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今日臘八 吉林省嚴寒預警升到黃色 最低溫將達

長熱集團搶修人員在戶外對漏點進行帶溫帶壓搶修 圖片來自@長春發佈

環衛工人白大姐眉毛和頭髮上結滿冰霜

人民大街與解放大路交會處, 交警正在執勤 本組稿件除署名外 新文化記者 蔣盛松 攝

公交預熱工頂著嚴寒檢查車輛情況

列車補水工等待給列車補水本組圖片 除署名外均為相關部門供圖

-37.5℃, 這是昨天我省的最低氣溫。

“這天, 早市買了塊豆腐, 掉地上彎腰撿的功夫, 成凍豆腐了, 摳都摳不下來。 ”

“都說風像媽媽的手, 溫柔地撫摸著我們, 今天媽肯定不咋開心。 ”

“都說東北的電線杆是甜的, 我仔細品嘗了, 今天的尤其特別非常甜。 ”

昨天, 小編一個哥們出去晨跑了, 回來給我發微信炫耀:“一點都不冷, 我穿個小棉襖晨跑, 現在很清醒,口齒伶俐,我”到現在也沒發來下文。

“昨天冷沒事,今天暖和就行了。 ”

幼稚了不是,今天可能比今天還冷,刺不刺激,驚不驚喜。

吉林省氣象臺1月23日15時22分發佈嚴寒黃色和藍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吉林東部和南部、遼源東部、通化北部、白山北部、長白山保護區最低氣溫將達到-35℃以下,白城北部、松原北部、長春大部、四平東部、遼源西部、吉林西北部、通化中部、白山南部、延邊西部最低氣溫將達到-32℃以下。省人影和氣防指、省安委會、省減災委聯合提醒,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打完這些字,小編手都要凍僵了,不說了,焐手去了……)

如果我告訴你, 昨天我省的最低溫是-37.5℃,卻還不是最冷,今天還可能更冷,你是不是得崩潰?

昨天到底多冷,已經沒有詞來形容了,用刷爆朋友圈裡的一個段子來說吧:“我滴媽呀! 這天氣,能出來見面的都是生死之交, 能出來工作的都是亡命之徒,能出來約會的絕對都是真愛!! 太陽還叫太陽嗎?那就是冰箱裡的燈........”

到底多冷?

最低溫達到了-37.5℃

昨天到底多冷?還是用氣象資料來說明吧。受強冷空氣影響,1月23日早晨吉林省出現嚴寒天氣,其中扶余、榆樹、舒蘭、蛟河、煙筒山、磐石、樺甸、輝南、遼源市區、東豐、靖宇、江源、通化縣、二道、羅子溝等15站最低氣溫在-32℃以下,蛟河、磐石、東豐、靖宇和二道等5站最低氣溫在-35℃以下,東豐和靖宇最低氣溫都在-37℃以下,最低出現在東豐,達-37.5℃。長春昨天最低溫達到了-28.1℃,榆樹突破了-32℃。昨天,全省平均氣溫比往年低了6℃。

對於這樣的數字,雖然您已經看得很吃驚了,但我想告訴你的是,這並不是歷史的極值。據氣象臺專業人士介紹,雖然這幾天已經很冷了,但這也很正常,因為對於我們東北來說,1月份都是最冷的時段。這一次的低溫,還不足以突破歷史極值。根據歷史資料記錄,我省最冷出現在1970年1月份,樺甸最低溫達到-45℃;輝南達到-43℃,長春市的最低溫也達到了-36.5℃;最近的2001年1月份,我省最低溫也突破了-40℃。但持續時間這麼長、範圍影響這麼大,卻在歷史上是很少見的,很可能可以打破近五年甚至近十年的歷史記錄。

冷還會持續?

今天還會更冷!

聽完上面這些,你是不是覺得已經夠冷了,難道還不夠?答案是:今天還會更冷!

