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視野看渝北」重慶日報丨放棄年收入1000萬元生意 石元:返鄉創業 帶領村民同闖致富路

【重慶日報】放棄年收入1000萬元生意 石元:返鄉創業 帶領村民同闖致富路

1月20日, 石元再一次接待了前來龍潭子彭家大院洽談合作的投資商。

他告訴重慶日報記者, 這家公司先後來考察了六七次, 對龍潭子開發很感興趣。

龍潭子彭家大院位於渝北區木耳鎮金剛村, 兩年前還是一個破敗的老院子。 “石書記點石成金, 讓彭家大院舊貌換新顏。 ”90歲的彭國清稱, 村黨總支書記石元放棄城裡年收入1000萬元的生意, 回村帶領村民同闖致富路。

千萬元老闆變村裡養雞技術員

石元今年43歲, 大專畢業後就在兩路城區做酒水批發生意, 2000年後, 年收入達1000萬元。

“心裡一直掛念著老家。 ”眼看兩路城區越來越好, 但近在咫尺的老家卻依然落後, 有的地方甚至連泥石路都不通, 石元坦言:“我想回去幹點事。 ”

2004年, 石元帶上多年的積蓄, 不顧家人反對, 回到金剛村, 投資150萬元辦起了肉雞養殖場。

歷經失敗不放棄, 勤鑽研、學技術, 兩年後, 石元的養雞場開始盈利。

“我要做村民的養雞技術員。 ”石元養雞成功後, 開始謀劃帶動村民養雞和引進大戶養雞, 並傳授養殖技術、協助流轉土地、指導修建圈舍等, “就想把金剛村建成一個肉雞專業村。 ”

村民李祥兵沒啥技能, 女兒又是殘疾人, 一家人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石元為李祥兵免費提供200只雞苗, 並教其養殖技術, 一年下來增加收入四五千元。

與此同時, 石元引來興隆人石昌華在金剛村流轉土地17畝, 建起存欄2萬隻的養雞場。

在石元的努力下, 金剛村先後引進8家農業企業、6家工業企業進行生態肉雞養殖和加工, 還建起了渝北區生態雞養殖科技示範園, 年出欄雞禽約200萬隻,

產值約4000萬元, 為當地村民帶來近100萬元務工收入。 僅此一項, 就讓全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贏得百姓信任當選帶頭人

2007年, 金剛村進行換屆選舉, 石元發自肺腑的競選演說贏得了村民的一片掌聲, 最終高票當選金剛村村主任。

“產業要發展, 基礎設施要先行。 ”石元與班子成員一道爭取資金約30余萬元, 修建人行便道20多公里, 實現了“院院通”, 改善了村民出行條件。 2009年, 金剛村發動群眾投工投勞, 建成連接本村一社、八社和九社的4公里村道, 總投資達300萬元。

此外, 石元還帶領群眾維修整治全村病險山坪塘20餘口, 確保了農田灌溉;協調為群眾打機井200餘口, 解決了全村人的飲水困難;安裝自來水管9000余米, 解決300余戶村民生活用水品質差的問題。

2011年, 石元又當選為村黨總支書記。 在他看來, 路通了, 既要方便群眾出行, 更要迎接市民進村旅遊。 2011年3月, 石元組織成立了重慶市旺日年向日葵種植專業合作社, 帶動全村種植向日葵1200多畝。 隨後舉辦了“觀賞葵花節”的鄉村旅遊活動, 短短20多天, 前來賞花的遊客達3萬餘人次。

與此同時, 石元率領班子成員爭取到實施水土保持項目200畝, 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實施農村森林工程建設, 栽種經果林, 從制度上規範運用身邊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和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程式及要求, 此舉也是該區做好紀律審查“後半篇文章”, 促進懲戒成果向預防機制轉化的具體舉措之一。

