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東順德人養鰻魚得心應手,奧秘是什麼?

在全國水產養殖總體構成和區域分佈中, 珠三角是主產區, 地位顯赫, 具有示範和導向作用, 其一舉一動就是行業的晴雨錶。

而順德區就是珠三角的核心區, 它是佛山市5個行政轄區之一, 常住人口246萬人, 其中戶籍人口122萬人。 該區境內以江河沖積平原為主, 河湧交錯, 土地肥沃, 池塘星羅棋佈, 發展水產養殖業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

該區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 工商業獲得率先發展, 經濟繁榮, 社會進步。 其基礎之一就是擁有發達的水產養殖業。 該區水產養殖業已經實現了專業化生產、區域化佈局和社會化服務。 該區水產養殖品種已經完成了由傳統大宗養殖品種向名優新甚至特種養殖品種的更新換代, 在該區諸多名優特水產養殖品種中, 鰻魚養殖業的表現更為強勁。 全世界鰻魚屬共有13個種, 主要生長於熱帶及溫帶地區水域, 除歐洲鰻及美洲鰻分佈在大西洋外,

其餘均分佈在印度洋及太平洋區域。 其中, 日本鰻魚主要分佈在中國長江、閩江、珠江流域、海南島及江河湖泊中, 也是開放利用最充分的一個品種。 該魚具有較高的食用營養和藥用保健價值, 市場需求強勁, 其中以日本市場為之最。 在改革開放過程中, 鰻魚被廣東尤其是順德人成功引進, 順德鰻魚養殖從業者創造性地研發出了土池養鰻這一極具地方特色的養殖模式及其技術, 通過進一步試驗、示範和推廣, 成為當地水產養殖主導品種和全國主產區之一。 鰻魚養殖業具有一定的神秘性, 一是至今該魚尚未攻克親本培育和苗種繁育技術, 開展該魚養殖的苗種需要捕撈天然苗, 而每年天然魚苗量有多有少,
需要靠天收;二是該魚國際市場集中度很高, 主要是日本, 這就決定了該魚養殖是一個以國際市場供求為導向的外向型創匯漁業。 筆者一直關注順德水產養殖業, 其中之一就是土池養鰻, 這一個兩頭不著邊的細分水產行業激起了筆者的好奇心, 筆者一直渴望探求其奧秘。 而機會就在不期中到來了。

2018年1月17日至20日, 全國鰻鱺現代產業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鰻鱺產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集美大學水產學院教授江興龍博士以及該中心技術負責人、集美大學水產學院專業講師鄭偉剛一行應邀到廣東調研土池養鰻業, 而根據廣東省海洋與漁業技術推廣總站領導批示, 筆者全程陪同他們到順德等地開展此次專題調研,

一路走下來, 廣東鰻魚業尤其是土池養鰻業的整體輪轂和顯著特徵逐漸清晰且躍然紙上, 讓人們為廣東漁業尤其是鰻魚養殖從業者的創造性勞動鼓與呼, 而肅然起敬, 為人們該行業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

第一站:順德區勒流鎮興義村,

主要調研鰻農即從事鰻魚養殖的漁農戶, 他們的鰻魚養殖生產和市場經營小而活, 活力十足。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是世界農業古國和大國之一,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而當下農業生產實行的是以土地等基本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和由村集體發包和農戶承包或標包為特徵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以漁業為例, 因為村集體擁有的養殖池塘數量和面積有限, 僧多粥少, 這就決定了普通漁農戶只能包到三、五口魚塘面積三、五十畝, 而且三、五年輪流一次, 這就是現實的基本漁業生產力。

