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命運,藏在你的說話方式中

點擊上方“果然幸福” 可以關注哦!

人的成長, 建立在先天條件與後天環境。

一位孩子樣貌、體格, 是先天條件的基因所致。 後天環境來自父母的應對, 應對的關鍵都是態度。

先天條件有其優勢, 但是父母塑造的後天環境, 更是決定了孩子的發展, 不容小覷。

英國有句諺語:“父母對孩子的態度, 決定他的命運。 ”

什麼樣的應對才是良好的態度, 決定了孩子命運?我的答案是:專注和諧與孩子對話, 孩子通常顯得寧靜專注。

當父母專注和諧, 孩子也就專注和諧了。 這種互動方式, 心理學家稱之為:“attunement”。

“Attunement”的現象, 心理學界曾借用物理現象解釋, 可用某實驗說明:將數個節拍器攪動, 以各自的頻率擺動, 一段時間之後, 數個節拍器都同步, 一致的擺蕩, 發出相同的聲調。 將鐘擺放置一起, 也有同樣的狀況。

自然界蟬的鳴叫、青蛙的共鳴, 都有“attunement”的現象, 同步成協調一致的節奏。 人與人之間也有這個現象,

比如女性同胞, 姊妹淘經常相處, 生理期常常一起報到。

因此, 在教養環境, 父母與教師所展現的態度, 正是給孩子最初的示範。 若是師長寧靜專注, 孩子接收我們的頻率, 易養成寧靜專注, 這就是孩子與父母attunement, 同步化了。

專注和諧的對話,

可以在兩個層次檢視, 一則是非語言訊息, 我曾以薩提爾模式說明, 在《心教》與《麥田裡的老師》列舉肢體姿態、說話語態, 以及停頓的重要性, 和諧應對會為孩子帶來深遠影響。

另一個層次就是, 如何在語言訊息的內涵, 能與孩子有和諧的對話。 我認為這是教養的基礎, 也是這個時代的教養最需要注意的部分。

當你跟浮躁的人相處, 你輕易就浮躁了;跟憤怒的人相處, 你容易憤怒或者害怕。 如果跟寧靜和諧的人相處, 你則進入相同頻率, 浸潤在一致的氣氛。 這正是心理學的“attunement”作用。

所以, 當父母語氣怒飆, 只是想控制孩子, 孩子也學會這樣控制他人。 探索這些有情緒問題的孩子, 追溯其家庭的應對, 發現父母常對孩子嚴厲,

語態裡不自覺流露憤怒。

嚴厲的教養方式, 在當今繽紛加速的年代, 易引起孩子的反彈。 且父母常以情緒控制孩子, 當孩子日漸長大, 有能力反抗, 也會以情緒控制回饋大人, 這就是態度的影響。

有的孩子在外頭畏縮, 在家裡面比較調皮, 也常是被嚴格態度對待所致。

相反的狀況, 孩子若經常被寵溺, 一味的被不當稱讚, 不能面對失敗與失落, 抗壓性不足, 這也來自父母管教的態度。

2014年底, 我去南京講座, 有位新加坡母親詢問, 如何才能挽救母女之間的關係, 她與女兒爭吵不可開交, 女兒情緒總是失控。 我教了這位母親如何以專注與和諧的應對, 面對女兒狀況。

2016年, 我再次遇見她;她與我分享母女關係, 女兒不僅情緒穩定, 且各方面表現都令人滿意。

我問新加坡母親, 女兒如何改變的呢?

她給我兩個字:“談話!”

我猜這位母親, 應該在談話中, 已懂得如何運用了和諧對話使然。

(李崇建 甘耀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