《意見》明確以發案單位為重點物件, 主要圍繞與職務行為有關的違紀案件,

通過召開專題會議、加強廉政教育、進行回訪教育、開展剖析整改、紮緊制度籠子、實施成效評價6項“規定動作”, 達到“查辦一起案件, 教育一批幹部, 完善一套制度, 解決一類問題”的效果。

“這6項舉措並不是‘大而空’的條款, 每一項我們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細化, 操作性十分強。 ”渝北區紀委有關負責人舉例說, “比如‘召開專題會議’, 《意見》明確了發案單位需在收到處分決定30日內, 從黨委(黨組、黨工委)、黨支部兩個層面召開專題會議。 會上不僅要宣佈處分決定, 受處分人還要宣讀懺悔錄或檢討書, 並做深刻檢查。 同時, 《意見》規定受處分人是單位領導班子成員的, 還需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 ”

為了保證《意見》能落實到位, 渝北區紀委還要求發案單位通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監督管理系統”,及時上報深化警示教育和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情況。“我們將《意見》規定的6項要求細化到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裡,發案單位需按照時間節點,把黨組織負責人專題黨課講稿、民主生活會材料和剖析報告、整改報告等及時通過系統報區紀委備案。”該負責人表示,材料上報後,紀委相關負責同志按照“原因分析不透徹不放過、廉政風險點找不准不放過、防控措施不過硬不放過、整改實效不顯著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逐一核查,完成一項,銷號一項,達到以治標促進治本,以治本鞏固治標成果的目的,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

【第1眼-重慶廣電】渝北:一批市政民生工程啟動啦!

渝北區近日正式啟動實施一批市政民生工程。

渝北區這次啟動實施的市政民生工程共有5件,包括:實施公共直飲水項目、老舊居民住宅用水提質工程、城區公共廁所建設、“增綠添園”工程和老舊片區提升改造工程。

據悉,渝北區去年投入2000多萬元,完成了化家灣片區等三個老舊片區改造。根據規劃,渝北區今年將再投入9000多萬元,陸續完成安康路,寶環路,一碗水,桃源大道,金香林,再升科技等六個老舊片區的提升改造。

此外,將利用3年時間(2018—2020年),按照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對剩餘的老舊片區同步進行提升改造,持續改善和優化城區人居環境。

【重慶新聞聯播】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 推動高品質發展 渝北:每年2億專項資金 助力企業打造智慧工廠

簡介:去年11月以來,我市各地多措並舉,加快實施以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行動計畫。在渝北區,當地出臺政策,每年投入財政資金2億元,扶持企業打造智慧工廠、加快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

視頻連結:

http://news.cbg.cn/cqxwlb/2018/0120/9748731.shtml

【重慶晨報】渝北區:暢通之城 新牌坊等6立交完工 打通33條“斷頭路”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渝北出行更暢通。為此,今年渝北區將有一攬子計畫,包括機場南聯絡道東延伸段將在今年建成通車。

這條路是連接區域內各組團的一條重要交通性幹道,也是東南部組團快速進出機場的重要通道。

工程已全面啟動建設

渝北區今年將新建石龍大道、玉龍大道二期等道路12條,建成機場南聯絡道東延伸段、桐桂大橋。

機場南聯絡道橫穿渝北境內的悅來會展城、空港新城、兩路城區、前沿科技城,全長約11.4公里。目前,綠夢廣場至渝鄰高速新龍灣立交段3.7公里已建成通車。

其中,機場南聯絡道東延伸段工程全長2.3公里,分兩期建設:一期設計為雙向六車道,標準路幅寬度37米,道路全長2020米,西起新龍灣立交,向東與石港大道形成全互通立交。含互通立交2座(新龍灣立交、雙井立交),預計在2018年2月完工;二期設計為雙向六車道,標準路幅寬度42米,道路全長280米。目前正在開展招投標工作,預計6月份完成。

新建改建“十縱十橫”

