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了洛陽人能更好的買房,他們2017年一直在做這件事!

2017年過去了, 你有沒有為買房操碎了心

買房難, 難, 難, 但你依然風雨無阻地奔走在買房的路上, 為你點贊。

與此同時, 和利時地產機構,

也新鮮出爐了一份2017洛陽房地產市場年度監測報告, 給迷茫的你指點一下迷津。

先來看看全國樓市及洛陽樓市的年度關鍵字:

全國樓市關鍵字:

“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樓市四限時代“限購、限貸、限價、限售”、“租售同權”之“租購並舉”“共有產權房”。

洛陽樓市關鍵字:

地鐵、自貿區、供不應求、“政策年”。

2017年洛陽樓市整體表現:

數據來源於:和利時統計房管局相關資料

2017年全年度洛陽商品房總體供應414.85萬平方米, 2016年全年度總體供應446.63萬方, 同比減少7.66%, 2017年全年度商品房銷售總體面積467.27萬平方米, 2016年全年度總體銷售686.97萬方, 同比減少47.02%, 2017年度商品房銷售均價5955元/平方米, 2016年總體銷售均價為5018元/平方米, 同比增加15.73%。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 2017年度總體供應同比有所減少, 而總體銷售確實大幅下降, 2016年全年銷量都屬於高位走勢, 但價格無明顯波動, 整體居於平穩, 2017年全年雖整體銷量無大的起伏, 但價位上浮明顯, 整體波動較大。

從2015年至2017年, 洛陽樓市整體供銷大致分為三種情況:2015年供大於求(庫存量為76.56萬方);2016年為供需平衡;2017年為供不應求。 2015年上半年各大開發商入市節奏較緩慢, 減少了產品的供應量, 而進入下半場, 由於國家對於房地產的各項利好政策,

使得各大開發商紛紛加緊產品入市, 加大產品的供應量, 導致年底出現“家底豐厚”的局面, 因此總體需求沒有消化整體供應, 且房價也一直保持中位水準;2016年整個樓市雖看似平穩, 但實則去庫存明顯(總體減少163.78萬方), 主要是因國家強烈去庫存的政策促使, 加之2016年整個金融形勢的下行態勢, 對房地產影響較大, 各大開發商也是紛紛進行產品促銷來以價換量, 房價一度有下跌趨勢。

2017年伊始,市場整體就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特別是上半年,各大在售項目可謂是“門可羅雀”,整體存量很快被搶購一空,使得2017年上半年出現無房可售的局面,市場整體供不應求,房價也是出現不斷的上漲趨勢,一度呈現高位走勢,充分體現了“物以稀為貴”。在經歷了半年之久的樓市搶房潮之後,從6月份開始,政府出臺了嚴厲的限價政策,以及銀行利率也不斷上調,還有對各大在售樓盤進行嚴格監管,出臺各項監管措施,嚴厲打擊違規售房行為,使得高調了半年的樓市迅速陷入“沉寂”。縱觀整個2017年樓市出現的“兩極分化”現象,主要原因是:

1、市場整體前期土地儲備不足及2016年強烈去庫存致使上半年整體供不應求;

2、政府嚴厲限價政策及銀行利率不斷上調,使得市場回歸平穩;

3、投機性需求被擠壓,市場整體歸為剛需;

4、上半年樓市火爆使得需求量被一定量的透支。

但進入10月份之後,市場整體供應開始大幅增加,特別是土地方面,各大房企開始紛紛拿地,政府也開始一定的放量;銷量方面也因香榭裡蘭溪11月份的開盤盛況,使得市場整體在這個寒冷的冬季有了小幅的回暖之勢;整體房價也是隨著主城區周邊區域銷量的遞增,使得整體房價有小幅上漲趨勢。

2017年洛陽房地產整體供應概況分析

洛陽房地產整體供應情況

從2017年全年度供應資料可以可以看出,2017年全年度整體供應面積414.85萬方,同比2016年(總體供應446.63萬方)減少7.66%,2017年全年度總體供應套數38749套,同比2016年(總體供應41964套)減少8.3%;其中2017年全年度住宅總體供應面積300.03萬方,同比2016年(住宅供應337.39萬方)減少12.45%,2017年全年度非住宅供應面積114.82萬方,同比2016年(108.64萬方)增加5.38%。

從2017年全年度洛陽總體供應資料來看,同比2016年總體有所下降,其中住宅供應方面下降明顯,而非住宅卻有所增加。但不論資料方面有何走勢,2017年實際市場的供應都是呈低位運行的,且2017年整個上半年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雖2016年政府並沒有進行大幅的供應,但因前期庫存量較高,因此市場還處於較為平穩的發展態勢。

