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陝西省銅川市王益區

王益區(Wangyi District)位於陝西省銅川市中部, 是銅川市原政治、經濟、金融、文化、商貿中心, 也是銅川北市區(老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益區轄紅旗街、桃園、七一路、青年路、王家河、王益六個街道辦事處和黃堡鎮, 總人口21萬, 總面積162.2平方千米, 區人民政府駐健康路。

擁有耀州窯博物館、炭科溝遺址、前峁遺址、興元寺塔等景區或遺址。

中文名稱

王益區

外文名稱

Wangyi District

別 名

同官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中國陝西省銅川市

下轄地區

6街道1鎮

政府駐地

七一路街道健康路

電話區號

0919

郵政區碼

727000

地理位置

陝西關中盆地北部

面 積

162.2平方公里

人 口

21萬

方 言

中原官話-關中片-東府小片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玉華宮、香山

機 場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火車站

銅川站, 銅川南站

車牌代碼

陝B

行政代碼

610202

建制沿革

北魏太平直君七年(446年), 始設銅官縣, 縣治在今王益區王益街道高坪村附近, 隸屬雍州北地郡。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 銅官縣改為同官縣。 從隋代至清代, 雖然隸屬多有改變, 但都基本上沿襲了同官縣建制。 民國35年(1946年)7月, 同官縣改稱銅川縣。 1958年4月5日, 撤銷銅川縣建制, 設立銅川市。

王益區原名銅川市城區。 1980年4月5日, 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報經國務院同意, 銅川市設立城區、郊區兩個市轄區人民政府, 均屬縣級建制, 並於5月1日正式辦公, 同時, 中共銅川市委批准成立了中共銅川市城區委員會。

城區區委駐地七一路原工委辦公地點, 城區人民政府駐地健康路。 城區管轄面積約20平方公里, 時轄城關、青年路、五一路、七一路、紅旗街、桃園、黃堡街、王家河、焦坪、王石凹10個街道辦事處, 74個居委會, 28個家委會

1984年及1987年的2次區劃變更後, 城區轄1個鎮、2個鄉、4個街道辦事處, 面積162.2平方公里。

2000年2月18日, 經國務院批准,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更名通知:銅川市城區更名為王益區。 4月18日, 區政府舉行掛牌儀式, 正式更名為王益區。

2003年7月28日, 王益區委區政府遷入紅旗街原市委市政府機關大樓辦公。

2010年9月26日, 王家河鎮政府更名為王家河街道辦事處。

風景名勝

耀州窯博物館

耀州窯博物館

耀州窯博物館位於銅川市王益區黃堡鎮西南, 這裡是聞名中外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耀州窯遺址”所在地。

耀州窯是中國歷史名窯, 與定、汝、哥、鈞五大名窯齊名, ;其代表產品宋代刻花青瓷被譽為“中國北方刻花青瓷之冠”, 在中國古陶瓷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樹一幟。

古耀州遺址“十裡窯場”留下了極為豐富和珍貴的制瓷作坊、窯爐遺址遺跡以及陶瓷文物。

大香山寺

大香山寺

舊志記載, 大香山寺興于符秦(351-384年), 盛于姚秦(384-417年)。 姚秦時, 全國上下篤信佛法, 有“有十室九空”之說。 香山是姚秦的發祥地, 大香山寺隨之興盛。

隋代曾在香山附近的照金建神得寺及佛塔, 供有舍利子等物。 唐代前幾任皇帝均崇信佛教, 且香山寺乃京畿近邑, 周圍佛事興盛。 宋雍熙年間(984-987年), 敕建勝果院于中鋒, 並建白雀寺等, 大香山佛教又一次興盛起來。 至於明代, 左龍麓、左佩玄父子經營于前, 喬世寧捐山場之後, 大香山寺產增多, 境域迅速擴大, 修建日多, 大香山佛教又一次進入興盛時期。 大香山寺已成一座佛教名寺。

玉華寺

玉華寺

位於銅川北境的玉華山中,因唐三藏法師玄奘譯經圓寂於此而名顯於海內外。玄奘法師在玉華寺四年譯經682卷,其中所譯600卷《大盤若經》和10卷《成唯織論》最為著名,由此玉華寺也成為世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玉華寺前身又稱仁智宮、玉華宮,始建于唐高祖,鼎盛于太宗、高宗之時。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六月,正在玉華宮養病避暑的太宗皇帝,在這“不起而遊覽,不鳳而清涼”的玉華仙境,一時想到還在長安弘福寺冒著炎暑苦譯佛經的玄奘法師,便敕召法師來玉華休養。其時,玄奘法師四十九歲,本為盛年,可是由於西行取經積歲勞苦,健康狀況已大不佳。皇帝恩顧,玄奘便欣然應召。途中,太宗還不時遣使探望,一再叮嚀要徐緩行進,不得使法師顛簸勞頓。這是玄奘首次來玉華山。

玉華寺

位於銅川北境的玉華山中,因唐三藏法師玄奘譯經圓寂於此而名顯於海內外。玄奘法師在玉華寺四年譯經682卷,其中所譯600卷《大盤若經》和10卷《成唯織論》最為著名,由此玉華寺也成為世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玉華寺前身又稱仁智宮、玉華宮,始建于唐高祖,鼎盛于太宗、高宗之時。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六月,正在玉華宮養病避暑的太宗皇帝,在這“不起而遊覽,不鳳而清涼”的玉華仙境,一時想到還在長安弘福寺冒著炎暑苦譯佛經的玄奘法師,便敕召法師來玉華休養。其時,玄奘法師四十九歲,本為盛年,可是由於西行取經積歲勞苦,健康狀況已大不佳。皇帝恩顧,玄奘便欣然應召。途中,太宗還不時遣使探望,一再叮嚀要徐緩行進,不得使法師顛簸勞頓。這是玄奘首次來玉華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