昨天,嚴寒預警升級了!吉林省氣象臺1月23日15時22分發佈嚴寒黃色和藍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吉林東部和南部、遼源東部、通化北部、白山北部、長白山保護區最低氣溫將達到-35℃以下,白城北部、松原北部、長春大部、四平東部、遼源西部、吉林西北部、通化中部、白山南部、延邊西部最低氣溫將達到-32℃以下。省減災委、省安委會、省人影和氣防指聯合提醒: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吉林省氣象局和吉林省衛生計生委1月23日15時43分繼續聯合發佈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氣象條件黃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受較強冷空氣東移影響,我省大部地區氣溫將繼續下降,氣象條件容易引起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復發或加重,請注意做好預防工作。省人影和氣防指、省安委會、省減災委聯合提醒,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連結

今冬以來最強雨雪冰凍天氣來襲

預計23日夜間至28日,我國將出現今冬以來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為嚴重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其中陝西、河南、安徽、浙江等6省部分地區有暴雪,局部大暴雪,局地積雪可達40釐米以上。雨雪過後,緊接著就是冰凍,多地將創下這個冬天氣溫的最低值,福建北部、廣東北部及廣西北部氣溫將跌破冰點。國家防總已就低溫雨雪防禦工作作出部署。 綜合央視等

■關注

那些在室外工作的人,你們辛苦了

女交警:貼著熱貼,凍得直流淚

“冷!”“一陣風吹來,眼淚就不受控制流出來了……”“手套裡、鞋子裡、腰上、腿上都得貼著熱貼,那也扛不住……”面對嚴寒,女交警們沒有退縮,雖然寒冷,卻依然站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寒冬中指揮交通。

“每年都有那麼幾天非常冷,但我們也不會退縮。”長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朝陽大隊四中隊教導員劉君娥說,每當趕上特別冷的天氣,女警們主要的“裝備”就是熱貼。

劉君娥介紹,中隊的女警需要負責解放大路人民大街到建設街段的勤務,早上七點上崗,八點半結束。“一個班兒下來,如果說凍哭了毫不為過。”參加一線勤務崗位十餘年的劉君娥表示,為了減輕女警的工作壓力,中隊會進行多班次換崗的方式,“將一個半小時的崗分成三段,每隔半小時換一個人,這樣能好一點,但每次站完崗,都凍得直哆嗦。”

列車客運員:一宿夜班迎70多趟列車

“都起來了,一會兒列車要進站了!”23日淩晨1時許,長春站客運值班主任柴小龍叫醒大家,準備迎旅客列車進站。

雖然起來時很困,可大家還是在最短的時間裡整理好制服,來到月臺上,“到了月臺的那一刻,再困也凍得精神了,那風直割臉。”柴小龍說。

後半夜上崗的客運員要一直堅持到8時30分才能下班,“一宿夜班下來得迎70多趟列車。”

列車補水工:鞋凍硬了得堅持補完水

40多歲的韓冰是一名列車補水工,“每趟列車進站都得補水。補水井就在兩列車軌道中間,車沒進站就要去井水等著。這幾天冷,站在井邊等一會兒,鞋就凍透了。”韓冰說,“本來就冷,列車進站時,就站在車旁邊,還帶過來一陣風,就更冷了。”

韓冰說,每次列車進站,補水工至少要補滿三節車廂的水,有時不小心水濺濕了手套、鞋子,在風裡一會就凍硬了,手在手套裡打彎都費勁。不管出現什麼情況,都得堅持把補水工作完成。

鍋爐工:已經一個多月沒回家了

58歲的董長征是銘晟熱力的鍋爐工,已經幹了20多年了。每天半夜,是公司進煤的時間,他要在到煤廠幫著卸煤,“卸煤時是每天最冷的時候,不等煤卸完就凍透了。”

為了讓居民家暖和起來,作為鍋爐工班長,他已經一個多月沒回家了。除了正常的司爐工作外,他還要負責投放生石灰、尿素、火堿等,在保證供熱的同時,還要保證環保達標。

公交預熱工:一夜熱兩遍車

王雪松是位90後小夥子,今年25歲,是長春公交集團南通公司10車隊修理工,除了修車,他還有一項工作是熱車,“每天半夜12點前到車隊,開始第一遍熱車,不然怕第二天打不著火,乘客沒辦法乘車。”他和其他夥伴要把停在室外66路車全部熱一遍,一夜熱兩遍車下來,身上沒有一點熱乎的地方。

