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壽光崛起軍民融合產業高地

□本報通訊員 王全國 劉清海

1月4日,筆者走進位於壽光洛城街道的航太威能項目,只見偌大裝配車間內工人緊張有序地生產調試,展廳內整齊擺放著一排排各色式樣的鋰電池。 董事長張亞林告訴筆者:“該專案是中航科工集團在山東佈局的第一個項目,其中新型鋰電池技術在全國、世界領先,產品被廣泛應用於導彈、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可在零下40℃正常使用。 ”

張亞林口中的航太威能項目是壽光軍民融合產業園落地項目之一。 近年來,壽光市率先推進國家戰略,立足產業優勢,積極突破軍民融合產業,向打造創新型軍民融合產業高地邁進。

在東城新區大手筆規劃建設了占地6000畝的軍民融合產業園,作為該市動能轉換、高品質發展的戰略支撐之一,目前總投資超過40億元的一批特精尖項目集聚園區,軍民融合產業漸成壽光經濟發展的新生驅動力。

借勢謀篇 推動國家戰略搶先起跑

對於壽光而言,軍民融合並不是一個陌生概念,在此之前壽光軍方合作企業就已經發展到8家,但是分散佈局於各個位置,沒有形成集群效應。 習近平總書記著眼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域,明確提出將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 壽光市委、市政府敏銳意識到,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既是國家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壽光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機遇。

想要成為“四個城市”建設的排頭兵,壽光更應搶抓機遇,率先發展,做大做強軍民融合產業。

壽光市審時度勢,借勢謀篇,強勢推動軍民融合2.0時代率先在壽光開啟,在東城新區高起點規劃建設一處軍民融合產業園,並將其上升為壽光“四園三區兩基地”戰略平臺之一,作為壽光轉型新引擎,舉全市之力推進建設。

先謀而後動,從2016年開始,壽光市全面展開軍民融合產業園籌備建設工作,經過一年多的積極籌備,2017年8月22日,壽光市人民政府與中國航太科工集團二院戰略合作協定簽約儀式舉行,這標誌著總投資8億元、占地300畝的航太威能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落地壽光,也標誌著壽光軍民融合產業園正式從紙面規劃走向現實。

航太威能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作為園區“第一錘”,為壽光新生的軍民融合產業園敲下了第一顆釘子。 軍民融合發展這個宏大的國家戰略,在壽光這座城市完成了率先落地、推進。

築巢引鳳 大項目“聚木成林”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盛開春滿園。 為了加快軍民融合專案集聚,壽光市積極創新思路,加快軍民融合專案集聚落地。

首先是園區建設思路上,為了吸引智慧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壽光推廣“園區+指揮部+公司”的運營模式,採取政府先行代建、企業先租賃後回購的建設模式,該模式的應用讓前來投資的企業節省了不少時間和建設成本,受到了招商企業的強烈追捧。

“像航太威能項目,如果企業自建廠房等基建設施的話,前期投入需要1.5億元,而且面臨著長時間的建設週期,採取這種模式後,輕裝上陣的企業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投入到研發和生產中。

”港投集團董事長郎繼榮告訴筆者,這個模式的探索實施,對投資客商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為招商引資增加了籌碼。

除了築巢引鳳,壽光還積極創新思路抓招商。 “軍民融合,各地都在競賽,要讓項目集聚壽光,唯有靠我們主動作為。 ”在招商工作部署上,壽光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多次明確要求,要把招商引資作為軍民融合產業園的“一號工程”,發揚“奔跑招商法”,將產業園打造成招商引資的“強磁場”。

壽光市建立了加強與央企決策層直接聯繫的工作機制,主要負責同志定期拜訪央企高層,交流資訊,推進軍地戰略合作。

洛城街道成立了專門的軍民融合招商小組,將觸角伸至軍民融合產業“第一線”,定期奔赴北京,及時瞭解央企發展戰略和投資意向、規劃方向,尋找與壽光規劃、產業發展的結合點,千方百計將重大軍民融合專案引入壽光,全面開展了一次對接央企、主動出擊的精准招商攻堅戰。

新穎的建設模式,奔跑的招商策略,形成了軍民融合產業園對項目落地的“磁吸效應”,一個個“特精尖”專案被“挖”入園區。 繼航太威能專案後,投資10億元與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合作的北航新材料產業園、投資12億元的雙創中心孵化基地、雅麗科技、仙霞服裝基地等專案相繼落戶。 其中北航新材料產業園,先後落戶了納米智慧膜項目、金屬陶瓷複合材料項目、碳/碳複合材料項目、碳/陶複合材料項目、超高性能永磁材料項目、碳纖維增強鎂合金複合材料、人臉識別智慧裝備等7個新材料、智慧設備產業專案,下步還將籌建國家級材料技術聯盟和航太新材料檢測中心。雙創中心孵化基地,三個月時間內,吸引了程遠電子高頻微波覆銅板專案、山東魯道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淨化劑節能器黑體纖維專案、海恒威漁業無人機防禦系統、碳納米薄膜加熱電極康健理療產品專案、新型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導電劑、鋰離子電池納米矽負極材料等項目相繼落戶。從開建至今不到五個月時間,落戶軍民融合產業園內的項目達到15個,意向落戶企業達到10個,總投資超過40億元,軍民融合產業集群效應初現。