根據計畫,渝北區今年將建成航空小鎮片區道路,提速建設資料谷北立交、新牌坊立交等6座城市立交,新建續建33條城市“斷頭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全力服務軌道交通建設,推動軌道4號線一期、軌道環線建成通車。

提速中央公園片區開發建設。全面啟動兩江國際商務中心周邊14條道路建設,推動地上地下空間一體發展。

今年將新建改建“十縱十橫”骨架路及旅遊道路600公里。全面加快南北大道延伸段、兩江大道延伸段、龍膽路等77條道路建設,完成道路安保工程300公里。

新建改建的“十縱十橫”是哪些?具體來說,“十縱”為:華鎣山至北環立交、鄰水G210至人和立交、南北大道至東環立交、大灣至黑石子立交、鄰水至桂花灣立交、長壽經統景至魚嘴、明月經兩江大道至魚嘴、東山至箭沱灣、菊花壩至箭沱灣、渝長高速。“十橫”為:金刀峽經大灣至長壽、金刀峽至菊花壩、放牛坪至天險洞、南天門至大天池、三環經統景互通至老君山、快速六橫線至沙溪、繞城高速經龍石互通至沿江高速、悅來至箭沱灣南兩高速、機南線、盛興大道。

打造10大鄉村旅遊景點

圍繞“三環十景”規劃佈局,加快農旅融合發展,渝北區今年將全力打造10大鄉村旅遊特色景點。邀你跟著這三條旅遊環線遊10個景點。

“三環線”:龍王洞山環線(木耳—興隆—放牛坪—南天門—白雲山)、禦臨湖環線(古路—高嘴—統景—天險洞)、明月山環線(玉峰山—龍興—石船—洛磧);“十景”:木耳鎮鬥碗寨景區、興隆鎮巴渝鄉愁景區、茨竹鎮放牛坪梨園景區、古路鎮仙桃李景區、大灣鎮花漾漁村景區、統景鎮“泉橙花”景區、大盛鎮白岩櫻花林景區、玉峰山森林公園景區、明月山花果長廊、洛磧鎮張關水溶洞景區。

【重慶商報】一個智慧教育平臺 贏得100多所中小學點贊

1月15日下午3時,位於渝北的科大訊飛智慧教育展覽區,巴蜀小學一個考察團剛離開不久,金山小學的考察團又來到這裡瞭解智慧教育平臺……這裡為什麼會如此吸引眾多學校的眼球,紛至遝來考察瞭解呢?

記者走訪瞭解到,這個依託資料及人工智慧技術的智慧教育平臺,目前已在我市100多所中小學開花結果,未來還有更多的中小學加入,給學生提供更品質的教育平臺。

課堂上

站在西湖堤岸聆聽《西湖》

“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只見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一群群白鷗掠過湖面……”這是小學三年級《西湖》課文,文章把西湖美景描繪了出來,但對於沒有見過西湖的學生來說,這就是乾癟癟的文字,很難想像西湖是什麼樣子。

如果有視頻、有聲音,是不是可以更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呢?記者在科大訊飛智慧教育平臺進行了體驗。

記者輕輕點擊了與電視連接的一個平板電腦上的智慧教育APP,選擇了視頻教學《西湖》課文。電視螢幕馬上出現了美麗的西湖,有堤岸、有柳絲、湖水,有山巒……隨著畫面的轉動,標準普通話的朗讀一句一句地出現在耳邊,記者就像親身站在西湖的堤岸聆聽著。

“在課堂上,老師還可以選擇重點部分教學,還可以從平臺選擇其他重點學校的教案側重教學。”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老師運用這套智慧教育平臺,不但可以選擇視頻教學,也可以選擇音訊教學,還可以自己編寫教案,製作成APP展示給學生,教學方便了,學生也身臨其境。

課堂外

學生擁有自己的“人人空間”

“這個平臺不僅老師可以用,學生在家也可以用。”重慶科大訊飛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解德勝表示,過去,老師在講臺上不斷強調重點,學生在課桌前奮筆疾書。現在借助智慧教育平臺,即使課堂之外,教與學都有了更多的可能。