80後朱傳寶是巴士公司62路車隊的修理工,每天晚上最冷的時候,他要先查看防凍液、刹車,然後檢查是否漏氣;發動機正常運轉後,才算完成一輛。一夜下來,每個人平均要熱十多輛車,“一夜爬上爬下的,遇上有問題的,要及時修理,有時一夜都沒時間回車隊暖和,可一想到乘客早上乘車,自己再冷點也不覺得什麼了。”

■服務

今日臘八別忘喝碗臘八粥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今天是中國傳統的“臘八節”,除了要保護好下巴以外,要喝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

製作臘八粥,不同體質的人、不同年齡的人,選料有講究。老人消化功能不好,不要放糯米,可以放燕麥,再加些豆類,黑芝麻、核桃仁,這樣補腎;中青年人:喜歡吃什麼就放什麼,可適當多放些板栗、蓮子等堅果,不過痛風病人不適合吃豆類;兒童的消化功能還不完善,最好不要放糯米,可以放一些香蕉;糖尿病人最好不喝臘八粥,實在想喝,選料時不要放穀類,可以放些小碴子和薏仁米;心腦血管患者可在粥里加些薏仁米,可以降壓。

極寒天謹防兒童凍傷

長春連續幾日降溫,接連上演“寒劇”。處於極寒天氣,如果保護不好,孩子的手腳等處可能就會出現凍瘡、開裂,臉部皮膚也被寒風皴了,嚴重的還會被凍傷。兒科專家提醒家長們,孩子發生凍傷,做到及時正確處理,家長切莫慌張。

長春市兒童醫院二外科(燒傷)主治醫師馬麗娜介紹,發生凍傷時,如有條件可讓患者進入溫暖的房間,給予溫暖的飲料,使患者的體溫儘快提高。同時將凍傷的部位浸泡在38℃~42℃的溫水中,水溫不宜超過45℃,浸泡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如果凍傷發生在野外,無條件進行熱水浸浴,可將凍傷部位放在自己或救助者的懷中取暖,同樣可起到熱水浴的作用,使受凍部位迅速恢復血液迴圈。在對凍傷進行緊急處理時,絕不可將凍傷部位用雪塗擦,或用火烤,這樣作只能加重損傷。“凍傷部位可以塗抹一些凍傷膏、甘油或者維生素類含油脂的軟膏,隨後一定要帶孩子到專業醫院就醫,讓專業醫生進行處理。”

本組稿件除署名外

新文化記者 馮豔 趙春剛 劉暄 王躍

現在很清醒,口齒伶俐,我”到現在也沒發來下文。

“昨天冷沒事,今天暖和就行了。 ”

幼稚了不是,今天可能比今天還冷,刺不刺激,驚不驚喜。

吉林省氣象臺1月23日15時22分發佈嚴寒黃色和藍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吉林東部和南部、遼源東部、通化北部、白山北部、長白山保護區最低氣溫將達到-35℃以下,白城北部、松原北部、長春大部、四平東部、遼源西部、吉林西北部、通化中部、白山南部、延邊西部最低氣溫將達到-32℃以下。省人影和氣防指、省安委會、省減災委聯合提醒,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打完這些字,小編手都要凍僵了,不說了,焐手去了……)

如果我告訴你, 昨天我省的最低溫是-37.5℃,卻還不是最冷,今天還可能更冷,你是不是得崩潰?

昨天到底多冷,已經沒有詞來形容了,用刷爆朋友圈裡的一個段子來說吧:“我滴媽呀! 這天氣,能出來見面的都是生死之交, 能出來工作的都是亡命之徒,能出來約會的絕對都是真愛!! 太陽還叫太陽嗎?那就是冰箱裡的燈........”

到底多冷?

