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老重慶|還記得票價5分錢的朝天門纜車嗎?停運10年後複建年底完工

運行在朝天門碼頭的朝天門纜車

身為重慶人, 你還記得朝天門那爬坡上坎的碼頭梯坎嗎?還記得與碼頭相伴的纜車嗎?2007年5月,

因為安全原因, 朝天門纜車被迫停運。 現在好消息傳來了——目前, 渝中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重慶市企業投資項目備案證

重慶市客輪公司辦公室裡, 如今還珍藏著這些纜車的珍貴照片。

該公司負責人申發康告訴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朝天門觀光纜車於1983年開建, 1984年10月1日正式營業, 2007年5月停運, 運行23年, 也見證了重慶城市的變遷。

當年重慶市民乘坐纜車出行時的情景

當年, 觀光纜車屹立在朝天門靠嘉陵江一側。 看著舊照片, 申發康告訴記者, “喏, 你看。 纜車一共有兩個車廂, 當年全部都可以開到船邊, 方便坐船的人上下坡, 減少爬坡上坎的辛苦。 ”後來, 因城市發展太快, 坐船的人少, 坐纜車的人也相應減少, 太久沒有用的纜車變得鏽跡斑斑, 漆面盡是裂口。 纜車軌道上面, 已看不到使用過的痕跡, 也被厚厚的鐵銹包裹得嚴嚴實實。

朝天門纜車正在會車

據介紹, 2007年, 安監部門對纜車進行安全檢查後認為:纜車由鋼纜拉動行駛, 一旦鋼纜斷了, 纜車還應該具備自動刹車功能, 因此要求客輪公司整改。 但客輪公司瞭解到, 安裝一套自動刹車設備至少需200萬元, 考慮到隨著三峽庫區蓄水水位抬高, 纜車的使用距離會越來越短, 相應客源會越來越少, 無奈之下, 他們選擇停掉纜車。

票價5分錢承載很多人回憶

朝天門纜車正在運營

曾經在纜車上工作了10多年的李渝師傅, 見證了朝天門纜車的興衰。

1984年開業那時, 票價是下行5分, 上行1角, “很多大人帶著孩子上上下下坐起耍, 整整折騰了一天才肯離去。 ”因為減輕了大家爬坡上坎的痛苦, 纜車一直以來生意都很好。 後來票價統一成1元,

最火爆的時候, 纜車一天要收入1萬多元票款。

2006年8月,重慶晚報記者拍攝的市民在纜車上遊玩的情景

當年,市民坐客輪到朝天門碼頭後,通常會坐纜車上行到解放碑周邊

停開後,各種關於朝天門纜車的懷念,在民間不斷地湧現。

客輪公司相關人士表示,纜車停開10年,特別是重慶過江索道成為網紅後,很多關於纜車的懷念也隨之而來。“這也是代表山城特色的一種交通工具,如果可以開,那麼和索道匹配在一起,才是重慶最完美的體驗。”很多乘客都覺得,取消纜車可惜了,畢竟這是重慶一道特有的風景。

當年,朝天門纜車月臺隨著水位的上升和下降,上下浮動

期待纜車成旅遊新“網紅”

客輪公司的申發康對重慶纜車情有獨鍾

申發康告訴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按照公司計畫,朝天門纜車會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建設,開通時間與來福士廣場投用時間一致。

“目前輪船上下主要還是在碼頭,朝天門纜車建好以後,乘客通過纜車上兩江遊船會更方便。”申發康表示,相比過去單純的交通工具來說,複建後的朝天門纜車會更加具備旅遊功能,乘車感受會更舒適。

由於修建來福士商業大樓,朝天門纜車部分軌道橋樑已經拆除

事實上,重慶的傳統交通工具一直備受國內外遊客的青睞。長江索道,如今成為全世界最有名的交通“網紅”,獨特的過江方式讓世界各地的人們趨之若鶩,更成為很多電影的取景地。

到過香港的不少市民,也體驗過往返于太平山山頂和維多利亞港之間的纜車,這是香港最經典的旅遊項目。

重慶市客輪公司有關人士表示,他們借鑒了一些旅遊城市的經驗,纜車複建也考慮到這樣的目的,“我們希望,遊客可以乘纜車觀兩江交匯美景,畢竟現在重慶已經成為一座熱門的旅遊城市。”申發康表示,要讓這種獨特的交通工具,一方面緩解旅客的爬坡上坎之苦,一方面還能旅遊創收。

相關連結》

重慶多處纜車 是否還流淌在你的記憶裡?