他說,智慧教育平臺依託的是大資料及人工智慧技術,建立一個區域智慧教育資源平臺,將學校接入到全國95%的教學資源,又同步到書、到課的優質資源與海量題庫。同時,搭建校園通、班級通、人人通,覆蓋所有學校。這樣學生也將擁有自己的“人人空間”,每天分享自己的學習所得、心路歷程。

“只要一個平板電腦,接入到智慧教育平臺,學生回到家,不僅可以複習老師課上講的內容,還可以從海量題庫裡選擇題目來做。”

應用

百多所中小學用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平臺目前在我市有100多所中小學使用。”解德勝說,目前巴蜀中學、西師附中正在安裝調試該平臺,南岸區部分中小學下個月也會逐漸安裝。今後,智慧教育平臺還將搭建創客空間,內有3D列印、機器人模型等,説明中小學生數位建模,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他表示,科大訊飛正在通過和各區共同打造“互聯網+”智慧教育,還將基於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技術,打造“互聯網+”智慧政務服務應用創新示範區和語音雲創新創業平臺,並進行智慧客服技術應用、多模態交互技術應用研究。

相關

科大訊飛:為語音雲創新創業平臺提供技術和資金

據瞭解,科大訊飛重點發力VR/AR、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智慧醫療以及智慧汽車六大領域,為企業提供孵化和加速服務。同時,依託自己強有力的雲平臺資源,為全國利用智慧語音的創客提供技術支撐和培訓指導,孵化、扶持和集聚一批智慧語音及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的創新企業落戶重慶。

解德勝表示,訊飛重慶語音雲創新創業平臺不僅為創業者提供免費舒適的辦公場地、配套的後勤外包等服務,同時也為創業者提供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支撐和培訓輔導以及強大的產業資源支援。如科大訊飛在全國有22萬的創業夥伴,覆蓋移動互聯網和智慧硬體等各個領域,可為雙創導入優質導師團隊、開發團隊資源,並對創新創業企業進行投資。

據介紹,科大訊飛重慶語音雲創新創業平臺正在積極推進和重慶本地乃至整個西部地區高校、創業團隊、創新專案之間的交流合作。預計到2020年,平臺創業專案可達5000個以上,人員規模突破10000人,助力創業公司至少在100家以上。

渝北區紀委還要求發案單位通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監督管理系統”,及時上報深化警示教育和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情況。“我們將《意見》規定的6項要求細化到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裡,發案單位需按照時間節點,把黨組織負責人專題黨課講稿、民主生活會材料和剖析報告、整改報告等及時通過系統報區紀委備案。”該負責人表示,材料上報後,紀委相關負責同志按照“原因分析不透徹不放過、廉政風險點找不准不放過、防控措施不過硬不放過、整改實效不顯著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逐一核查,完成一項,銷號一項,達到以治標促進治本,以治本鞏固治標成果的目的,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

【第1眼-重慶廣電】渝北:一批市政民生工程啟動啦!

渝北區近日正式啟動實施一批市政民生工程。

渝北區這次啟動實施的市政民生工程共有5件,包括:實施公共直飲水項目、老舊居民住宅用水提質工程、城區公共廁所建設、“增綠添園”工程和老舊片區提升改造工程。

據悉,渝北區去年投入2000多萬元,完成了化家灣片區等三個老舊片區改造。根據規劃,渝北區今年將再投入9000多萬元,陸續完成安康路,寶環路,一碗水,桃源大道,金香林,再升科技等六個老舊片區的提升改造。

此外,將利用3年時間(2018—2020年),按照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對剩餘的老舊片區同步進行提升改造,持續改善和優化城區人居環境。

【重慶新聞聯播】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 推動高品質發展 渝北:每年2億專項資金 助力企業打造智慧工廠