最低溫達到了-37.5℃

昨天到底多冷?還是用氣象資料來說明吧。受強冷空氣影響,1月23日早晨吉林省出現嚴寒天氣,其中扶余、榆樹、舒蘭、蛟河、煙筒山、磐石、樺甸、輝南、遼源市區、東豐、靖宇、江源、通化縣、二道、羅子溝等15站最低氣溫在-32℃以下,蛟河、磐石、東豐、靖宇和二道等5站最低氣溫在-35℃以下,東豐和靖宇最低氣溫都在-37℃以下,最低出現在東豐,達-37.5℃。長春昨天最低溫達到了-28.1℃,榆樹突破了-32℃。昨天,全省平均氣溫比往年低了6℃。

對於這樣的數字,雖然您已經看得很吃驚了,但我想告訴你的是,這並不是歷史的極值。據氣象臺專業人士介紹,雖然這幾天已經很冷了,但這也很正常,因為對於我們東北來說,1月份都是最冷的時段。這一次的低溫,還不足以突破歷史極值。根據歷史資料記錄,我省最冷出現在1970年1月份,樺甸最低溫達到-45℃;輝南達到-43℃,長春市的最低溫也達到了-36.5℃;最近的2001年1月份,我省最低溫也突破了-40℃。但持續時間這麼長、範圍影響這麼大,卻在歷史上是很少見的,很可能可以打破近五年甚至近十年的歷史記錄。

冷還會持續?

今天還會更冷!

聽完上面這些,你是不是覺得已經夠冷了,難道還不夠?答案是:今天還會更冷!

昨天,嚴寒預警升級了!吉林省氣象臺1月23日15時22分發佈嚴寒黃色和藍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吉林東部和南部、遼源東部、通化北部、白山北部、長白山保護區最低氣溫將達到-35℃以下,白城北部、松原北部、長春大部、四平東部、遼源西部、吉林西北部、通化中部、白山南部、延邊西部最低氣溫將達到-32℃以下。省減災委、省安委會、省人影和氣防指聯合提醒: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吉林省氣象局和吉林省衛生計生委1月23日15時43分繼續聯合發佈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氣象條件黃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受較強冷空氣東移影響,我省大部地區氣溫將繼續下降,氣象條件容易引起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復發或加重,請注意做好預防工作。省人影和氣防指、省安委會、省減災委聯合提醒,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連結

今冬以來最強雨雪冰凍天氣來襲

預計23日夜間至28日,我國將出現今冬以來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為嚴重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其中陝西、河南、安徽、浙江等6省部分地區有暴雪,局部大暴雪,局地積雪可達40釐米以上。雨雪過後,緊接著就是冰凍,多地將創下這個冬天氣溫的最低值,福建北部、廣東北部及廣西北部氣溫將跌破冰點。國家防總已就低溫雨雪防禦工作作出部署。 綜合央視等

■關注

那些在室外工作的人,你們辛苦了

女交警:貼著熱貼,凍得直流淚

“冷!”“一陣風吹來,眼淚就不受控制流出來了……”“手套裡、鞋子裡、腰上、腿上都得貼著熱貼,那也扛不住……”面對嚴寒,女交警們沒有退縮,雖然寒冷,卻依然站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寒冬中指揮交通。

“每年都有那麼幾天非常冷,但我們也不會退縮。”長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朝陽大隊四中隊教導員劉君娥說,每當趕上特別冷的天氣,女警們主要的“裝備”就是熱貼。

劉君娥介紹,中隊的女警需要負責解放大路人民大街到建設街段的勤務,早上七點上崗,八點半結束。“一個班兒下來,如果說凍哭了毫不為過。”參加一線勤務崗位十餘年的劉君娥表示,為了減輕女警的工作壓力,中隊會進行多班次換崗的方式,“將一個半小時的崗分成三段,每隔半小時換一個人,這樣能好一點,但每次站完崗,都凍得直哆嗦。”

列車客運員:一宿夜班迎70多趟列車

“都起來了,一會兒列車要進站了!”23日淩晨1時許,長春站客運值班主任柴小龍叫醒大家,準備迎旅客列車進站。

雖然起來時很困,可大家還是在最短的時間裡整理好制服,來到月臺上,“到了月臺的那一刻,再困也凍得精神了,那風直割臉。”柴小龍說。

後半夜上崗的客運員要一直堅持到8時30分才能下班,“一宿夜班下來得迎70多趟列車。”

