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一斤冷凍蝦化出三兩水 冰占三成是普遍現象

記者揭秘海鮮市場潛規則, 冰占三成是普遍現象

1月21日, 記者走訪城區多個農貿市場發現, 目前市場上以冷凍海鮮為主, 凍冰多少有所差異。 多名海鮮商販坦言, 海鮮從捕撈上來到零售市場, 會經過多次加冰, 加冰多少完全由批發商、銷售商決定, 三成凍冰成為行業潛規則。 市民們認為, 凍冰過多是間接的缺斤短兩。 不過, 目前我國尚無冷凍海鮮包冰量的國家強制標準。

一斤蝦有9元多是買了冰塊

進入冬季後, 市場上的海鮮多以冷凍的為主。 隨著春節臨近, 不少市民開始備貨。 然而, 一些細心的市民注意到,

不少海鮮上的凍冰多得有點出格。

回到家後, 陳康把其中一斤竹節蝦放進了盆子裡, 凍冰融化後就可以做蝦吃了。 三個小時過後, 他再次走進廚房, 將化冰的竹節蝦取了出來, 盆裡竟出現了一層水, 這引起了他的好奇。 他找來家裡的電子秤, 把蝦從水裡撈出來, 稱重後發現只剩下了七兩重。 也就是說, 融化的凍冰有三兩重。

“我買的竹節蝦是32元/斤, 三兩冰也按照這個價格計算的話, 就是9元多。 ”陳康告訴記者, 這些海鮮身上的“水分”也太大了, 相當於變相地漲了價。 “另外, 我發現買回來的帶魚、鮁魚表面也都有一些凍冰, 雖然單價比竹節蝦低, 但肯定一部分錢花在了這些凍冰上。 ”陳康說。

價格高的海鮮凍冰占比更高

當天,

記者走訪城區南下河市場、早春園市場、孫家大集發現, 除草魚、鯉魚等淡水魚是新鮮的外, 海魚、大蝦等海鮮都是冷凍的。 海鮮上的凍冰多少有所差異, 個別商販銷售的海鮮凍冰較多。

採訪中, 一些冷凍海鮮銷售商透露, 冬季給海鮮加冰是保存必要的辦法, 過度加冰也成了業內潛規則, 大部分海鮮的凍冰能占到總重的三成, 而對於部分價格高的海鮮, 凍冰比重還會更多。

從捕撈到零售至少要加兩次冰

我市北部沿海的漁船出海捕撈過程中, 會就近賣掉海鮮, 即使返回漁港, 大部分海鮮也會進入大城市。 南下河市場多名海鮮批發商表示, 我市市場上的海鮮多來自外地沿海地區, 其中江浙地區的居多。 這些海鮮在捕撈上來不久後就開始結冰了。

另外, 在運輸過程中, 還需要加上一些凍冰, 以保證能長時間保存。

記者發現, 市場還有不少海鮮經過了包裝, 裡面同樣有很多凍冰。 “不加冰的話, 很難進行包裝。 至於加多少冰, 完全由上一級批發商說了算。 ”南下河市場上的魚販王先生說, 帶魚、大蝦、黃花魚等都有包裝好的, 零售中不能清理裡面的凍冰。

缺少法律規定, 過重冰凍鑽空子

壽光市羊口鎮海鮮市場上的商販曾全民說, 冰凍海鮮可以保證運輸中的新鮮, 也能防止海鮮營養成分的流失。 不過, 5%-10%的冰凍量就可以達到目的。

不少市民表示疑問, 海鮮的過度冰凍是間接缺斤短兩, 是否有相關行業規定對此進行約束?對此, 記者採訪得知,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2004年聯合發佈的《零售商品稱重計量監督管理辦法》,

被核稱商品的含水量及含水量計算應當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有關規定。 然而, 除農業部2013年發佈的《凍熟對蝦行業標準》明確規定包冰重量不得超過20%外, 尚無冷凍海鮮包冰量的國家強制標準。 很多冷凍海鮮商家在使用多少凍冰上鑽了空子, 執法部門在監管時缺少法律依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