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千針萬線魚水情——記第一屆四川省文明家庭唐明現家庭

□本報記者 徐楊

2018年1月, 74歲高齡的唐明現老人已經開始惦記起7個月後的“八一”建軍節。 與過去35年一樣, 老人今年也計畫背著自己縫的布鞋和鞋墊, 挨個走進攀枝花的軍營, 看望心中最掛念的人民子弟兵。

千針萬線納出魚水情深。 唐明現老人的家庭, 被推選為第一屆四川省文明家庭。

雖然容顏已老, 唐明現仍心靈手巧。 見到老人時, 一枚頂針套在她的指端, 銀針來回穿插, 彩色的絲線在手中飛舞, 鞋墊上已呈現出“牡丹花開”“鴛鴦戲水”“燕子歸巢”等圖案。 35年來, 老人彎腰納鞋的身影, 一直與歲月定格。

唐明現的丈夫張思成曾是一名鐵道兵,

上世紀80年代唐明現和愛人兩地分居, 家庭和感情生活遭遇雙重阻力。 在政府的幫助下, 唐明現一家從農村老家遷居攀枝花, 全家人從此幸福團聚。 從那時起, 一抹情愫在唐明現的心中深藏, 她想為人民子弟兵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1982年, 廠區車間主任建議唐明現為部隊做一些布鞋。 她很快就做好了20雙布鞋, 並寄到雲南老山前線。 而這一寄, 唐明現做鞋的手就再也沒有停下來。 1982年到2018年的35年間, 唐明現做了上萬雙愛心布鞋和1.2萬雙鞋墊, 送給了駐攀部隊和全國各地多個部隊的人民子弟兵。 穿過她做的布鞋的官兵們, 親切地稱她為“布鞋奶奶”。

200多雙布鞋整齊羅列, 200多雙鞋墊排成三排, 仿佛一排排穿著迷彩服的戰士,

站著挺拔的軍姿。 “這些要送給消防隊, 這些要送給森林武警, 這些要送到軍分區……”指著這些布鞋、鞋墊, 老人說:“我要抓緊時間做, 怕趕不上建軍節。 ”

唐明現的家位於東區銀江鎮馬家灣社區, 房子面積不足30平方米, 房間四處堆放著已做好的布鞋和鞋墊, 還有一台陪伴老人近40年的老式縫紉機。 其實, 唐明現一家生活並不寬裕, 長期患病吃藥耗去老兩口大部分退休工資, 但她做布鞋卻從不計成本。 每年, 唐明現老人為官兵們做鞋和鞋墊, 大約要花去3000多元。

老伴張思成和兒女們很支持唐明現老人的“布鞋事業”, 一家人都加入到做鞋的隊伍, 週末或者平時有空, 子女們都會趕到老人的家中, 幫助她納鞋或者縫縫鞋墊。

“以後我要是走了, 子女們會將我的‘布鞋事業’繼承下去。 ”老人欣慰地說。

“被老人35年如一日的擁軍情所感動, 我也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馬家灣社區居委會主任劉戀說, 唐明現老人為部隊官兵做鞋的事蹟令每一位攀枝花人動容, 這是攀枝花“軍愛民、民擁軍”的典型先進事蹟, 是值得代代相傳的佳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