年是藉口, 哥的目的是想跟著人家到外地掙錢。 他騎車技術不行, 路上摔了幾次, 十幾裡路趕到人家村子時, 人家竟然不認識我們這三個“親戚”。 哥在回來路上掉了淚。

機會終於來臨。 那時煤礦在農村大批招工, 我們村也分到一個指標。 但這個指標原來不是哥哥的, 支書給了與自己關係近的人, 人家體檢填表準備走時, 他的父母去不讓去, 怕兒子到煤礦出事故, 因為我們附近村子剛有一個在煤窯砸死的人。

正在支書猶豫把指標給誰的時候, 哥哥三番五次去找支書, 加上我本家一個在村子當治保主任堂哥的說和, 哥終於如願。 他到煤礦上班不到半月內, 一個同去的鄰村老鄉就把性命丟在了幾百米的地下, 一個老鄉偷跑回家, 有幾個也準備伺機開溜, 煤礦不得不派人監督他們這些新到的工人。

可哥沒有動搖, 這並不是他有多高政治覺悟要為我國煤炭事業做貢獻,

而是他不願再回到一天工值還不到一毛錢的窮村。 哥後來對我說, 就咱家那個困難情況, 我要是回去, 恐怕成家都難。

不久哥也出了事故, 他左手中指被機器咬掉半截, 擔驚受怕之際, 哥動了要調換工作的心思。 可他兩眼一抹黑沒有可利用的關係, 腰包緊張沒有可送禮的資金, 他就用笨辦法, 經常跟勞資科長套近乎, 有事沒事到科長家走走, 幫助幹些家務活兒。

這招還真感動了科長, 加上他手指受傷的原因, 哥終於調到井上開卷車。

環境造就人,哥哥就是很好的例證。按說在煤礦開卷車也算不錯的工種了,只要把礦工安全提上來和送下去,就不會有問題。可哥後來還是離開了這裡。那年我們家正是多事之秋,我第一次高考落榜,秋天母親病重住進了地區醫院,不由得哥哥不擔心。他下班後騎車六七十裡路到醫院伺候母親,還要第二天天不亮趕回煤礦上班,當時家裡相當拮据,他不得不奔忙掙錢給母親治病。

過度的憂慮和勞累使他在工作上出現疏忽,一次往井下送人時,卷車開過了頭,幾個礦工被蹾傷,幸好沒出人命,否則事兒就大了。

一邊受批評做檢查扣工資,一邊惦念母親的病情和落榜弟弟的前途,本來就消瘦的哥更加憔悴。他說,那一陣子,我哭都沒有地方。這次事故也堅定了他離開煤礦的決心。可這又談何容易?遠比他從井下調井上複雜的多。可哥有毅力,他打聽到煤礦附近村莊一個在糧店工作的李哥想回老家工作。他準備與李哥對調,對調在八十年代初很流行,就是雙方協商後,單位辦手續,甲到乙單位工作,乙到甲單位工作,請客送禮等中間費用幾乎沒有。

可李哥僅僅有此想法,並不著急,人家畢竟在城市工作,工種也好,那時糧本還沒取消,想多吃細糧多吃油就得求售糧員通融。哥著急,怕夜長夢多,就一趟一趟到李哥家裡做工作,講李哥回來本地工作的種種好處,終於在1980年底調進了城市糧店,那年秋我考進師專。哥倆終於在城市會面。

哥並不是機會主義者,可哥能抓住機會。當糧食供應基本放開,糧店漸露頹勢時,哥又調進一家剛開張不久的商場,當時這個商場是當地的最大,貨全,生意很火。這個商場成了哥哥人生高潮和低谷的分水嶺。

可是好景不長,市場經濟大潮把哥哥供職的商場吹打的風雨飄搖,嫂子失去了在商場打掃衛生的差使,第三年,哥哥也在無奈中下崗。失去固定收入,失去了原本打算依靠一生的工作單位,哥哥心理一直難以調整,他不斷到單位找我,讓我幫忙找工作,有時也不說話,就坐在我辦公室看半天報紙。

在家裡嫂子嘟囔,他心裡煩,有時騎一輛破自行車毫無目的地在馬路上轉悠,有一次我到舊書刊市場轉,發現哥哥蹲在一個攤販前戴著花鏡看一本過期雜誌。我心裡一酸,沒敢打擾他就離開了。