但縱觀近幾年市場整體的供應量,政府一直有所調控,沒有大規模的進行放量。且經過長期的需求去化(特別是經過2016年政府政策扶持,強烈去庫存),使得供需有所失衡,2017年整個有半年時間都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因此政府從10月份開始加大對土地方面進行的供應,且11月份也出現了土地供應的一個爆發期。雖政府對市場有所放量,但整個供應端還是處於低位走勢,並沒有使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有所緩解,且2018年雖會有新品入市,但多為高端改善型產品,對剛需市場不會有大的改善。

2017年洛陽各區域備案成交情況

注:以上為房管局當月實際備案資料,因政策及個別樓盤自身原因,實際成交與備案資料會有一定出入

從各區域房管局備案資料來看,洛龍區居於首位,高新區其次,瀍河區第三。洛龍區全年備案42.55萬方,高新區全年備案37.65萬方,瀍河區全年備案31.55萬方,而經開區從備案資料上來看,居於最後,整體備案14.31萬方。

從2017年全年備案資料來看,全年住宅共備案207.74萬方,與上面全年銷售資料(406.06萬方)還是有很大的出入,主要是因限價調控政策使得高於基準價的房源無法備案,以及各方面眾所周知的原因,使得備案資料與市場銷售資料有嚴重出入。

從統計資料來看,商業產品總體備案11.68萬方,資料方面雖有出入,但依然可為市場分析做參考。由此可看出,商業產品還是屬於高風險物業的存在,一直以來都較難去化,尤其是近幾年,隨著商業產品類型的多樣化,多數開發商也採取以租代售及自持的經營模式,因此造成商業產品銷售方面的數位窘境。

2017年度洛陽房地產價格概況分析

1、2017年1-12月整體價格走勢

2017年全年度洛陽樓市整體均價為5955元/㎡,同比2016年(5018元/㎡)增加15.73%,其中住宅均價5787元/㎡,同比2016年(4931元/㎡)增加14.79%,非住宅均價7023元/㎡,同比2016年(6191元/㎡)增加11.85%。

從2017年度價格走勢來看,整體價格一直處於上升趨勢,特別是住宅價格同比有明顯上漲。由此可見,2017年度洛陽樓市整體出現的供不應求局面使得價格大幅上漲,雖資料價格與市場實際價格有明顯出入,但同比來看,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價格漲幅最快的為上半年,在售樓盤因庫存告急,使得“物以稀為貴”,造成價格出現大幅攀升。從市場走勢來看,進入下半年整體價格有些許回落,主要是因核心城區高價樓盤均無房可售,整體成交量轉移至主城區周邊區域,這些區域的整體價位與主城區相較有一定差距,因此使得整體均價有走低趨勢。

今年以來,洛陽樓市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房價,而漲幅最明顯的就是洛龍區,僅僅三個月時間就從以往四位數的5字頭漲至8字頭9字頭,甚至到五位數,可謂是成倍增長。房價之所以瘋漲,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整體無房可售,因此“物以稀為貴”造成整體的量價齊升,整體價格階梯式的上漲就持續了將近半年之久。因此政府在6月份開始,出臺了嚴厲的限價調控政策,銀行方面也對利率進行了上調。自調控政策以來,樓市明顯出現了質的變化,尤其是進入7月份往後,整個市場就開始歸於理性,房價方面也基本回歸一個平穩的發展態勢。

洛陽房地產中短期市場預測

盤點2017,四個方面影響房地產市場走勢:第一,調控收緊但不同地區出現了不同的房產銷售熱點。例如一些大型開發公司多個項目開盤售罄,南京十盤連開、武漢頻頻清盤等,代表了2017年熱點城市市場火爆的一種現象,說明消費者對後市比較看好。第二,各路房企拿地熱情依然不減。今年一、二線城市調控嚴厲,但各大房企拿地熱情不減,2017年全國土地收益又創歷史新高,洛陽也是一地難求,各路房企對後續市場很有信心。第三,國家政策方面沒有鬆動。不管是限購、限貸、限價還是限售,都沒有任何鬆動的跡象。第四,金融政策慢慢趨緊。各地都出現按揭放款利率上浮,或是取消首套房貸款優惠折扣的現象。

2017年政策和市場的變化,決定了2018年的形勢。2018年中國經濟依然走追求高品質發展的路徑,經濟增速將維持目前低速。在貨幣政策的選擇上,“穩中偏緊”是堅持的重要原則,“去杠杆、去通道、禁資金池”等動作將加快落實。另外,行業制度在加快住房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方面,十九大之後已經定調,各項措施將加快落實。