山城的獨特地理特徵,讓其擁有不少獨特的交通工具,包括索道和纜車。

望龍門纜車

1945年,由橋樑專家茅以升親自設計的望龍門纜車

1945年,由橋樑專家茅以升親自設計的望龍門纜車

由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和梅暘春合作,按現代主義風格設計。1944年7月動工,1945年4月竣工,1945年5月16日正式通車。客運線全長178米,上下高差46.9米,2輛客車廂初期每天上下運客約0.7萬人次。

兩路口纜車

車廂和公車差不多大,坐它是“老重慶”最時髦的事。如今連接菜園壩和兩路口的皇冠大扶梯,大家並不陌生。這裡,就是兩路口纜車的原址。

建成於1953年的兩路口纜車,也是重慶解放後修建的第一條纜車線路。建成時日客運量為9000多人,上世紀80年代改造後,日輸送旅客高達5.8萬人次,是當時主城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隨著1996年皇冠大扶梯建成營運,兩路口纜車退出歷史舞臺。

重慶不同時期修建的纜車,在當時解決了市民出行的大問題

兩路口纜車的車廂大小和公車差不多,靠著纜繩牽引在軌道上運行。值得一提的是,兩路口纜車只有一條紡錘形的運行軌道,運行時兩部纜車交錯上下行,在軌道中間部分會車。

臨江門纜車

車廂像一個巨大的麵包車,運營不到3年便廢棄了。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用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王渝鳳 首席記者 冉文 攝影報導

2006年8月,重慶晚報記者拍攝的市民在纜車上遊玩的情景

當年,市民坐客輪到朝天門碼頭後,通常會坐纜車上行到解放碑周邊

停開後,各種關於朝天門纜車的懷念,在民間不斷地湧現。

客輪公司相關人士表示,纜車停開10年,特別是重慶過江索道成為網紅後,很多關於纜車的懷念也隨之而來。“這也是代表山城特色的一種交通工具,如果可以開,那麼和索道匹配在一起,才是重慶最完美的體驗。”很多乘客都覺得,取消纜車可惜了,畢竟這是重慶一道特有的風景。

當年,朝天門纜車月臺隨著水位的上升和下降,上下浮動

期待纜車成旅遊新“網紅”

客輪公司的申發康對重慶纜車情有獨鍾

申發康告訴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按照公司計畫,朝天門纜車會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建設,開通時間與來福士廣場投用時間一致。

“目前輪船上下主要還是在碼頭,朝天門纜車建好以後,乘客通過纜車上兩江遊船會更方便。”申發康表示,相比過去單純的交通工具來說,複建後的朝天門纜車會更加具備旅遊功能,乘車感受會更舒適。

由於修建來福士商業大樓,朝天門纜車部分軌道橋樑已經拆除

事實上,重慶的傳統交通工具一直備受國內外遊客的青睞。長江索道,如今成為全世界最有名的交通“網紅”,獨特的過江方式讓世界各地的人們趨之若鶩,更成為很多電影的取景地。

到過香港的不少市民,也體驗過往返于太平山山頂和維多利亞港之間的纜車,這是香港最經典的旅遊項目。

重慶市客輪公司有關人士表示,他們借鑒了一些旅遊城市的經驗,纜車複建也考慮到這樣的目的,“我們希望,遊客可以乘纜車觀兩江交匯美景,畢竟現在重慶已經成為一座熱門的旅遊城市。”申發康表示,要讓這種獨特的交通工具,一方面緩解旅客的爬坡上坎之苦,一方面還能旅遊創收。

相關連結》

重慶多處纜車 是否還流淌在你的記憶裡?

山城的獨特地理特徵,讓其擁有不少獨特的交通工具,包括索道和纜車。

望龍門纜車

1945年,由橋樑專家茅以升親自設計的望龍門纜車

1945年,由橋樑專家茅以升親自設計的望龍門纜車

由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和梅暘春合作,按現代主義風格設計。1944年7月動工,1945年4月竣工,1945年5月16日正式通車。客運線全長178米,上下高差46.9米,2輛客車廂初期每天上下運客約0.7萬人次。

兩路口纜車

車廂和公車差不多大,坐它是“老重慶”最時髦的事。如今連接菜園壩和兩路口的皇冠大扶梯,大家並不陌生。這裡,就是兩路口纜車的原址。

建成於1953年的兩路口纜車,也是重慶解放後修建的第一條纜車線路。建成時日客運量為9000多人,上世紀80年代改造後,日輸送旅客高達5.8萬人次,是當時主城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隨著1996年皇冠大扶梯建成營運,兩路口纜車退出歷史舞臺。

重慶不同時期修建的纜車,在當時解決了市民出行的大問題

兩路口纜車的車廂大小和公車差不多,靠著纜繩牽引在軌道上運行。值得一提的是,兩路口纜車只有一條紡錘形的運行軌道,運行時兩部纜車交錯上下行,在軌道中間部分會車。

臨江門纜車

車廂像一個巨大的麵包車,運營不到3年便廢棄了。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用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王渝鳳 首席記者 冉文 攝影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