這些落地專案個個可圈可點,其中不乏行業巨頭。航太威能項目新型鋰電池零下40℃正常使用的技術在全國、世界領先,產品被廣泛應用於導彈、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該專案全部建成後,預計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北航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包含智慧膜、泡沫鋁、飛機火車制動閘片等產品,與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深度合作,以及與多位材料領域的專家教授共同攻關,擁有十多項相關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

“壽光產業結構偏重,這些高新精尖專案的引進,為壽光工業結構轉型找到了突破點,推動工業結構變‘輕’變‘精’,也為壽光後續發展蓄足了後勁。”壽光市副市長張中山介紹。未來,壽光將全力放大軍民融合產業園領航優勢,全面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力爭將其建成工業產值突破500億元,江北最大的航太特種裝備基地、新型材料基地、成果孵化基地。

鋼鐵作風 攻堅項目“加速度”

過硬的幹部作風,是項目的第一推動力,壽光從上到下聯手凝聚合力加快園區建設進度。在園區啟動儀式上,壽光市委書記朱蘭璽就明確要求,壽光要以最大的誠意、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服務園區專案建設,以專案的建設進度體現壽光幹部作風的硬度。

“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時間就是項目生命。”洛城街道產城融合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付彩虹說。軍民融合產業園開工後,洛城街道成立了一支專門小組圍繞著專案轉,付彩虹就是其中一員,作為巾幗之身的她利用三個月時間,從一名項目門外漢,成為了一名專案全程審批手續的“行家裡手”,每天在項目建設現場和手續審批現場,各種手續辦理熟稔於心,用專業精到的服務確保了專案進度。

付彩虹僅是壽光基層包項目幹部的一個縮影。為了加快專案進度,他們大力弘揚“四種精神”和“店小二精神”服務專案建設,在專案建設陣地樹起作風的紅旗。壽光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堅持每月到園區調研一次,及時化解各類矛盾。創新專案包靠制度,確定了每個重點專案實行一名市級領導、一個責任單位、一個包靠小組,一月一調度,一季度一評比的包靠制度。

作為屬地單位,洛城街道全力保障拆遷和專案推進工作,僅用1天時間,北航新材料產業園區400畝土地、125個大棚全部簽訂拆遷協定,官橋片區拆遷,202戶、186座房屋、400多個大棚,從成立工作組入駐到村莊改造方案確定,再到完成拆遷協議,歷時不到50天,一個個破紀錄的速度在軍民融合產業園內誕生……洛城街道還加強專案包靠,實行一個工程一個領導小組、一個專案一套工作班子。項目包靠幹部沉到一線、現場辦公,開展“保姆式”服務,協調督促簽約專案早開工、在建項目早投產。像付彩虹這樣的“專案專家”,已經成為了洛城幹部的集體特質。

與拆遷速度齊頭並進的還有審批速度。為了保證專案審批提速,壽光創造性地開創了“全程直播式”審批服務,專案特事特辦,所有審批事項全部在手機上全程直播,全程享受綠色通道。比如雙創中心孵化基地專案,按照以往,全部審批手續辦理耗時約需180天,通過新辦法時間大大縮減為58天,創下了壽光建設項目中前期手續辦理用時最短“紀錄”。

“在項目手續辦理過程中,各個職能部門在市政務服務中心的統一協調下,密切配合,手續審批沒用一半時間就完全辦妥,完全超出了我們預期。”港投集團雙創中心專案前期部部長王健林告訴記者。

“真沒想到短短幾個月,一座現代化園區拔地而起,軍民融合產業園的速度確實讓人驚訝!”談到壽光的工作效率,航太威能董事長張亞林豎起了大拇指。“這裡的幹部從上到下能打敢拼,其特有的開放、務實、高效、包容的作風特質感染著我們,我們把項目落在壽光,決策是對的。”張亞林坦言,當初在敲定落地時,也正是壽光幹部作風魅力為壽光加了分,使得壽光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當初一些落地政策久定不下,壽光市委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到北京同我們協商,臨時徵用了我們的會議室,僅僅開了一個15分鐘的協調會,就敲定了所有政策,如此高效令我們都感到無比驚訝。”壽光幹部群體的硬作風,也成為了最耀眼的投資環境,令外地投資者大加讚賞。

推動國家戰略率先落地,壽光正借助軍民融合發展的東風乘勢而上,走在了時代前列。發展澎湃處,壽光彌河東,一個軍民融合發展的樣板正呼之欲出,一塊軍民融合發展的高地正在悄然崛起。