我能力有限,終究沒能給哥哥找到工作,只是牽線讓嫂子找到了看自行車的差使,因為嫂子沒文化,只有幹這個不需要文化的工作。後來哥哥自己找關係在貿易街邊開了一個煙酒小賣部,還可以維持基本生活,可不到一年,因為馬路擴建,哥哥的小賣部被取消。他又在陵西路找了一個地方,還是煙酒小賣部。開始還可以,一年多後,就有地痞流氓總是去他那裡“借錢”,自然是有借無還,說是保護哥哥在這一片沒人敢欺負。

其實哥哥根本不用那個地痞保護,因為哥哥與周圍鄰居和商販搞的關係很好。這個事情哥哥一直不給我說,怕我脾氣不好,跟那個地痞打架,或找人收拾地痞,更怕地痞報復。直到停業,在閒談中哥哥透漏了原因,就這樣哥哥還說破財免災。

他這個人有時很有主張,有時很軟弱,總是與人為善,受屈後自己安慰自己,自我解脫。這可能與他多年靠自己奮鬥有關,沒有靠山,沒有經濟力量,只能委曲求全,回家還不願跟嫂子說,怕嫂子生氣。跟我有時偶爾透漏一點,但往往是欲言又止,怕我替他操心。因為他知道自己在弟弟心目中的重量。

可以說我是哥哥看著長大的,他對我操的心並不比對他的子女的少。我記得他到煤礦上班第一次回家探親,給我買的禮物是高爾基《童年》小人書。就是“開門辦學”不學文化那年月,哥回家總是翻開我的作業本看看,要我把字寫好。

我第一次高考落榜後又逢母親病重,家裡是一貧如洗,在是讓我複讀再考,還是儘快回家勞動補貼家用的選擇上,有許多親戚鄰居建議我父親讓我儘快去掙錢,哥哥卻毫不猶豫支持我複讀再考,他對父親說:我就吃夠了沒文化的苦頭,不能讓弟弟再走我的老路,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他上學。

1980年春,病入膏肓的母親不得不回到老家打發生命的最後時光。我回家時哥哥除了詳盡詢問我的學習情況,還問我有啥困難,我告訴哥哥我的眼近視了,坐在教室的最前排,也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跡。

下午哥哥就用自行車帶著我到十幾裡外的一個個人眼科門診去看。他回煤礦時專門到邯鄲的眼鏡門市給我配眼鏡,找人釘一個小木箱把眼鏡郵寄到學校。我讀師專時候哥也從煤礦調進糧店工作,他自己起火做飯,三天兩頭騎自行車帶我到他那裡吃飯。

我師專畢業分配到縣裡工作,尤其結婚後就打算在本鄉本土工作一輩子,哥從報紙上看到地區廣電局招聘編輯記者消息後,趕忙打電話鼓勵參加考試,他用自行車帶著我報名,參加考試,辦調動手續。

去年父親病重,堅持自己伺候父親,不讓我工作分心,他說,你忙吧,我自己能伺候。今年我獲獎的消息在本地報紙刊登,哥哥剪下來,裝在衣兜,見面高興地說,這不,我知道你得獎了。有了不順心的事也總是找哥哥訴說,他安慰我,給我出主意想辦法。

哥是我心靈的依靠,哥也盡自己所能為我鋪路搭橋,他想法很單純,就是盡可能讓弟弟生活的順一些。而他自己卻屢遭挫折。第二次小賣部停業後,哥哥還是不甘心,總想幹點什麼,一是他覺得自己年齡還不算大,二是生活壓力所迫使。

後來,市政府為大齡下崗職工提供就業崗位,哥哥才放棄了自己做生意的念頭。崗位是免費提供的,可要就業就必須參加考試,我在有關部門找了一個朋友詢問,是否可以對哥哥關照一下。朋友說,現在透明度高,不敢。

我給哥打氣,鼓勵他參加考試。考試前哥哥認真進行了準備。我原擔心他學歷低,怕不行。可哥真是沾了他愛讀書看報的光,在二百多人中他的成績名列第四,這個結果讓我興奮萬分,因為這二百人中大專中專文化的多的是。到城管隊上臨時班,工資五百元,可哥沒嫌少,他很珍惜這次機會。由於他肯幹,不久就升職為小隊長,管幾十號人。

前天下午我出去辦事,聽後面有人喊我,哥從後面趕來,對我說他現在雖然工資低一點,可很舒心,因為領導和同事都很信任他,國慶日舉辦系統內歌詠比賽,單位專門讓他參加,從來沒人嫌棄他這個臨時工。哥哥說,到這兒上班是我這幾年心情最舒暢的時候。

儘管挪了不少地方,可哥這人很容易滿足。沒有就業那陣子,哥的情緒相當低落,對我說,如果沒有工作他就打算與嫂子一起回老家過日子,把老家的房子收拾一下,把轉給別人的地要回來,這樣可以自食其力。