像順德區勒流鎮江義村, 該村是一個水產養殖專業村, 擁有魚塘兩、三千畝, 主要採用招投標形式由漁農戶承包經營, 承包期平均為三年。該村發展水產養殖條件優越,例如過去,該村就是以土池養鰻馳名遐邇,目前,一批像加州鱸等比較效益高和更具市場競爭力的品種逐步脫穎而出,鰻魚養殖逐步縮小,例如,2017年,該村兩三千畝池塘中只有二、三百畝占10%被人們用於養殖鰻魚。在順德區南祥飼料集團總經理魏健輝的陪同下,筆者和江興龍教授一行在該村實地考察了一個姓名叫做吳勁松的鰻魚養殖戶,他承包了三口魚塘,總面積近四十畝,最大一口池塘面積有十幾畝,其他兩口只有七八畝。過去,他主要養殖加州鱸,因為加州鱸市場行情一路走高,吸引了更多人投包魚塘發展加州鱸養殖業,此舉推高了塘租,目前,江義村的池塘塘租已被標高到了1.5—1.6萬元/畝。就在此高成本倒逼下,他決定另闢蹊徑改養鰻魚,2016年末,他以14—15元/尾購進苗種,以3000尾/畝的放養密度投放到魚塘中進行商品魚養殖,目前,該批魚已經達到菜鰻規格,平均畝產超過1噸,塘頭收購價格是11.5萬元/噸,而綜合養殖成本是6萬元/畝,平均畝利潤超過5萬元,這是一個罕見的好年景,這就土池養鰻兩年讓他獲得二百萬元以上的純收入。

該典型極具代表性,絕大多數鰻魚甚至其他塘魚養殖戶都是這一模式,其代表的體制是一個開放型的生產經營體制,具有產權明晰、利益直接和機制靈活的特點,船小好掉頭,活力十足。像鰻魚養殖專業戶吳勁松,他開展土池養鰻,上游有苗種捕撈、培育商為他提供苗種,中游有飼料廠、藥廠和器材加工製造商為其提飼料、藥品及其添加劑和水泵、增氧機、攪拌機以及搭建保溫大棚,國家漁業主管部門尤其是水產技術推廣機構示範推廣該魚養殖技術,下游有魚仲介上塘頭收購,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池塘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及技術把鰻魚苗種養成商品魚。根據筆者觀察,他每天的工作簡單、單一,主要是通過物理例如換水、加水,開啟增氧機,化學例如施放藥物消毒殺蟲滅菌和生物方法例如定期投放益生菌和藻類,調節水質、調養水體,把水養肥、養活,改良池塘底質環境,為該魚健康生長營造一個優良的外部環境,其次就是投喂飼料,他將專業飼料廠按照配方加工生產的鰻魚粉料進行充分攪拌將其加工製作成糜狀、團狀投喂給鰻魚,投喂強度以平均半個小時吃完為宜,同時,根據天氣尤其是溫度變化、魚的攝食和生長、健康狀況進行動態加減調整,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飼料的功效。正是有一個社會化服務體系,他就能心無旁騖和專心致志地鑽研他的養殖技術,最終獲得成功。

第二站:順德區北滘鎮林頭村,到信興大廈走訪廣東省鰻魚業協會,主要調研全省鰻魚養殖業基本情況,窺豹一斑便知大體也。

在這裡,筆者陪同江興龍教授一行和該協會專職副秘書長劉光玖舉行了座談,劉光玖副秘書長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該協會近年的工作,主要依法維權、行業自律,團結會員,引領鰻魚業從業者,打造順德乃至廣東鰻魚品牌,實施品牌及產業化發展戰略,推進廣東鰻魚業的發展,其中之一就是發展會員。到2017年底為止,廣東省鰻魚業協會共有會員180多人,其中副會長以上領導會員都是龍頭企業,理事都是大戶,會員遍佈全省。因為鰻魚業是一個集中度極高的水產養殖細分行業,其主產區主要集中在佛山的順德、江門的臺山、惠州的惠城區等地,因此,其會員集中度也很高,主要是順德人,順德在鰻魚產業中仍是非常關鍵的一環。早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順德人就開創了國內土池馴化養殖鰻魚的先河。順德人養過日本鰻、歐洲鰻、美洲鰻和黑耳鰻魚,最終把主導品種定在日本鰻上。數鰻魚喜歡在清潔、無污染的水域棲身,是世界上最純淨的水中生物。由於該魚至今尚不能人工繁殖,只能來源於大自然產的鰻苗和科學精細的生態養殖,這一特點讓在離順德百公里之外的臺山市就成為養殖鰻魚的絕佳之地,這裡的氣候、土壤及純淨水源、植被生態環境,有利於出產高品質的鰻魚。因此,在珠三角經濟一體化、區域融合發展的背景下,順德鰻魚產業的養殖環節逐漸彙聚到了臺山,“臺山鰻魚”還成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且隨著鰻魚產業的發展和壯大,順德區憑藉強大的企業實力、國際一流的設備以及科學完善品質安全控制體系等優勢,已經成為鰻魚加工、物流等的總部基地。“中國鰻魚看廣東,廣東鰻魚看順德”。順德區是中國鰻魚之鄉,順德人開創的國內土池養殖鰻魚方法以及生產加工環節追求的精細與科學,承載著“創新、合作、誠信”的順德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工匠精神的體現。如今“順德總部+臺山養殖基地”的養鰻新格局正影響著全球鰻魚消費市場,成為牽動全球鰻魚產業鏈條的重要一環。