其中北航新材料產業園,先後落戶了納米智慧膜項目、金屬陶瓷複合材料項目、碳/碳複合材料項目、碳/陶複合材料項目、超高性能永磁材料項目、碳纖維增強鎂合金複合材料、人臉識別智慧裝備等7個新材料、智慧設備產業專案,下步還將籌建國家級材料技術聯盟和航太新材料檢測中心。雙創中心孵化基地,三個月時間內,吸引了程遠電子高頻微波覆銅板專案、山東魯道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淨化劑節能器黑體纖維專案、海恒威漁業無人機防禦系統、碳納米薄膜加熱電極康健理療產品專案、新型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導電劑、鋰離子電池納米矽負極材料等項目相繼落戶。從開建至今不到五個月時間,落戶軍民融合產業園內的項目達到15個,意向落戶企業達到10個,總投資超過40億元,軍民融合產業集群效應初現。

這些落地專案個個可圈可點,其中不乏行業巨頭。航太威能項目新型鋰電池零下40℃正常使用的技術在全國、世界領先,產品被廣泛應用於導彈、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該專案全部建成後,預計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北航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包含智慧膜、泡沫鋁、飛機火車制動閘片等產品,與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深度合作,以及與多位材料領域的專家教授共同攻關,擁有十多項相關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

“壽光產業結構偏重,這些高新精尖專案的引進,為壽光工業結構轉型找到了突破點,推動工業結構變‘輕’變‘精’,也為壽光後續發展蓄足了後勁。”壽光市副市長張中山介紹。未來,壽光將全力放大軍民融合產業園領航優勢,全面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力爭將其建成工業產值突破500億元,江北最大的航太特種裝備基地、新型材料基地、成果孵化基地。

鋼鐵作風 攻堅項目“加速度”

過硬的幹部作風,是項目的第一推動力,壽光從上到下聯手凝聚合力加快園區建設進度。在園區啟動儀式上,壽光市委書記朱蘭璽就明確要求,壽光要以最大的誠意、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服務園區專案建設,以專案的建設進度體現壽光幹部作風的硬度。

“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時間就是項目生命。”洛城街道產城融合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付彩虹說。軍民融合產業園開工後,洛城街道成立了一支專門小組圍繞著專案轉,付彩虹就是其中一員,作為巾幗之身的她利用三個月時間,從一名項目門外漢,成為了一名專案全程審批手續的“行家裡手”,每天在項目建設現場和手續審批現場,各種手續辦理熟稔於心,用專業精到的服務確保了專案進度。

付彩虹僅是壽光基層包項目幹部的一個縮影。為了加快專案進度,他們大力弘揚“四種精神”和“店小二精神”服務專案建設,在專案建設陣地樹起作風的紅旗。壽光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堅持每月到園區調研一次,及時化解各類矛盾。創新專案包靠制度,確定了每個重點專案實行一名市級領導、一個責任單位、一個包靠小組,一月一調度,一季度一評比的包靠制度。

作為屬地單位,洛城街道全力保障拆遷和專案推進工作,僅用1天時間,北航新材料產業園區400畝土地、125個大棚全部簽訂拆遷協定,官橋片區拆遷,202戶、186座房屋、400多個大棚,從成立工作組入駐到村莊改造方案確定,再到完成拆遷協議,歷時不到50天,一個個破紀錄的速度在軍民融合產業園內誕生……洛城街道還加強專案包靠,實行一個工程一個領導小組、一個專案一套工作班子。項目包靠幹部沉到一線、現場辦公,開展“保姆式”服務,協調督促簽約專案早開工、在建項目早投產。像付彩虹這樣的“專案專家”,已經成為了洛城幹部的集體特質。

與拆遷速度齊頭並進的還有審批速度。為了保證專案審批提速,壽光創造性地開創了“全程直播式”審批服務,專案特事特辦,所有審批事項全部在手機上全程直播,全程享受綠色通道。比如雙創中心孵化基地專案,按照以往,全部審批手續辦理耗時約需180天,通過新辦法時間大大縮減為58天,創下了壽光建設項目中前期手續辦理用時最短“紀錄”。

“在項目手續辦理過程中,各個職能部門在市政務服務中心的統一協調下,密切配合,手續審批沒用一半時間就完全辦妥,完全超出了我們預期。”港投集團雙創中心專案前期部部長王健林告訴記者。

“真沒想到短短幾個月,一座現代化園區拔地而起,軍民融合產業園的速度確實讓人驚訝!”談到壽光的工作效率,航太威能董事長張亞林豎起了大拇指。“這裡的幹部從上到下能打敢拼,其特有的開放、務實、高效、包容的作風特質感染著我們,我們把項目落在壽光,決策是對的。”張亞林坦言,當初在敲定落地時,也正是壽光幹部作風魅力為壽光加了分,使得壽光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當初一些落地政策久定不下,壽光市委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到北京同我們協商,臨時徵用了我們的會議室,僅僅開了一個15分鐘的協調會,就敲定了所有政策,如此高效令我們都感到無比驚訝。”壽光幹部群體的硬作風,也成為了最耀眼的投資環境,令外地投資者大加讚賞。

推動國家戰略率先落地,壽光正借助軍民融合發展的東風乘勢而上,走在了時代前列。發展澎湃處,壽光彌河東,一個軍民融合發展的樣板正呼之欲出,一塊軍民融合發展的高地正在悄然崛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