第一,房地產稅加速出臺。房地產稅作為長效機制的重要“構件”,2018年有可能將房產稅納入立法議程、明確落地時間。第二,加快建設租賃市場。2018年租賃房建設會在更多城市鋪開,也會採取更多的供地模式保證市場良好運行。第三,控制房價絕不動搖,調控政策仍繼續,明年市場的成交量可能會比今年要降低。將堅持“房住不炒、分類調控、因城施策”的政策基調。加強供求關係的把控,並不僅僅是為了控制大漲,也是為了保證不會出現大跌,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傳統的靠銀根放鬆、投資拉動經濟發展告一段落,房地產新的發展模式已經確定下來,因此對於行業和企業來講應該儘快適應新的行業環境,確定新的發展戰略並加以實施。

供應層面:201年洛陽市場整體呈現低位元運行狀態,上面年整體呈現供不應狀態,進入下半年,市場迅速由“求大於供”向“供求平衡”轉變。17年銷售的火熱局面使得開發企業資金充足,土地購置意向愈發強烈,但土地市場供應放緩,使得市場周轉減慢,雖有一定的市場放量,但未來市場投放多為高端改善型產品,對剛需市場不會有大的改善。

和利時地產機構市場部

2018年1月16日

2017年伊始,市場整體就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特別是上半年,各大在售項目可謂是“門可羅雀”,整體存量很快被搶購一空,使得2017年上半年出現無房可售的局面,市場整體供不應求,房價也是出現不斷的上漲趨勢,一度呈現高位走勢,充分體現了“物以稀為貴”。在經歷了半年之久的樓市搶房潮之後,從6月份開始,政府出臺了嚴厲的限價政策,以及銀行利率也不斷上調,還有對各大在售樓盤進行嚴格監管,出臺各項監管措施,嚴厲打擊違規售房行為,使得高調了半年的樓市迅速陷入“沉寂”。縱觀整個2017年樓市出現的“兩極分化”現象,主要原因是:

1、市場整體前期土地儲備不足及2016年強烈去庫存致使上半年整體供不應求;

2、政府嚴厲限價政策及銀行利率不斷上調,使得市場回歸平穩;

3、投機性需求被擠壓,市場整體歸為剛需;

4、上半年樓市火爆使得需求量被一定量的透支。

但進入10月份之後,市場整體供應開始大幅增加,特別是土地方面,各大房企開始紛紛拿地,政府也開始一定的放量;銷量方面也因香榭裡蘭溪11月份的開盤盛況,使得市場整體在這個寒冷的冬季有了小幅的回暖之勢;整體房價也是隨著主城區周邊區域銷量的遞增,使得整體房價有小幅上漲趨勢。

2017年洛陽房地產整體供應概況分析

洛陽房地產整體供應情況

從2017年全年度供應資料可以可以看出,2017年全年度整體供應面積414.85萬方,同比2016年(總體供應446.63萬方)減少7.66%,2017年全年度總體供應套數38749套,同比2016年(總體供應41964套)減少8.3%;其中2017年全年度住宅總體供應面積300.03萬方,同比2016年(住宅供應337.39萬方)減少12.45%,2017年全年度非住宅供應面積114.82萬方,同比2016年(108.64萬方)增加5.38%。

從2017年全年度洛陽總體供應資料來看,同比2016年總體有所下降,其中住宅供應方面下降明顯,而非住宅卻有所增加。但不論資料方面有何走勢,2017年實際市場的供應都是呈低位運行的,且2017年整個上半年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雖2016年政府並沒有進行大幅的供應,但因前期庫存量較高,因此市場還處於較為平穩的發展態勢。

但縱觀近幾年市場整體的供應量,政府一直有所調控,沒有大規模的進行放量。且經過長期的需求去化(特別是經過2016年政府政策扶持,強烈去庫存),使得供需有所失衡,2017年整個有半年時間都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因此政府從10月份開始加大對土地方面進行的供應,且11月份也出現了土地供應的一個爆發期。雖政府對市場有所放量,但整個供應端還是處於低位走勢,並沒有使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有所緩解,且2018年雖會有新品入市,但多為高端改善型產品,對剛需市場不會有大的改善。

2017年洛陽各區域備案成交情況

注:以上為房管局當月實際備案資料,因政策及個別樓盤自身原因,實際成交與備案資料會有一定出入

從各區域房管局備案資料來看,洛龍區居於首位,高新區其次,瀍河區第三。洛龍區全年備案42.55萬方,高新區全年備案37.65萬方,瀍河區全年備案31.55萬方,而經開區從備案資料上來看,居於最後,整體備案14.31萬方。

從2017年全年備案資料來看,全年住宅共備案207.74萬方,與上面全年銷售資料(406.06萬方)還是有很大的出入,主要是因限價調控政策使得高於基準價的房源無法備案,以及各方面眾所周知的原因,使得備案資料與市場銷售資料有嚴重出入。