第三站:臺山市端芬鎮,主要到廣東省鰻魚業協會監事長會員單位—遠巨集集團開展調研,該集團是全省乃至全國鰻魚業骨幹,是該行業的龍頭企業,該集團大而強,實力強勁。

遠宏集團是由江蘇南通企業家徐遠宏先生一手創辦的鰻魚業龍頭企業,該企業是按照實施一條魚工程即開發一個品種、深化一門科學、打造一個產業和造福一方群眾這個思路發展起來的,即以鰻魚為中心打造一條產業鏈,其中主線就是鰻魚養殖,最初,該企業主要是到全國鰻魚主產區收購鰻魚苗,接著就是開展苗種培育,就此,在江蘇南通、廣東順德構建了鰻魚培苗場,將鰻魚苗培育成為鰻魚種,提供給其他鰻魚養殖企業或鰻魚養殖戶開展土池或水泥池養殖,在此基礎上,在全國選點建設商品鰻魚養殖場,其中之一就是在臺山市端芬鎮建設了這一處占地面積五千畝的商品鰻魚養殖基地,副線就是鰻魚養殖環境監測、專用飼料加工、藥物製作和鰻魚市場流通以及加工出口,就像有油點擴散一樣,該企業逐步發展壯大,最終成就了一個遠宏集團。目前,運宏集團總部和主要培苗場就設在順德,是一個高度集中的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船大好壓浪,該集團不但大而全而且大而強,實力強勁,在鰻魚行業內外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廣東省鰻魚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劉光玖強力推薦下,在遠宏集團辦公室主任徐愛甯陪同下,筆者和江興龍教授一行前往江門臺山端芬鎮到遠巨集集團鰻魚養殖基地開展調研。該基地創建於二十多年前,是該集團將一片淺海灘塗圍墾區整治改造興建而成,該養殖場占地五千多畝,由300多口平均水深1.5—2米面積10—15畝的池塘組成,每口池塘的供排水系統獨立分置,為把技術和管理措施落到實處,該集團將該養殖基地分為9個分場,主要養殖規格鰻,即專門用於加工烤鰻的商品鰻魚。目前,該養殖場300多口池塘放滿了正在健康生長和茁壯成長的商品日本鰻魚。在鰻魚市場行情一路走高的大背景下,此舉將會讓集團獲得極大的收益。以一口平均面積15畝的魚塘為例,畝產一噸規格商品鰻魚,每口魚塘產魚15噸,每噸鰻魚塘頭收購價格為22萬元/畝,平均綜合生產成本為6萬元,一口魚塘就能產生利潤240萬元。該集團的膽識、眼光是建立集團大而全和大而強的實力以及過去數十年經營經驗積累和生產技術功力積澱之上的,是天道酬勤的結果。

鰻魚業具有法律、市場和技術三大風險,其中在法律和市場上,大家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最終決定成敗得失的是技術,技術就是核心競爭力。讓人感動的是該集團領導層對水產養殖尤其是現代水產養殖新技術的渴求,他們深知水產的核心技術就是養水,好水養好魚,當他們知道可以運用臭氧和紫外線進行水體殺蟲、滅菌和消毒就虛心諮詢、認真請教,這一點印證了這一句人們常用的話,比你優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勤奮和努力,這也是為什麼以遠宏集團為代表的廣東鰻魚業之所以基業長青和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筆者此次陪同江興龍教授一行調研土池養鰻業,四天三站,一個養鰻戶、一個鰻魚業協會、一個鰻魚業龍頭企業,就像傳統中國畫中的白描畫,寥寥數筆,透視了一個行業,揭示了一個行業的秘密,希望該秘密能夠吸引更多人關注該行業,推進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承包期平均為三年。該村發展水產養殖條件優越,例如過去,該村就是以土池養鰻馳名遐邇,目前,一批像加州鱸等比較效益高和更具市場競爭力的品種逐步脫穎而出,鰻魚養殖逐步縮小,例如,2017年,該村兩三千畝池塘中只有二、三百畝占10%被人們用於養殖鰻魚。在順德區南祥飼料集團總經理魏健輝的陪同下,筆者和江興龍教授一行在該村實地考察了一個姓名叫做吳勁松的鰻魚養殖戶,他承包了三口魚塘,總面積近四十畝,最大一口池塘面積有十幾畝,其他兩口只有七八畝。過去,他主要養殖加州鱸,因為加州鱸市場行情一路走高,吸引了更多人投包魚塘發展加州鱸養殖業,此舉推高了塘租,目前,江義村的池塘塘租已被標高到了1.5—1.6萬元/畝。就在此高成本倒逼下,他決定另闢蹊徑改養鰻魚,2016年末,他以14—15元/尾購進苗種,以3000尾/畝的放養密度投放到魚塘中進行商品魚養殖,目前,該批魚已經達到菜鰻規格,平均畝產超過1噸,塘頭收購價格是11.5萬元/噸,而綜合養殖成本是6萬元/畝,平均畝利潤超過5萬元,這是一個罕見的好年景,這就土池養鰻兩年讓他獲得二百萬元以上的純收入。

