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華成工控|視點」國產機器人何日能與進口品牌分庭抗禮?

摘要

2017高工機器人年會上, 周汝壯、楊海濱、曾輝、吳豐禮、張敏梁圍繞“國產機器人奪回市場的主導權還需要多久”, 以及“國產機器人2018年比2017增長速度提升多少”兩個話題展開了討論。

智慧製造已經成為全球製造業新趨勢, 而機器人作為實現智慧製造的關鍵技術, 被廣泛應用於汽車工業、電子製造、金屬加工、化學和塑膠以及食品加工等行業。 而隨著零部件如減速機、伺服電機和控制系統的逐步國產化, 機器人成本逐步降低, 中國機器人市場也將加速發展。

在2017高工機器人年會上, 艾吉威專案總監周汝壯、華數機器人總經理楊海濱、埃夫特副總經理曾輝、拓斯達董事長吳豐禮、新時達研發總監張敏梁圍繞“國產機器人奪回市場的主導權還需要多久”, 以及“國產機器人2018年比2017增長速度提升多少”兩個話題展開了討論。

“我們討論的前提是六軸機器人, 從小六軸一直到幾百公斤以上的都算。

所謂奪取市場主導權, 是指基本上我們的國產機器人可以和我進口品牌分庭抗禮, 出現這樣一個局面大概需要多久。 ”主持人張小飛博士闡釋道。

張敏梁認為, 國產六軸機器人的數量能夠超過國外的時候, 國產機器人才能真正獲得主動權。 “怎麼實現這個過程?在汽車行業短期內超過是比較困難的, 但是機器人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大, 這個時候給我們帶來了機會, 比如說電梯、光伏這些產業, 大家去看, 主要是國產機器人在佔據主導。 當我們把這樣一個一個小的行業佔據下來的時候, 我想過一段時間主導權就會回到國產機器人手裡。 ”

張敏梁說, “從數量上來講, 這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因為產能的規模擺在這兒了, 新時達明年能上一萬台的產能, 但是四大家也在擴產, 因此結果不會那麼快見分曉。 ”

吳豐禮從三個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首先是宏觀方面來說, 這個首先取決於整個終端市場對於國產和進口品牌的認知。 現在終端的客戶已經從最早的“要我上自動化”轉變為現在的“我要上自動化”了。 剛開始使用自動化設備, 可能用國外品牌相對而言最有安全感, 但這可能只是一個階段, 但是隨著這些年機器人企業的努力, 終端客戶對於國產品牌的接受程度已經開始改變了, 從剛開始的懷疑到慢慢的嘗試, 到現在部分已經接受了, 甚至有的主動說國產的性價比會更好一些。 如果要整體全面性替代,

吳豐禮認為還是有一個發展階段, 這個階段是什麼呢?從微觀角度來說, 埃夫特、新時達2017年的資料成長性非常大, 這是一個新的信號。 第三個從拓斯達自身的發展來說, 拓斯達的直角坐標機器人超過了一萬多台, 六關節還是占比很小。 因此在六軸的多關節機器人上, 吳豐禮估計大概需要3—5年能夠超過國外?

曾輝表示, 這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 因為目前國產品牌和國外品牌相比差距肯定有, 這是不能不承認的。 “現在差距越來越小, 我覺得這個差距的擴大和縮小取決於雙方的努力程度, 所以我覺得現在是一個長跑的過程, 因此3—5年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目標。 “

“第二, 我覺得國產品牌在點的突破是必須的, 而且現在已經取得突破了,

量大面廣的企業, 一些特殊的機型, 特別的應用, 國產品牌已經取得了一些突破, 這些點的突破已經引起線的突破, 我們非常期待面的突破。 ”曾輝略有些興奮的說。

“第三, 現在中國市場足夠大, 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國產品牌和國外品牌還是要相處在一起, 暫時沒有說誰把誰消滅。 ”

楊海濱稱, 雖然這兩年國產機器人發展很快, 但他保守估計, 在中低端和輕載機器人方面至少要5年才能獲得市場主導。 “因為機器人是一個典型的‘三高’:高技術、高投資、高人才, 偏偏這個行業沒有高利潤, 很多企業生存堪憂, 沒有很高的利潤就不可能有很高的研發投入。 ”他舉例說, 現在國內從事機器視覺和控制器研發的企業很多, 能拿得出手的產品卻屈指可數。“在高端和重載機器人方面,我覺得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楊海斌說。

2017年,華數的六軸機器人取得了出貨量同比增長160%的成績。楊海濱說,“本體廠商開始從應用入手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只有從應用入手才能真正的瞭解工業機器人性能的需求,這也是為什麼華數機器人在做應用解決方案的原因。”

關於2018年國產機器人出貨量的增長速度,周汝壯和楊海斌給出了30%—40%的答案;吳豐禮認為數量的增長應該是50%,產值能接近40%;張敏梁以新時達這幾年的發展為前提,認為整體增長在50%以上。

想瞭解更多?

那就趕緊來關注華成工控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精彩回顧

能拿得出手的產品卻屈指可數。“在高端和重載機器人方面,我覺得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楊海斌說。

2017年,華數的六軸機器人取得了出貨量同比增長160%的成績。楊海濱說,“本體廠商開始從應用入手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只有從應用入手才能真正的瞭解工業機器人性能的需求,這也是為什麼華數機器人在做應用解決方案的原因。”

關於2018年國產機器人出貨量的增長速度,周汝壯和楊海斌給出了30%—40%的答案;吳豐禮認為數量的增長應該是50%,產值能接近40%;張敏梁以新時達這幾年的發展為前提,認為整體增長在50%以上。

想瞭解更多?

那就趕緊來關注華成工控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精彩回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