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讓郴州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城更美

乾淨整潔的郴江路

北湖公園

福地廣場

□ 記者 侯慧玲 通訊員 謝春元

全市愛衛氛圍濃厚、健康教育全面普及、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市容市貌煥然一新……為改善城市環境品質, 優化城市衛生服務, 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和健康水準, 郴州自2015年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來, 認真對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考核要求, 上下齊心, 抓細抓實, 持續鞏固提升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成果。 保住“國家衛生城市”這塊“金牌”,已經成為全市人民的共同心願和自覺行動。 兩年來, 一系列轟轟烈烈迎接國家衛生城市複審的集中行動持續展開。

“郴州市自2009年開始創建國家衛生城市, 2015年3月被全國愛衛會授予'國家衛生城市'稱號。 我們以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為綱領,

時刻牢記牽頭部門職責, 堅持問題導向, 把群眾反映突出的市容環境、城中村、城鄉結合部、農貿市場、‘六小行業’(小餐飲店、小食品店、小旅館、小美容美髮、小浴室、小歌舞廳)、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食品安全等工作作為鞏固工作的重點, 全力以赴打響迎審工作攻堅戰, 讓郴州的天更藍, 山更綠, 水更清, 城更美。 ”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衛複審組負責人王梅說。

加強領導 強化愛衛工作

火車跑得快, 全靠車頭帶。

郴州市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後, 市委、市政府十分珍惜國家衛生城市這塊金字招牌, 高度重視, 將其納入政府議事日程, 列入年度目標考核範疇, 與經濟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推進、一同落實, 要求全市上下拿出決戰決勝、不達目標不甘休的信心和決心,

以“等不得”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松不得”的責任感和“停不得”的使命感, 一鼓作氣、一抓到底, 確保國家衛生城市複審順利通過。

為推動工作的實施, 郴州從抓好組織機構建設入手, 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易鵬飛親任組長, 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志仁為第一副組長的郴州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 全面負責國家衛生城市鞏固工作。 創建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參加愛衛相關會議和活動。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易鵬飛深入一線調研, 協調解決和處理關係民生的衛生熱點、難點問題, 督查指導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 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志仁和其他市領導分別深入街頭巷尾、城鄉接合部現場辦公,

解決實際問題, 有力促進了街頭衛生死角、農貿市場髒亂、食品安全等焦點問題的快速解決。

領導的率先垂範和親力親為, 促進了國衛鞏固工作的有效推近。 市愛衛會順勢出臺《郴州市鞏固國家衛生城市長效管理機制實施意見》, 著力構建國家衛生城市長效監管體系, 建立健全以愛衛組織為支撐的市、區、鄉鎮(街道)、社區(村居)四級管理網路。 各級鞏衛(愛衛)機構結合市城區正在開展的其他創建工作, 加強對各責任主體責任落實和相關工作開展情況檢查考評, 實行“每月一檢查、每季一通報、每年一考核”, 有效確保了城市衛生長效管理機制落實。 與此同時, 各級財政將愛衛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按需保障工作運行。

2015年以來,郴州市共創建3個省級衛生鎮、28個省級文明衛生單位。調查顯示,2016年群眾對城區衛生狀況滿意率是98%,比2014年高出6個百分點。

加大投入 改善人居環境

國家衛生城市鞏固的過程,其實是郴州推進城市文明建設的過程。為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郴州堅持創文工作與城市大提質、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等工作緊密結合,完善城市基礎功能,全力打造宜居利居樂居城市。近兩年,市城區累計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346個。

對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持續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進行集中整治。扎實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專案38個、省政府一號重點工程項目55個、重金屬污染治理84個、東江湖江河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專案46個。2016年市城區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不超過100的天數為322天,空氣環境品質優良率為88%,排全省第一。

“沒想到,我們的這個市場能有這麼乾淨衛生,衛生間也配套有呢。每天來買菜,看到乾淨的衛生環境、鮮嫩的蔬菜、肉類規整地擺放在檯子上,心裡特別高興。”4月10日,在蘇園農貿市場買菜的市民肖娭毑說,以前,她在馬路市場買菜,地面上菜葉和果皮隨處可見。現在,菜販進市場,有專人負責衛生清理工作,市場環境煥然一新。