該典型極具代表性,絕大多數鰻魚甚至其他塘魚養殖戶都是這一模式,其代表的體制是一個開放型的生產經營體制,具有產權明晰、利益直接和機制靈活的特點,船小好掉頭,活力十足。像鰻魚養殖專業戶吳勁松,他開展土池養鰻,上游有苗種捕撈、培育商為他提供苗種,中游有飼料廠、藥廠和器材加工製造商為其提飼料、藥品及其添加劑和水泵、增氧機、攪拌機以及搭建保溫大棚,國家漁業主管部門尤其是水產技術推廣機構示範推廣該魚養殖技術,下游有魚仲介上塘頭收購,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池塘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及技術把鰻魚苗種養成商品魚。根據筆者觀察,他每天的工作簡單、單一,主要是通過物理例如換水、加水,開啟增氧機,化學例如施放藥物消毒殺蟲滅菌和生物方法例如定期投放益生菌和藻類,調節水質、調養水體,把水養肥、養活,改良池塘底質環境,為該魚健康生長營造一個優良的外部環境,其次就是投喂飼料,他將專業飼料廠按照配方加工生產的鰻魚粉料進行充分攪拌將其加工製作成糜狀、團狀投喂給鰻魚,投喂強度以平均半個小時吃完為宜,同時,根據天氣尤其是溫度變化、魚的攝食和生長、健康狀況進行動態加減調整,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飼料的功效。正是有一個社會化服務體系,他就能心無旁騖和專心致志地鑽研他的養殖技術,最終獲得成功。

第二站:順德區北滘鎮林頭村,到信興大廈走訪廣東省鰻魚業協會,主要調研全省鰻魚養殖業基本情況,窺豹一斑便知大體也。

在這裡,筆者陪同江興龍教授一行和該協會專職副秘書長劉光玖舉行了座談,劉光玖副秘書長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該協會近年的工作,主要依法維權、行業自律,團結會員,引領鰻魚業從業者,打造順德乃至廣東鰻魚品牌,實施品牌及產業化發展戰略,推進廣東鰻魚業的發展,其中之一就是發展會員。到2017年底為止,廣東省鰻魚業協會共有會員180多人,其中副會長以上領導會員都是龍頭企業,理事都是大戶,會員遍佈全省。因為鰻魚業是一個集中度極高的水產養殖細分行業,其主產區主要集中在佛山的順德、江門的臺山、惠州的惠城區等地,因此,其會員集中度也很高,主要是順德人,順德在鰻魚產業中仍是非常關鍵的一環。早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順德人就開創了國內土池馴化養殖鰻魚的先河。順德人養過日本鰻、歐洲鰻、美洲鰻和黑耳鰻魚,最終把主導品種定在日本鰻上。數鰻魚喜歡在清潔、無污染的水域棲身,是世界上最純淨的水中生物。由於該魚至今尚不能人工繁殖,只能來源於大自然產的鰻苗和科學精細的生態養殖,這一特點讓在離順德百公里之外的臺山市就成為養殖鰻魚的絕佳之地,這裡的氣候、土壤及純淨水源、植被生態環境,有利於出產高品質的鰻魚。因此,在珠三角經濟一體化、區域融合發展的背景下,順德鰻魚產業的養殖環節逐漸彙聚到了臺山,“臺山鰻魚”還成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且隨著鰻魚產業的發展和壯大,順德區憑藉強大的企業實力、國際一流的設備以及科學完善品質安全控制體系等優勢,已經成為鰻魚加工、物流等的總部基地。“中國鰻魚看廣東,廣東鰻魚看順德”。順德區是中國鰻魚之鄉,順德人開創的國內土池養殖鰻魚方法以及生產加工環節追求的精細與科學,承載著“創新、合作、誠信”的順德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工匠精神的體現。如今“順德總部+臺山養殖基地”的養鰻新格局正影響著全球鰻魚消費市場,成為牽動全球鰻魚產業鏈條的重要一環。

