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武山縣韭菜“雙減”增效生產技術增產效果明顯

日前, 正值武山韭菜收穫之際。 為切實掌握韭菜“雙減”增效生產技術項目推廣應用實際情況, 瞭解項目實效, 近日, 縣蔬菜局負責人和甘肅農業大學“雙減”課題組技術人員,

深入城關清池韭菜基地, 實地查看開展韭菜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模式示範與建立專案工作進展情況。

2017年以來, 武山縣依託國家重點研發“雙減”實施專案, 以城關清池、山丹車岸等地為試驗基點, 大力開展韭菜“雙減”增效生產技術研究,

引進新型肥料6種, 因地制宜設計、安排各類試驗15個, 並安排技術人員進行全程跟蹤、指導、記錄和測產。

“控釋肥對比常規試驗畝增產1136斤, 我的畝產能達到6770斤, 在全村目前基本上最高產的。 ” 示範戶杜建平在韭菜上市後高興說。 另一示範戶張聚寶說,

“今年韭菜生長後期溫度較低, 光照相對不足, 整體影響了產量, 我的有機肥和常規施肥對比增產了450斤, 畝產能達到5600多斤, 有機肥的施用還是有效果, 土壤變得更為疏鬆了, 產量還是上去了, 我以後還是要多運用有機肥。 ”經過試驗對比分析及實地查看, 韭菜“雙減”增效生產技術增產效果明顯。 通過施用控釋肥、有機肥, 不僅有效提高了土壤活性, 替代和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 而且韭菜的產量品質也得到大幅提升, 增產幅度高達7—13%。 這對於進一步提高我縣韭菜品質、打響“中國韭菜之鄉”品牌起到極大促進作用, 同時也為破解蔬菜生產連作障礙、改良土壤找到了一條有效途徑。

今後, 武山縣技術人員將繼續對試驗、示範情況進行跟蹤記錄, 並對韭菜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進行集成總結, 並加大示範、推廣力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