在鞏固提升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成果的兩年內,農貿市場及周邊環境整治成為常態。市財政投入800萬元對農貿市場公廁、垃圾站、亂搭亂建、消防通道、熟食“三防”、活禽區“三隔離”、市場內外牆衛生、市場管理服務辦公室衛生等八個方面296小項進行提質改造,市城區34家農貿市場達到《標準化菜市場設置與管理規範》要求。為建立健全農貿市場管理長效機制,郴州從商務、工商、食品藥品、城管、畜牧等部門抽調人員開展聯合執法,“兩區一委”擇優選聘了90名管理服務辦公室人員分配至34個城區農貿市場,以加強對市場的管理力度。

持續開展校園周邊環境、違章廣告、違章占道經營、“牛皮癬”等專項整治,城市主要街道無亂丟亂扔、亂張貼、亂塗寫、亂設攤點情況;生活垃圾清運率和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糞便無害化處理率達91.6%;開展社區、城中村及城鄉接合部提質改造和環境綜合整治,衛生狀況顯著改變。

建設健康郴州鞏固創建成果

創建衛生城市,就要對環境衛生領域進行整治革新,從而推進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的轉變,進而提高文明程度和綜合素質,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

兩年來,市創建辦牽頭各級各相關部門開展了旨在轉變市民生活方式、促進市民身心健康、改善市民環境品質的革新行動。同時,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加強監管,營造健康環境、加強疫病防控,維護健康生命成為重要舉措。

目前,郴州城區設置了健康教育專業機構3個,城區各行政、企事業單位均配備專兼職健康教育人員。職工工間操得以廣泛推廣。全市人均擁有體育場地面積1.6平方米,完成了人均體育面積達到1.5平方米以上目標。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設健康社區、健康單位53家,健康食堂和餐廳12家,健康主題公園、健康步道13(個)條,健康學校11所,健康一條街2條,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禁煙活動深入開展。醫院、學校、候車室、辦公場所等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和未成年人禁止吸煙,市城區無煙草廣告。充分發揮新聞媒體、車站、廣場、公園等大型電子屏和宣傳欄等宣傳陣地的作用,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提高市民健康意識。先後在《郴州日報》、郴州廣播電視臺等媒體開闢《疾控家園》《生活匯》等專欄,形成了“報紙有字、電視有影、廣播有聲、牆面有圖文”的濃厚氛圍,並深受其惠。

建立市、區、街道、社區四級網格化管理機制,衛生監督覆蓋率達100%,“五病”調離率100%,量化分級管理率100%。持續開展“六小”集中整治、網吧專項整治、重點環節衛生專項整治,確保公共場所衛生水準不斷提升。將學校和托幼機構教室、食堂、宿舍、廁所等教學和生活設施建設納入衛生城市建設。市政府建立了職業病防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將職業衛生管理工作與年度考核掛鉤、與評先評優掛鉤。近3年全市未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制定《傳染病防治規劃》,近3年全市無實驗室污染和工作職員感染的重大責任事故、無院內感染引發的重大疫情或導致死亡的事故、無因防控措施不力導致的甲、乙類傳染病暴發流行。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2015年至2017年,全市開展並完成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肉及肉製品、乳及乳製品等33項專項整治行動,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我們社區牛皮癬有人清除呢。”“小巷餐飲店更衛生了”“找到垃圾桶再扔進去,已經成為習慣”採訪結束,市民的聲音在耳旁不斷迴響。不經意間抬頭,只見綠樹紅花、藍天白雲,好一幅生機盎然的美麗景象。

相信吧,作為國家衛生城市,我市將朝著更美好的征程前進!