而現在哥哥完全沒有了工作沒有著落時的愁容,儘管他現在依然騎著自行車在大街奔波,可他的心情卻大為轉變。他的兒女都已成家,他也當上了爺爺,可按目前情況看,哥哥是不會安于在家照看孫子的。

這幾年我忙於生計,與哥哥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前年,我都忘了自己的生日,哥卻記得,晚上哥讓兒子給我打電話,祝我生日快樂,讓我當時就熱淚盈眶。而我卻沒有記著他的生日。

今天,在大街遇見哥哥後,晚上回家我想起哥哥的生日應該就在這幾天,就給侄子打電話詢問,侄子說都過去一個多星期了,是農曆十月初四。

農曆十月初四,我記住了哥哥的生日。明年我一定祝福他。

環境造就人,哥哥就是很好的例證。按說在煤礦開卷車也算不錯的工種了,只要把礦工安全提上來和送下去,就不會有問題。可哥後來還是離開了這裡。那年我們家正是多事之秋,我第一次高考落榜,秋天母親病重住進了地區醫院,不由得哥哥不擔心。他下班後騎車六七十裡路到醫院伺候母親,還要第二天天不亮趕回煤礦上班,當時家裡相當拮据,他不得不奔忙掙錢給母親治病。

過度的憂慮和勞累使他在工作上出現疏忽,一次往井下送人時,卷車開過了頭,幾個礦工被蹾傷,幸好沒出人命,否則事兒就大了。

一邊受批評做檢查扣工資,一邊惦念母親的病情和落榜弟弟的前途,本來就消瘦的哥更加憔悴。他說,那一陣子,我哭都沒有地方。這次事故也堅定了他離開煤礦的決心。可這又談何容易?遠比他從井下調井上複雜的多。可哥有毅力,他打聽到煤礦附近村莊一個在糧店工作的李哥想回老家工作。他準備與李哥對調,對調在八十年代初很流行,就是雙方協商後,單位辦手續,甲到乙單位工作,乙到甲單位工作,請客送禮等中間費用幾乎沒有。

可李哥僅僅有此想法,並不著急,人家畢竟在城市工作,工種也好,那時糧本還沒取消,想多吃細糧多吃油就得求售糧員通融。哥著急,怕夜長夢多,就一趟一趟到李哥家裡做工作,講李哥回來本地工作的種種好處,終於在1980年底調進了城市糧店,那年秋我考進師專。哥倆終於在城市會面。

哥並不是機會主義者,可哥能抓住機會。當糧食供應基本放開,糧店漸露頹勢時,哥又調進一家剛開張不久的商場,當時這個商場是當地的最大,貨全,生意很火。這個商場成了哥哥人生高潮和低谷的分水嶺。

可是好景不長,市場經濟大潮把哥哥供職的商場吹打的風雨飄搖,嫂子失去了在商場打掃衛生的差使,第三年,哥哥也在無奈中下崗。失去固定收入,失去了原本打算依靠一生的工作單位,哥哥心理一直難以調整,他不斷到單位找我,讓我幫忙找工作,有時也不說話,就坐在我辦公室看半天報紙。

在家裡嫂子嘟囔,他心裡煩,有時騎一輛破自行車毫無目的地在馬路上轉悠,有一次我到舊書刊市場轉,發現哥哥蹲在一個攤販前戴著花鏡看一本過期雜誌。我心裡一酸,沒敢打擾他就離開了。

我能力有限,終究沒能給哥哥找到工作,只是牽線讓嫂子找到了看自行車的差使,因為嫂子沒文化,只有幹這個不需要文化的工作。後來哥哥自己找關係在貿易街邊開了一個煙酒小賣部,還可以維持基本生活,可不到一年,因為馬路擴建,哥哥的小賣部被取消。他又在陵西路找了一個地方,還是煙酒小賣部。開始還可以,一年多後,就有地痞流氓總是去他那裡“借錢”,自然是有借無還,說是保護哥哥在這一片沒人敢欺負。

其實哥哥根本不用那個地痞保護,因為哥哥與周圍鄰居和商販搞的關係很好。這個事情哥哥一直不給我說,怕我脾氣不好,跟那個地痞打架,或找人收拾地痞,更怕地痞報復。直到停業,在閒談中哥哥透漏了原因,就這樣哥哥還說破財免災。