簡介:去年11月以來,我市各地多措並舉,加快實施以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行動計畫。在渝北區,當地出臺政策,每年投入財政資金2億元,扶持企業打造智慧工廠、加快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

視頻連結:

http://news.cbg.cn/cqxwlb/2018/0120/9748731.shtml

【重慶晨報】渝北區:暢通之城 新牌坊等6立交完工 打通33條“斷頭路”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渝北出行更暢通。為此,今年渝北區將有一攬子計畫,包括機場南聯絡道東延伸段將在今年建成通車。

這條路是連接區域內各組團的一條重要交通性幹道,也是東南部組團快速進出機場的重要通道。

工程已全面啟動建設

渝北區今年將新建石龍大道、玉龍大道二期等道路12條,建成機場南聯絡道東延伸段、桐桂大橋。

機場南聯絡道橫穿渝北境內的悅來會展城、空港新城、兩路城區、前沿科技城,全長約11.4公里。目前,綠夢廣場至渝鄰高速新龍灣立交段3.7公里已建成通車。

其中,機場南聯絡道東延伸段工程全長2.3公里,分兩期建設:一期設計為雙向六車道,標準路幅寬度37米,道路全長2020米,西起新龍灣立交,向東與石港大道形成全互通立交。含互通立交2座(新龍灣立交、雙井立交),預計在2018年2月完工;二期設計為雙向六車道,標準路幅寬度42米,道路全長280米。目前正在開展招投標工作,預計6月份完成。

新建改建“十縱十橫”

根據計畫,渝北區今年將建成航空小鎮片區道路,提速建設資料谷北立交、新牌坊立交等6座城市立交,新建續建33條城市“斷頭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全力服務軌道交通建設,推動軌道4號線一期、軌道環線建成通車。

提速中央公園片區開發建設。全面啟動兩江國際商務中心周邊14條道路建設,推動地上地下空間一體發展。

今年將新建改建“十縱十橫”骨架路及旅遊道路600公里。全面加快南北大道延伸段、兩江大道延伸段、龍膽路等77條道路建設,完成道路安保工程300公里。

新建改建的“十縱十橫”是哪些?具體來說,“十縱”為:華鎣山至北環立交、鄰水G210至人和立交、南北大道至東環立交、大灣至黑石子立交、鄰水至桂花灣立交、長壽經統景至魚嘴、明月經兩江大道至魚嘴、東山至箭沱灣、菊花壩至箭沱灣、渝長高速。“十橫”為:金刀峽經大灣至長壽、金刀峽至菊花壩、放牛坪至天險洞、南天門至大天池、三環經統景互通至老君山、快速六橫線至沙溪、繞城高速經龍石互通至沿江高速、悅來至箭沱灣南兩高速、機南線、盛興大道。

打造10大鄉村旅遊景點

圍繞“三環十景”規劃佈局,加快農旅融合發展,渝北區今年將全力打造10大鄉村旅遊特色景點。邀你跟著這三條旅遊環線遊10個景點。

“三環線”:龍王洞山環線(木耳—興隆—放牛坪—南天門—白雲山)、禦臨湖環線(古路—高嘴—統景—天險洞)、明月山環線(玉峰山—龍興—石船—洛磧);“十景”:木耳鎮鬥碗寨景區、興隆鎮巴渝鄉愁景區、茨竹鎮放牛坪梨園景區、古路鎮仙桃李景區、大灣鎮花漾漁村景區、統景鎮“泉橙花”景區、大盛鎮白岩櫻花林景區、玉峰山森林公園景區、明月山花果長廊、洛磧鎮張關水溶洞景區。

【重慶商報】一個智慧教育平臺 贏得100多所中小學點贊

1月15日下午3時,位於渝北的科大訊飛智慧教育展覽區,巴蜀小學一個考察團剛離開不久,金山小學的考察團又來到這裡瞭解智慧教育平臺……這裡為什麼會如此吸引眾多學校的眼球,紛至遝來考察瞭解呢?

