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要考試?這位校長的解讀很到位

這個星期, 是北京的考試季。

小學、中學忙著命題、考試、監考、閱卷、分析, 忙得不亦樂乎;連幼稚園也來湊熱鬧——今天下班走在電梯裡, 碰到祖孫二人:一個五歲的小女孩騎著一輛小車子, 看來沒有玩夠, 跟奶奶講條件, 奶奶說, 回家複習好識字與計算, 再出來玩, 否則沒門!我問:幼稚園也考試嗎?奶奶說, 是呀, 明天考語文和數學!

看著小女孩噘著一張嘴, 不情願地跟在奶奶後面回家, 還真把我嚇了一跳。 看來, 考試已經成為全民的一個痛點。

這幾年, 教育部門、學界和家長等對考試進行了激烈的爭論, 抨擊者有之,

否定者有之。 但是“說歸說, 叫歸叫”, 考試在學校依然存在、照舊進行。 一個家長問我:就是不明白, 為什麼要考試?

在中國, 考試古已有之, 隋朝開始開科取士, 就是通過考試, 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 不過古時的考試就是一張卷子, 就是一篇文章定終身。 清末, 現代學校進入中國, 出現了多學科的課程, 出現了課堂教學, 考試也就變得豐富起來, 一般地, 教學生學習什麼學科, 就要考什麼學科。 高考也是這樣。

凱洛夫在《教育學》中, 把考試定為教學的五個環節之一。 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教師的備課、上課、輔導、作業和考試, 是教學的一個完整的結構, 體現了學習的意義和價值。

考試主要有兩種目的:一是檢測考試者對某方面知識或技能的掌握程度,

像中小學的期末考試就是此類;二是檢驗考試者是否已經具備獲得某種資格的基本能力, 如古代的科舉考試, 今天的高考, 還有公務員考試等。 所以從這兩種目的看, 考試可以分為效果考試和資格考試。 期末舉行的全北京中小學的考試, 就是效果考試。

為什麼中小學要進行期末考試?我想主要有這樣一些價值:

一是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有效的試卷, 既有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檢測, 也有對基本方法、基本經驗的檢測, 還有對基本思想以及思維、情感、價值觀的檢測。 一個學生經過了一個學期、20個周的學習, 總得需要檢測一下掌握了多少知識、形成了多少能力、遷移了多少方法、培養了多少思維、養成了多少習慣等,

顯然, 學校是幫助學生成長的地方, 不能不講品質和效能, 稀裡糊塗地過生活。 所以, 作為教學過程的一部分, 考試是必須的, 也是必要的, 就像吃飯要喝水一樣, 實在沒有爭論的必要。

二是幫助教師診斷課堂教學。 每個學科內容、方向、結構和意義不一樣, 一個班40多個學生參與學習, 教師的教學方法也不一樣, 教學效果也會不一樣。 班級授課制最大的問題是不可以實現“因材施教”, 雖然我們努力如此, 但實際上做起來十分困難, 或者幾乎沒有可能。 那麼, 如果沒有考試, 就沒有了對課堂教學的診斷, 老師就無法摸清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也無法改進自己的教學, 教學就會走入歧途和無效, 也就無法保證教學品質。

所以, 作為教學診斷的一部分, 考試是必須的, 也是必要的, 就像吃飯要喝水一樣, 實在沒有爭論的必要。

三是從效果考試最終走向資格考試是一個過程。 中考成績, 決定是否上高中、上哪所高中;高考成績, 決定是否上大學、讀哪所大學;公務員考試、事業編考試、碩士博士考試、出國考試……這樣的資格考試, 一定是從效果考試開始的, 只有參加一系列的效果考試, 才能形成素質和能力, 走向資格考試。 國家選拔和甄別人才, 就是通過資格考試, 是“一錘定音”的, 孩子們不可以回避。 所以, 作為成長過程的一部分, 考試是必須的, 也是必要的, 就像吃飯要喝水一樣, 實在沒有爭論的必要。

但是, 為什麼學生怕考試分數、家長怕成績排序、老師怕考試砸鍋?那是因為我們的考試已經異化了——把效果考試與資格考試等同起來,

當成了“鞭打”老師、學生和家長的工具了!我認為, 不是考試本身出了問題, 而是考試的人出了問題。

我們必須回歸考試的本質功能, 正確地對待考試。

對學生來說, 考試是必須接受的——因為是學生, 是學習的一部分, 也是生長的一個完整的過程。

要心平氣和地對待分數——考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態度, 是接受生活磨難的一個考驗。