他這個人有時很有主張,有時很軟弱,總是與人為善,受屈後自己安慰自己,自我解脫。這可能與他多年靠自己奮鬥有關,沒有靠山,沒有經濟力量,只能委曲求全,回家還不願跟嫂子說,怕嫂子生氣。跟我有時偶爾透漏一點,但往往是欲言又止,怕我替他操心。因為他知道自己在弟弟心目中的重量。

可以說我是哥哥看著長大的,他對我操的心並不比對他的子女的少。我記得他到煤礦上班第一次回家探親,給我買的禮物是高爾基《童年》小人書。就是“開門辦學”不學文化那年月,哥回家總是翻開我的作業本看看,要我把字寫好。

我第一次高考落榜後又逢母親病重,家裡是一貧如洗,在是讓我複讀再考,還是儘快回家勞動補貼家用的選擇上,有許多親戚鄰居建議我父親讓我儘快去掙錢,哥哥卻毫不猶豫支持我複讀再考,他對父親說:我就吃夠了沒文化的苦頭,不能讓弟弟再走我的老路,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他上學。

1980年春,病入膏肓的母親不得不回到老家打發生命的最後時光。我回家時哥哥除了詳盡詢問我的學習情況,還問我有啥困難,我告訴哥哥我的眼近視了,坐在教室的最前排,也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跡。

下午哥哥就用自行車帶著我到十幾裡外的一個個人眼科門診去看。他回煤礦時專門到邯鄲的眼鏡門市給我配眼鏡,找人釘一個小木箱把眼鏡郵寄到學校。我讀師專時候哥也從煤礦調進糧店工作,他自己起火做飯,三天兩頭騎自行車帶我到他那裡吃飯。

我師專畢業分配到縣裡工作,尤其結婚後就打算在本鄉本土工作一輩子,哥從報紙上看到地區廣電局招聘編輯記者消息後,趕忙打電話鼓勵參加考試,他用自行車帶著我報名,參加考試,辦調動手續。

去年父親病重,堅持自己伺候父親,不讓我工作分心,他說,你忙吧,我自己能伺候。今年我獲獎的消息在本地報紙刊登,哥哥剪下來,裝在衣兜,見面高興地說,這不,我知道你得獎了。有了不順心的事也總是找哥哥訴說,他安慰我,給我出主意想辦法。

哥是我心靈的依靠,哥也盡自己所能為我鋪路搭橋,他想法很單純,就是盡可能讓弟弟生活的順一些。而他自己卻屢遭挫折。第二次小賣部停業後,哥哥還是不甘心,總想幹點什麼,一是他覺得自己年齡還不算大,二是生活壓力所迫使。

後來,市政府為大齡下崗職工提供就業崗位,哥哥才放棄了自己做生意的念頭。崗位是免費提供的,可要就業就必須參加考試,我在有關部門找了一個朋友詢問,是否可以對哥哥關照一下。朋友說,現在透明度高,不敢。

我給哥打氣,鼓勵他參加考試。考試前哥哥認真進行了準備。我原擔心他學歷低,怕不行。可哥真是沾了他愛讀書看報的光,在二百多人中他的成績名列第四,這個結果讓我興奮萬分,因為這二百人中大專中專文化的多的是。到城管隊上臨時班,工資五百元,可哥沒嫌少,他很珍惜這次機會。由於他肯幹,不久就升職為小隊長,管幾十號人。

前天下午我出去辦事,聽後面有人喊我,哥從後面趕來,對我說他現在雖然工資低一點,可很舒心,因為領導和同事都很信任他,國慶日舉辦系統內歌詠比賽,單位專門讓他參加,從來沒人嫌棄他這個臨時工。哥哥說,到這兒上班是我這幾年心情最舒暢的時候。

儘管挪了不少地方,可哥這人很容易滿足。沒有就業那陣子,哥的情緒相當低落,對我說,如果沒有工作他就打算與嫂子一起回老家過日子,把老家的房子收拾一下,把轉給別人的地要回來,這樣可以自食其力。

而現在哥哥完全沒有了工作沒有著落時的愁容,儘管他現在依然騎著自行車在大街奔波,可他的心情卻大為轉變。他的兒女都已成家,他也當上了爺爺,可按目前情況看,哥哥是不會安于在家照看孫子的。

這幾年我忙於生計,與哥哥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前年,我都忘了自己的生日,哥卻記得,晚上哥讓兒子給我打電話,祝我生日快樂,讓我當時就熱淚盈眶。而我卻沒有記著他的生日。

今天,在大街遇見哥哥後,晚上回家我想起哥哥的生日應該就在這幾天,就給侄子打電話詢問,侄子說都過去一個多星期了,是農曆十月初四。

農曆十月初四,我記住了哥哥的生日。明年我一定祝福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