按需保障工作運行。

2015年以來,郴州市共創建3個省級衛生鎮、28個省級文明衛生單位。調查顯示,2016年群眾對城區衛生狀況滿意率是98%,比2014年高出6個百分點。

加大投入 改善人居環境

國家衛生城市鞏固的過程,其實是郴州推進城市文明建設的過程。為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郴州堅持創文工作與城市大提質、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等工作緊密結合,完善城市基礎功能,全力打造宜居利居樂居城市。近兩年,市城區累計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346個。

對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持續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進行集中整治。扎實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專案38個、省政府一號重點工程項目55個、重金屬污染治理84個、東江湖江河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專案46個。2016年市城區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不超過100的天數為322天,空氣環境品質優良率為88%,排全省第一。

“沒想到,我們的這個市場能有這麼乾淨衛生,衛生間也配套有呢。每天來買菜,看到乾淨的衛生環境、鮮嫩的蔬菜、肉類規整地擺放在檯子上,心裡特別高興。”4月10日,在蘇園農貿市場買菜的市民肖娭毑說,以前,她在馬路市場買菜,地面上菜葉和果皮隨處可見。現在,菜販進市場,有專人負責衛生清理工作,市場環境煥然一新。

在鞏固提升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成果的兩年內,農貿市場及周邊環境整治成為常態。市財政投入800萬元對農貿市場公廁、垃圾站、亂搭亂建、消防通道、熟食“三防”、活禽區“三隔離”、市場內外牆衛生、市場管理服務辦公室衛生等八個方面296小項進行提質改造,市城區34家農貿市場達到《標準化菜市場設置與管理規範》要求。為建立健全農貿市場管理長效機制,郴州從商務、工商、食品藥品、城管、畜牧等部門抽調人員開展聯合執法,“兩區一委”擇優選聘了90名管理服務辦公室人員分配至34個城區農貿市場,以加強對市場的管理力度。

持續開展校園周邊環境、違章廣告、違章占道經營、“牛皮癬”等專項整治,城市主要街道無亂丟亂扔、亂張貼、亂塗寫、亂設攤點情況;生活垃圾清運率和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糞便無害化處理率達91.6%;開展社區、城中村及城鄉接合部提質改造和環境綜合整治,衛生狀況顯著改變。

建設健康郴州鞏固創建成果

創建衛生城市,就要對環境衛生領域進行整治革新,從而推進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的轉變,進而提高文明程度和綜合素質,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

兩年來,市創建辦牽頭各級各相關部門開展了旨在轉變市民生活方式、促進市民身心健康、改善市民環境品質的革新行動。同時,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加強監管,營造健康環境、加強疫病防控,維護健康生命成為重要舉措。

目前,郴州城區設置了健康教育專業機構3個,城區各行政、企事業單位均配備專兼職健康教育人員。職工工間操得以廣泛推廣。全市人均擁有體育場地面積1.6平方米,完成了人均體育面積達到1.5平方米以上目標。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設健康社區、健康單位53家,健康食堂和餐廳12家,健康主題公園、健康步道13(個)條,健康學校11所,健康一條街2條,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禁煙活動深入開展。醫院、學校、候車室、辦公場所等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和未成年人禁止吸煙,市城區無煙草廣告。充分發揮新聞媒體、車站、廣場、公園等大型電子屏和宣傳欄等宣傳陣地的作用,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提高市民健康意識。先後在《郴州日報》、郴州廣播電視臺等媒體開闢《疾控家園》《生活匯》等專欄,形成了“報紙有字、電視有影、廣播有聲、牆面有圖文”的濃厚氛圍,並深受其惠。

建立市、區、街道、社區四級網格化管理機制,衛生監督覆蓋率達100%,“五病”調離率100%,量化分級管理率100%。持續開展“六小”集中整治、網吧專項整治、重點環節衛生專項整治,確保公共場所衛生水準不斷提升。將學校和托幼機構教室、食堂、宿舍、廁所等教學和生活設施建設納入衛生城市建設。市政府建立了職業病防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將職業衛生管理工作與年度考核掛鉤、與評先評優掛鉤。近3年全市未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制定《傳染病防治規劃》,近3年全市無實驗室污染和工作職員感染的重大責任事故、無院內感染引發的重大疫情或導致死亡的事故、無因防控措施不力導致的甲、乙類傳染病暴發流行。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2015年至2017年,全市開展並完成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肉及肉製品、乳及乳製品等33項專項整治行動,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我們社區牛皮癬有人清除呢。”“小巷餐飲店更衛生了”“找到垃圾桶再扔進去,已經成為習慣”採訪結束,市民的聲音在耳旁不斷迴響。不經意間抬頭,只見綠樹紅花、藍天白雲,好一幅生機盎然的美麗景象。

相信吧,作為國家衛生城市,我市將朝著更美好的征程前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