要認真地對待考試分數——那是對自己學業檢測的一個結果, 是發現問題的過程, 是改進學習態度、方法的起點, 是成長成人的因數, 是將來走向社會、服務社會、貢獻社會的基礎。

對家長來說, 要辯證看待考試——考試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學生天然的職責,沒有必要大驚小怪,說風涼話,要堅決支持自己的孩子從效果考試走向資格考試,將來更好地進入社會幹事、創業。

要正確地對待分數——無關乎出現兩種現象:或者考得很好,或者考得不好。考得好了要總結經驗,多鼓勵孩子,繼續取得優異的學業成績;如果考試有些問題,就要幫助孩子分析,尋找到丟分的原因,總結教訓,請教教師,教給方法,不斷改進,繼續前進。因為是效果考試,距離資格考試還有很長的路,尚有改進的空間和時間,大可不必火冒三丈、懲罰孩子,特別是鞭打孩子的心靈,造成一生的傷害。

要合理地對待孩子——人是由差異的,有的孩子聰明一些,有些孩子努力一些,有些孩子細緻一些……因為人的差異導致了考試分數的不同。一次考試分數不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也不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幸福。人都是在不斷變化中長大的,只要我們給予支援、給予關愛,相信孩子一定發展的很好,要學會靜等花開的聲音。

對學校來說,要有正確的考試思想——考試不是為了考住學生、考倒老師,也不是為了給學生排名、鞭打孩子的心靈,而是一個教學的過程,是一種學業檢測的功能,要把考試分數作為一個資料來使用,如評判一個學生的學業情況,提出態度、方法、習慣的改進意見,幫助孩子不斷地成長;診斷一位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改進教學的基礎,加強教學基本功訓練,改進教學策略和方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要有正確的考試方法——命題要科學,適應學生學習和認知的實際,不僅檢測“四基”,還要檢測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達成學以致用的目的。

要有正確的考試態度——回歸到考試的檢測功能和手段價值,認真扎實地組織考試,客觀公正地評判試卷,細緻嚴謹地分析成績,發現問題,認真梳理,尋找到學校的教學方向和提高教學效果的方法,適時進行調整教學關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如其讓考試不斷地異化,不如讓考試回歸到本來的功能和價值。

| 作者高峰 系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校長

內容來源 | 中國教師報

是學生天然的職責,沒有必要大驚小怪,說風涼話,要堅決支持自己的孩子從效果考試走向資格考試,將來更好地進入社會幹事、創業。

要正確地對待分數——無關乎出現兩種現象:或者考得很好,或者考得不好。考得好了要總結經驗,多鼓勵孩子,繼續取得優異的學業成績;如果考試有些問題,就要幫助孩子分析,尋找到丟分的原因,總結教訓,請教教師,教給方法,不斷改進,繼續前進。因為是效果考試,距離資格考試還有很長的路,尚有改進的空間和時間,大可不必火冒三丈、懲罰孩子,特別是鞭打孩子的心靈,造成一生的傷害。

要合理地對待孩子——人是由差異的,有的孩子聰明一些,有些孩子努力一些,有些孩子細緻一些……因為人的差異導致了考試分數的不同。一次考試分數不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也不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幸福。人都是在不斷變化中長大的,只要我們給予支援、給予關愛,相信孩子一定發展的很好,要學會靜等花開的聲音。

對學校來說,要有正確的考試思想——考試不是為了考住學生、考倒老師,也不是為了給學生排名、鞭打孩子的心靈,而是一個教學的過程,是一種學業檢測的功能,要把考試分數作為一個資料來使用,如評判一個學生的學業情況,提出態度、方法、習慣的改進意見,幫助孩子不斷地成長;診斷一位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改進教學的基礎,加強教學基本功訓練,改進教學策略和方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要有正確的考試方法——命題要科學,適應學生學習和認知的實際,不僅檢測“四基”,還要檢測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達成學以致用的目的。

要有正確的考試態度——回歸到考試的檢測功能和手段價值,認真扎實地組織考試,客觀公正地評判試卷,細緻嚴謹地分析成績,發現問題,認真梳理,尋找到學校的教學方向和提高教學效果的方法,適時進行調整教學關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如其讓考試不斷地異化,不如讓考試回歸到本來的功能和價值。

| 作者高峰 系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校長

內容來源 | 中國教師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