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雲匯天下“我家雲”:不僅有分散式存儲,還要玩共用經濟

首日10分鐘在京東眾籌達成200%目標、籌集資金破百萬, 目前籌集資金超過650萬, 距離此次眾籌結束還有44天, 雲匯天下推出的“我家雲”家庭雲存儲快速達成“小目標”的背後, 是個人雲存儲市場的日漸明朗。

存儲需求的迫切, 源自這個時代資料量的龐大:

一組名為“互聯網上一天”的資料中有這樣的描述:一天之中, 互聯網產生的全部內容可以刻滿1.68億張DVD;發出的郵件有2940億封, 相當於美國兩年的紙質信件數量;發出的社區帖子超過200萬個, 相當於《時代》雜誌770年的文字量……

自2012年, 資料量已經從TB(1024GB=1TB)級別躍升至PB(1024TB=1PB)、EB(1024PB=1EB)乃至ZB(1024EB=1ZB)。 無論是資料量級的躍升, 還是對資料調用跨平臺、跨時空需求的增多, 或都在表明, 低擴展性、弱便攜性的存儲介質, 將愈發難以滿足用戶需求。 這也是個人網盤、家庭NAS硬碟等出現的原因。

但在雲匯天下創始人賈濤看來, 上述產品同樣有其弊端:

先看個人網盤:其一,

使用的不確定性, 由於政策原因或者沒有找到好的變現管道, 2016年, 很多網盤已經關閉;其二, 速度的不確定性, 在非會員的情況下, 使用者上傳下載速度極慢;其三, 安全的不確定性, 有丟失資料的風險, 在反盜版情況下使用者所下電影不能使用, 這表明服務商可以監控使用者資料。

再看NAS硬碟, 弊端主要在易用性差:一方面, 設置相對複雜;另一方面, 由於運營商相對複雜的網路情況, 通常只能家用。 更為重要的一點, 是缺少備份機制。

雲匯天下的“我家雲”, 已經是旗下第二代產品, 與上代產品同樣採用分散式存儲技術, 不同之處在於, 上代產品雲匯魔盒需要外接移動硬碟, “我家雲”的一體機模式, 在賈濤看來應該更符合普通用戶的使用習慣。

在賈濤的介紹中, “我家雲”分散式存儲的機制為:

通過先將資料加密並通過演算法切割, 散佈於其他用戶的“我家雲”設備上, 優勢有三點:一是傳送速率提高, 使用者從硬碟下載資源時, 可以同時從多個備份源頭並行下載;二是基本無需擔心資料丟失, 在使用者硬體損壞或者丟失時, “我家雲”可以從其他地方還原使用者資料;三是安全性高, 通過演算法切割, 拿到部分資料並不能完成逆向還原。

除了上述三點, 雲匯天下還根據分散式存儲所實現的事實上的頻寬、算力和存儲空間的共用, 推出了“CBC積分”獎勵計畫, 利用閒置資源, 恰恰符合“共用經濟”的精神。

按照雲匯天下方面的描述, “CBC積分”是基於區塊鏈技術,

為共用經濟體系而設計的一種共用權益憑證, 旨在記錄共用經濟體系下人們共用資源的證明, 是“我家雲”共用生態下的一種數字資產。 基本玩法是利用分散式技術對閒置的頻寬、算力和存儲空間資源進行整合, 將資源價值最大化, 並以CBC積分的形式回饋給用戶。 閒置的頻寬、算力和存儲空間, 在B端其實有著不小的需求, 這也可以看做是雲匯天下提供To B雲服務的一種方式。

當然, 上述模式, 對於分散於個人使用者手中的終端數量有著不小的需求。 對於雲匯天下而言, 讓更多用戶接受“我家雲”, 達到足夠量級, 將是近期發展的關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