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改革破題:義檢勇吃螃蟹,全國率先實施民行檢察“三檢並行”辦案模式,制度創新助推公益訴訟

義檢 · 三檢並行

在深入貫徹十九大和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會的號角下, 日前, 義烏市檢察院勇於改革破題, 在全國率先實施民事行政檢察部門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檢並行”辦案模式。

1月19日, 該院民行檢察部門員額檢察官已正式受理第一起涉嫌污染環境罪刑事案件。

民事行政檢察部門負責辦理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案件, 公訴部門負責審查起訴刑事案件, 這是檢察機關長期以來的固有辦案模式。 但從2018年1月15日開始, 義烏市檢察院的民事行政檢察官們有了全新的職能, 除了原有的職責外, 他們將承擔審查起訴刑法第六章第四、五、六節(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危害公共衛生罪、妨害文物管理罪)共計36個罪名的刑事案件, 以及刑法第141條至145條的生產、銷售假藥罪、生產、銷售劣藥罪、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等5個罪名的刑事案件的職責。

2018年, 義烏市院開局良好, 落地檢察建議執行與全市機關考績考核制度掛鉤。 順利打通了行政權力運行系統、行政處罰網上辦理及監管系統、統一業務應用資料分析系統三大資料平臺, 為公益訴訟積累了寶貴的“大資料”資源。 率先使用無人機航拍勘察, 首個星期就立案6件生態資源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 除了持續強化外部主動調查之外, 該院下決心還要對辦案模式進行改革探索。

2018年新年上班第一天召開的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會上, 省委向全省上下釋放出強烈的信號。 省委書記車俊就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時強調:“允許改革有失誤, 但決不允許不改革”。 義烏市院黨組認為, 只要是被實踐證明有益的、於法有據的改革, 就是值得嘗試的。

從試點地區的實踐來看, 除了主動調查之外, 公益訴訟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案件來源系來自於檢察機關內部在辦理刑事案件中發現移送。 2015年至2017年, 義烏市檢察院共辦理上述41個涉公益有關罪名案件232件401人, 案件數量基礎將為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權能的發揮提供重要資源。 但是,公訴、民行“單線”監督模式缺乏聯動,刑事、民事、行政訴訟監督中存在的交叉、關聯內容反而可能成為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盲區。

公訴案件的證據成型度本身更高,相對辦理節奏更快,而提起公益訴訟可能需要重新調查取證,檢測鑒定等都需要大量時間,如果需要在提起公訴的同時提起附帶民事,或另行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無疑又對部門協同的無縫銜接提出了考驗。

為何只能有一種模式呢?義烏市院檢委會經過反復研究論證後認為,完全可以通過辦案機制的改革,通過源頭管控讓戰機不致貽誤,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會更顯著的提升辦案質效。

2018年1月,一場進行了深刻思考的改革開始了,該院對公訴部門和民事行政檢察部門的案件辦理進行了全新的建構劃分,根據司法體制改革關於內設機構改革的要求,義檢民事行政檢察部門的人員配置將增強,其中擬設員額檢察官4名、檢察官助理數名。從分管領導,到多名員額檢察官、檢察官助理均曾擔任過八年以上的國家公訴人,公訴經驗豐富。

由熟悉公訴業務的民行檢察官來辦理公益領域的刑事犯罪,不僅精准打擊了侵害公益的刑事犯罪,讓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刑事制裁的同時,也要在損害的範圍內負有補償、修復、賠償的責任,以此作為犯罪的量刑情節,並且有利於以行政檢察的視角,從中發現社會治理漏洞並有針對性的通過訴前督促開展對行政機關的執法監督,要求行政主管機關採用行政措施恢復因犯罪受損的公益環境。辦理刑事案件與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同步進行,將極大助推公益訴訟的開展。

下一步,在“三檢並行”模式下,民行檢察官在審查起訴公益領域刑事案件時,將重點考量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節、危害,對案件作出區別處理:

1

對罪行較重且具有生態未修復、問題食品藥品流向社會危害公眾健康、國有財產損失未追回等情形的,將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對損害生態案件還將督促、支持有權行政機關向犯罪嫌疑人追繳賠償,並視情對犯罪嫌疑人同時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當事人承擔在侵害公益領域的修復責任。

2

對罪行較輕的,可以根據犯罪嫌疑人主動修復、彌補生態損失、恢復環境原狀、追回問題食品藥品、賠償國有財產損失、公益矯正等情節,酌情對其不起訴,充分踐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

3

對在辦理刑事案件中發現的其他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另行提起民事、行政公益訴訟。

三檢並行

義烏檢察機關積極探索將民事、行政、刑事“三大”檢察監督方式有機結合,“三檢並行”辦案模式將改變公益訴訟領域“單線”監督模式帶來的監督盲區,提升檢察機關整體監督能力。

義烏市院將努力實踐,推動民行檢察“三檢並行”辦案模式日臻完善,積極探索為公益訴訟的有效實施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義烏智慧”、“義烏樣本”。期待!

金華市人民檢察院

長按二維碼關注

但是,公訴、民行“單線”監督模式缺乏聯動,刑事、民事、行政訴訟監督中存在的交叉、關聯內容反而可能成為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盲區。

公訴案件的證據成型度本身更高,相對辦理節奏更快,而提起公益訴訟可能需要重新調查取證,檢測鑒定等都需要大量時間,如果需要在提起公訴的同時提起附帶民事,或另行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無疑又對部門協同的無縫銜接提出了考驗。

為何只能有一種模式呢?義烏市院檢委會經過反復研究論證後認為,完全可以通過辦案機制的改革,通過源頭管控讓戰機不致貽誤,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會更顯著的提升辦案質效。

2018年1月,一場進行了深刻思考的改革開始了,該院對公訴部門和民事行政檢察部門的案件辦理進行了全新的建構劃分,根據司法體制改革關於內設機構改革的要求,義檢民事行政檢察部門的人員配置將增強,其中擬設員額檢察官4名、檢察官助理數名。從分管領導,到多名員額檢察官、檢察官助理均曾擔任過八年以上的國家公訴人,公訴經驗豐富。

由熟悉公訴業務的民行檢察官來辦理公益領域的刑事犯罪,不僅精准打擊了侵害公益的刑事犯罪,讓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刑事制裁的同時,也要在損害的範圍內負有補償、修復、賠償的責任,以此作為犯罪的量刑情節,並且有利於以行政檢察的視角,從中發現社會治理漏洞並有針對性的通過訴前督促開展對行政機關的執法監督,要求行政主管機關採用行政措施恢復因犯罪受損的公益環境。辦理刑事案件與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同步進行,將極大助推公益訴訟的開展。

下一步,在“三檢並行”模式下,民行檢察官在審查起訴公益領域刑事案件時,將重點考量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節、危害,對案件作出區別處理:

1

對罪行較重且具有生態未修復、問題食品藥品流向社會危害公眾健康、國有財產損失未追回等情形的,將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對損害生態案件還將督促、支持有權行政機關向犯罪嫌疑人追繳賠償,並視情對犯罪嫌疑人同時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當事人承擔在侵害公益領域的修復責任。

2

對罪行較輕的,可以根據犯罪嫌疑人主動修復、彌補生態損失、恢復環境原狀、追回問題食品藥品、賠償國有財產損失、公益矯正等情節,酌情對其不起訴,充分踐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

3

對在辦理刑事案件中發現的其他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另行提起民事、行政公益訴訟。

三檢並行

義烏檢察機關積極探索將民事、行政、刑事“三大”檢察監督方式有機結合,“三檢並行”辦案模式將改變公益訴訟領域“單線”監督模式帶來的監督盲區,提升檢察機關整體監督能力。

義烏市院將努力實踐,推動民行檢察“三檢並行”辦案模式日臻完善,積極探索為公益訴訟的有效實施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義烏智慧”、“義烏樣本”。期待!

金華市人民檢察院

長按二維碼關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