從統計資料來看,商業產品總體備案11.68萬方,資料方面雖有出入,但依然可為市場分析做參考。由此可看出,商業產品還是屬於高風險物業的存在,一直以來都較難去化,尤其是近幾年,隨著商業產品類型的多樣化,多數開發商也採取以租代售及自持的經營模式,因此造成商業產品銷售方面的數位窘境。

2017年度洛陽房地產價格概況分析

1、2017年1-12月整體價格走勢

2017年全年度洛陽樓市整體均價為5955元/㎡,同比2016年(5018元/㎡)增加15.73%,其中住宅均價5787元/㎡,同比2016年(4931元/㎡)增加14.79%,非住宅均價7023元/㎡,同比2016年(6191元/㎡)增加11.85%。

從2017年度價格走勢來看,整體價格一直處於上升趨勢,特別是住宅價格同比有明顯上漲。由此可見,2017年度洛陽樓市整體出現的供不應求局面使得價格大幅上漲,雖資料價格與市場實際價格有明顯出入,但同比來看,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價格漲幅最快的為上半年,在售樓盤因庫存告急,使得“物以稀為貴”,造成價格出現大幅攀升。從市場走勢來看,進入下半年整體價格有些許回落,主要是因核心城區高價樓盤均無房可售,整體成交量轉移至主城區周邊區域,這些區域的整體價位與主城區相較有一定差距,因此使得整體均價有走低趨勢。

今年以來,洛陽樓市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房價,而漲幅最明顯的就是洛龍區,僅僅三個月時間就從以往四位數的5字頭漲至8字頭9字頭,甚至到五位數,可謂是成倍增長。房價之所以瘋漲,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整體無房可售,因此“物以稀為貴”造成整體的量價齊升,整體價格階梯式的上漲就持續了將近半年之久。因此政府在6月份開始,出臺了嚴厲的限價調控政策,銀行方面也對利率進行了上調。自調控政策以來,樓市明顯出現了質的變化,尤其是進入7月份往後,整個市場就開始歸於理性,房價方面也基本回歸一個平穩的發展態勢。

洛陽房地產中短期市場預測

盤點2017,四個方面影響房地產市場走勢:第一,調控收緊但不同地區出現了不同的房產銷售熱點。例如一些大型開發公司多個項目開盤售罄,南京十盤連開、武漢頻頻清盤等,代表了2017年熱點城市市場火爆的一種現象,說明消費者對後市比較看好。第二,各路房企拿地熱情依然不減。今年一、二線城市調控嚴厲,但各大房企拿地熱情不減,2017年全國土地收益又創歷史新高,洛陽也是一地難求,各路房企對後續市場很有信心。第三,國家政策方面沒有鬆動。不管是限購、限貸、限價還是限售,都沒有任何鬆動的跡象。第四,金融政策慢慢趨緊。各地都出現按揭放款利率上浮,或是取消首套房貸款優惠折扣的現象。

2017年政策和市場的變化,決定了2018年的形勢。2018年中國經濟依然走追求高品質發展的路徑,經濟增速將維持目前低速。在貨幣政策的選擇上,“穩中偏緊”是堅持的重要原則,“去杠杆、去通道、禁資金池”等動作將加快落實。另外,行業制度在加快住房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方面,十九大之後已經定調,各項措施將加快落實。

第一,房地產稅加速出臺。房地產稅作為長效機制的重要“構件”,2018年有可能將房產稅納入立法議程、明確落地時間。第二,加快建設租賃市場。2018年租賃房建設會在更多城市鋪開,也會採取更多的供地模式保證市場良好運行。第三,控制房價絕不動搖,調控政策仍繼續,明年市場的成交量可能會比今年要降低。將堅持“房住不炒、分類調控、因城施策”的政策基調。加強供求關係的把控,並不僅僅是為了控制大漲,也是為了保證不會出現大跌,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傳統的靠銀根放鬆、投資拉動經濟發展告一段落,房地產新的發展模式已經確定下來,因此對於行業和企業來講應該儘快適應新的行業環境,確定新的發展戰略並加以實施。

供應層面:201年洛陽市場整體呈現低位元運行狀態,上面年整體呈現供不應狀態,進入下半年,市場迅速由“求大於供”向“供求平衡”轉變。17年銷售的火熱局面使得開發企業資金充足,土地購置意向愈發強烈,但土地市場供應放緩,使得市場周轉減慢,雖有一定的市場放量,但未來市場投放多為高端改善型產品,對剛需市場不會有大的改善。

和利時地產機構市場部

2018年1月16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