第三站:臺山市端芬鎮,主要到廣東省鰻魚業協會監事長會員單位—遠巨集集團開展調研,該集團是全省乃至全國鰻魚業骨幹,是該行業的龍頭企業,該集團大而強,實力強勁。

遠宏集團是由江蘇南通企業家徐遠宏先生一手創辦的鰻魚業龍頭企業,該企業是按照實施一條魚工程即開發一個品種、深化一門科學、打造一個產業和造福一方群眾這個思路發展起來的,即以鰻魚為中心打造一條產業鏈,其中主線就是鰻魚養殖,最初,該企業主要是到全國鰻魚主產區收購鰻魚苗,接著就是開展苗種培育,就此,在江蘇南通、廣東順德構建了鰻魚培苗場,將鰻魚苗培育成為鰻魚種,提供給其他鰻魚養殖企業或鰻魚養殖戶開展土池或水泥池養殖,在此基礎上,在全國選點建設商品鰻魚養殖場,其中之一就是在臺山市端芬鎮建設了這一處占地面積五千畝的商品鰻魚養殖基地,副線就是鰻魚養殖環境監測、專用飼料加工、藥物製作和鰻魚市場流通以及加工出口,就像有油點擴散一樣,該企業逐步發展壯大,最終成就了一個遠宏集團。目前,運宏集團總部和主要培苗場就設在順德,是一個高度集中的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船大好壓浪,該集團不但大而全而且大而強,實力強勁,在鰻魚行業內外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廣東省鰻魚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劉光玖強力推薦下,在遠宏集團辦公室主任徐愛甯陪同下,筆者和江興龍教授一行前往江門臺山端芬鎮到遠巨集集團鰻魚養殖基地開展調研。該基地創建於二十多年前,是該集團將一片淺海灘塗圍墾區整治改造興建而成,該養殖場占地五千多畝,由300多口平均水深1.5—2米面積10—15畝的池塘組成,每口池塘的供排水系統獨立分置,為把技術和管理措施落到實處,該集團將該養殖基地分為9個分場,主要養殖規格鰻,即專門用於加工烤鰻的商品鰻魚。目前,該養殖場300多口池塘放滿了正在健康生長和茁壯成長的商品日本鰻魚。在鰻魚市場行情一路走高的大背景下,此舉將會讓集團獲得極大的收益。以一口平均面積15畝的魚塘為例,畝產一噸規格商品鰻魚,每口魚塘產魚15噸,每噸鰻魚塘頭收購價格為22萬元/畝,平均綜合生產成本為6萬元,一口魚塘就能產生利潤240萬元。該集團的膽識、眼光是建立集團大而全和大而強的實力以及過去數十年經營經驗積累和生產技術功力積澱之上的,是天道酬勤的結果。

鰻魚業具有法律、市場和技術三大風險,其中在法律和市場上,大家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最終決定成敗得失的是技術,技術就是核心競爭力。讓人感動的是該集團領導層對水產養殖尤其是現代水產養殖新技術的渴求,他們深知水產的核心技術就是養水,好水養好魚,當他們知道可以運用臭氧和紫外線進行水體殺蟲、滅菌和消毒就虛心諮詢、認真請教,這一點印證了這一句人們常用的話,比你優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勤奮和努力,這也是為什麼以遠宏集團為代表的廣東鰻魚業之所以基業長青和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筆者此次陪同江興龍教授一行調研土池養鰻業,四天三站,一個養鰻戶、一個鰻魚業協會、一個鰻魚業龍頭企業,就像傳統中國畫中的白描畫,寥寥數筆,透視了一個行業,揭示了一個行業的秘密,希望該秘密能夠吸引更多人關注該行業,推進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