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漢中 · 春節民俗志(一)

春節民俗志

狗年, 中國十二生肖年份之一, 狗在十二地支中以‘戌’為代表, 在一年中戌月是九月, 是個收藏的季節, 此時山野一片凋落寂寞,

是個入冬之前的景色。 方向是西北偏西, 屬幹宮。 在一日中, 戌時指下午七時至九時, 正是黑夜擴散, 華燈初上時分。

今天臘月初六, 距離2018年狗年春節還有25天。 說到春節總是令人興奮的, 春節的到來意味著可以有很多好吃的, 很多好玩的。 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會打掃衛生收拾房屋迎接春節的到來, 那麼漢中的春節都有些什麼風俗習慣呢?今天跟著小史一起來看看吧 ~

春節民俗

漢中, 古稱南鄭、梁州、興元、天漢, 屬中國西南地區, 位於陝西省的西南部。 漢中是一個典型的行政區劃(西北地方)與自然區劃(西南地區)不一致的城市。

無論是地理氣候、方言習俗還是飲食習慣, 漢中與陝西的關中、陝北地區都有很大的差異, 而與川北極為相似。

漢中北依秦嶺, 南屏巴山, 中部是漢中盆地, 處於南北交界的邊緣地帶, 氣候溫和適宜, 自然風景優美, 依山傍水, 是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的源頭, 享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譽。

由於受地理環境的影響, 漢中的生活習慣既有南方的細緻溫婉, 又有北方的直率豪爽, 當地雖然沒有典型的風俗, 但在南北相互影響下形成的民俗風情也具有獨特之處。 並且, 漢中歷史悠久, 文化底蘊深厚, 是漢家發祥地、兩漢三國的舊址, 當地的風俗文化多多少少也帶有一些歷史色彩。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 在民間,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 一直到正月十六這一時間段, 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與其他地區相比, 漢中過春節的習俗相對簡單, 但也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這些活動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喜接福、走親訪友為主要內容。

為了替新年討一個好彩頭, 一進臘月, 人們就不能講一些不吉利的話。 經常會聽到老人叮囑小孩子, 臘月黃天一定不要說“死”“盡”“光”“沒了”“完蛋”等忌諱的詞語, 喜歡“發”“順”“贏”什麼的。

所以臨近過年的時候,人們都會做醪糟、發糕、饅頭等(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因為這些食物都要“發”,也都會“發”。不管她做的怎麼樣,你都要說發!要是醪糟顏色不好,你就告訴她“發紅了”,她會感到非常高興!

有些地方流行過小年,漢中部分地區也是有這個習俗的。每到臘月二十三,人們便會“祭灶神”,也稱“送灶神”。據民間傳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神都會回到天庭稟報這一年人間的境況。

在這天,人們通常會準備一些豐盛的飯菜,祭奠灶神爺,目的是為了討好灶神爺,讓他在天帝面前為自己和家人多美言幾句,以求來年全家平安幸福的生活。

所以臨近過年的時候,人們都會做醪糟、發糕、饅頭等(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因為這些食物都要“發”,也都會“發”。不管她做的怎麼樣,你都要說發!要是醪糟顏色不好,你就告訴她“發紅了”,她會感到非常高興!

有些地方流行過小年,漢中部分地區也是有這個習俗的。每到臘月二十三,人們便會“祭灶神”,也稱“送灶神”。據民間傳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神都會回到天庭稟報這一年人間的境況。

在這天,人們通常會準備一些豐盛的飯菜,祭奠灶神爺,目的是為了討好灶神爺,讓他在天帝面前為自己和家人多美言幾句,以求來年全家平安幸福的生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