記者走訪瞭解到,這個依託資料及人工智慧技術的智慧教育平臺,目前已在我市100多所中小學開花結果,未來還有更多的中小學加入,給學生提供更品質的教育平臺。

課堂上

站在西湖堤岸聆聽《西湖》

“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只見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一群群白鷗掠過湖面……”這是小學三年級《西湖》課文,文章把西湖美景描繪了出來,但對於沒有見過西湖的學生來說,這就是乾癟癟的文字,很難想像西湖是什麼樣子。

如果有視頻、有聲音,是不是可以更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呢?記者在科大訊飛智慧教育平臺進行了體驗。

記者輕輕點擊了與電視連接的一個平板電腦上的智慧教育APP,選擇了視頻教學《西湖》課文。電視螢幕馬上出現了美麗的西湖,有堤岸、有柳絲、湖水,有山巒……隨著畫面的轉動,標準普通話的朗讀一句一句地出現在耳邊,記者就像親身站在西湖的堤岸聆聽著。

“在課堂上,老師還可以選擇重點部分教學,還可以從平臺選擇其他重點學校的教案側重教學。”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老師運用這套智慧教育平臺,不但可以選擇視頻教學,也可以選擇音訊教學,還可以自己編寫教案,製作成APP展示給學生,教學方便了,學生也身臨其境。

課堂外

學生擁有自己的“人人空間”

“這個平臺不僅老師可以用,學生在家也可以用。”重慶科大訊飛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解德勝表示,過去,老師在講臺上不斷強調重點,學生在課桌前奮筆疾書。現在借助智慧教育平臺,即使課堂之外,教與學都有了更多的可能。

他說,智慧教育平臺依託的是大資料及人工智慧技術,建立一個區域智慧教育資源平臺,將學校接入到全國95%的教學資源,又同步到書、到課的優質資源與海量題庫。同時,搭建校園通、班級通、人人通,覆蓋所有學校。這樣學生也將擁有自己的“人人空間”,每天分享自己的學習所得、心路歷程。

“只要一個平板電腦,接入到智慧教育平臺,學生回到家,不僅可以複習老師課上講的內容,還可以從海量題庫裡選擇題目來做。”

應用

百多所中小學用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平臺目前在我市有100多所中小學使用。”解德勝說,目前巴蜀中學、西師附中正在安裝調試該平臺,南岸區部分中小學下個月也會逐漸安裝。今後,智慧教育平臺還將搭建創客空間,內有3D列印、機器人模型等,説明中小學生數位建模,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他表示,科大訊飛正在通過和各區共同打造“互聯網+”智慧教育,還將基於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技術,打造“互聯網+”智慧政務服務應用創新示範區和語音雲創新創業平臺,並進行智慧客服技術應用、多模態交互技術應用研究。

相關

科大訊飛:為語音雲創新創業平臺提供技術和資金

據瞭解,科大訊飛重點發力VR/AR、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智慧醫療以及智慧汽車六大領域,為企業提供孵化和加速服務。同時,依託自己強有力的雲平臺資源,為全國利用智慧語音的創客提供技術支撐和培訓指導,孵化、扶持和集聚一批智慧語音及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的創新企業落戶重慶。

解德勝表示,訊飛重慶語音雲創新創業平臺不僅為創業者提供免費舒適的辦公場地、配套的後勤外包等服務,同時也為創業者提供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支撐和培訓輔導以及強大的產業資源支援。如科大訊飛在全國有22萬的創業夥伴,覆蓋移動互聯網和智慧硬體等各個領域,可為雙創導入優質導師團隊、開發團隊資源,並對創新創業企業進行投資。

據介紹,科大訊飛重慶語音雲創新創業平臺正在積極推進和重慶本地乃至整個西部地區高校、創業團隊、創新專案之間的交流合作。預計到2020年,平臺創業專案可達5000個以上,人員規模突破10000人,助力創業公司至少在100家以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