列車補水工:鞋凍硬了得堅持補完水

40多歲的韓冰是一名列車補水工,“每趟列車進站都得補水。補水井就在兩列車軌道中間,車沒進站就要去井水等著。這幾天冷,站在井邊等一會兒,鞋就凍透了。”韓冰說,“本來就冷,列車進站時,就站在車旁邊,還帶過來一陣風,就更冷了。”

韓冰說,每次列車進站,補水工至少要補滿三節車廂的水,有時不小心水濺濕了手套、鞋子,在風裡一會就凍硬了,手在手套裡打彎都費勁。不管出現什麼情況,都得堅持把補水工作完成。

鍋爐工:已經一個多月沒回家了

58歲的董長征是銘晟熱力的鍋爐工,已經幹了20多年了。每天半夜,是公司進煤的時間,他要在到煤廠幫著卸煤,“卸煤時是每天最冷的時候,不等煤卸完就凍透了。”

為了讓居民家暖和起來,作為鍋爐工班長,他已經一個多月沒回家了。除了正常的司爐工作外,他還要負責投放生石灰、尿素、火堿等,在保證供熱的同時,還要保證環保達標。

公交預熱工:一夜熱兩遍車

王雪松是位90後小夥子,今年25歲,是長春公交集團南通公司10車隊修理工,除了修車,他還有一項工作是熱車,“每天半夜12點前到車隊,開始第一遍熱車,不然怕第二天打不著火,乘客沒辦法乘車。”他和其他夥伴要把停在室外66路車全部熱一遍,一夜熱兩遍車下來,身上沒有一點熱乎的地方。

80後朱傳寶是巴士公司62路車隊的修理工,每天晚上最冷的時候,他要先查看防凍液、刹車,然後檢查是否漏氣;發動機正常運轉後,才算完成一輛。一夜下來,每個人平均要熱十多輛車,“一夜爬上爬下的,遇上有問題的,要及時修理,有時一夜都沒時間回車隊暖和,可一想到乘客早上乘車,自己再冷點也不覺得什麼了。”

■服務

今日臘八別忘喝碗臘八粥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今天是中國傳統的“臘八節”,除了要保護好下巴以外,要喝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

製作臘八粥,不同體質的人、不同年齡的人,選料有講究。老人消化功能不好,不要放糯米,可以放燕麥,再加些豆類,黑芝麻、核桃仁,這樣補腎;中青年人:喜歡吃什麼就放什麼,可適當多放些板栗、蓮子等堅果,不過痛風病人不適合吃豆類;兒童的消化功能還不完善,最好不要放糯米,可以放一些香蕉;糖尿病人最好不喝臘八粥,實在想喝,選料時不要放穀類,可以放些小碴子和薏仁米;心腦血管患者可在粥里加些薏仁米,可以降壓。

極寒天謹防兒童凍傷

長春連續幾日降溫,接連上演“寒劇”。處於極寒天氣,如果保護不好,孩子的手腳等處可能就會出現凍瘡、開裂,臉部皮膚也被寒風皴了,嚴重的還會被凍傷。兒科專家提醒家長們,孩子發生凍傷,做到及時正確處理,家長切莫慌張。

長春市兒童醫院二外科(燒傷)主治醫師馬麗娜介紹,發生凍傷時,如有條件可讓患者進入溫暖的房間,給予溫暖的飲料,使患者的體溫儘快提高。同時將凍傷的部位浸泡在38℃~42℃的溫水中,水溫不宜超過45℃,浸泡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如果凍傷發生在野外,無條件進行熱水浸浴,可將凍傷部位放在自己或救助者的懷中取暖,同樣可起到熱水浴的作用,使受凍部位迅速恢復血液迴圈。在對凍傷進行緊急處理時,絕不可將凍傷部位用雪塗擦,或用火烤,這樣作只能加重損傷。“凍傷部位可以塗抹一些凍傷膏、甘油或者維生素類含油脂的軟膏,隨後一定要帶孩子到專業醫院就醫,讓專業醫生進行處理。”

本組稿件除署名外

新文化記者 馮豔 趙春剛 劉暄 王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